楊明清 張嬙
2023年08月31日09:19 來源:《工人日報》
“下班后去哪?”“當然是去工人文化宮上瑜伽課了。”近日,山東省煙台市工人文化宮舉辦的“公益樂學”職工瑜伽培訓班如期開課,煙台鹽業有限公司職工李文惠和同事相約去“打卡”健身。
如今在煙台,每天下班后去市工人文化宮“打卡”的職工越來越多。文藝匯演、公益講堂、技能培訓……節日有活動,月月有培訓。煙台市工人文化宮堅持以職工需求為導向,從創新服務內容和方式入手,延伸服務觸角,以豐富多樣的文化活動解鎖職工“幸福密碼”,打造煙台“工”字特色的文化集群地。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
在煙台市工人文化宮4層,一場氛圍濃厚的主題黨日活動正在進行。50余名來自國家電網的一線職工,透過聲、光、電等元素營造出的逼真場景,沉浸式感受波瀾壯闊的膠東紅色工運史。
2021年,煙台市總工會以工人文化宮為陣地,打造“光榮傳統——膠東根據地工運陳列館”作為市級職工思想政治引領教育基地示范點。目前,該陳列館已接待職工近2萬人次參觀學習。
煙台市工人文化宮2層,煙台市職工心理賦能中心的“藍色星空”吊頂讓人身心放鬆。職工躺在可伸縮電動按摩椅上,按照身心健康訓練系統的指示進行脫敏訓練、呼吸訓練和音樂放鬆。心理咨詢師根據系統反饋,對職工進行心理評估。
“工人文化宮是各級工會服務職工的重要場所。”煙台市工人文化宮副主任范明輝介紹,為了提供更為優質多樣的服務,2019年6月工人文化宮改造工程正式啟動,歷時一年半,於2020年底投入使用。
“黨性教育區”“技能培訓區”“文化服務區”“職工健身區”“創新創業區”“技能交流區”,升級后的煙台市工人文化宮突出職工服務、人才培育功能,劃分6個功能區,為職工提供多元化、一站式、全天候服務。
今年2月,山東省職工創新創效服務基地煙台工作站、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智庫研究基地相繼在煙台市工人文化宮揭牌成立,常態化開展實踐教學、培訓交流、結對幫帶等服務,每年可組織開展各類創新創效活動100余場次。
從“獨角戲”到“大合唱”,煙台市總依托工人文化宮打造的多元化工會服務陣地已初見成效。
職工演給職工看
7月15日,煙台市總“鄉村振興夢·魅力賈家溝”專場慰問演出點燃了桃村鎮賈家溝村。鄉村振興、勞動筑夢、紅心向黨等正能量的節目構成了整場演出的主題。現場300多個座位坐得滿滿當當。
一場文藝演出在當地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力,這在煙台市工人文化宮科員邢華敏看來並不意外,因為這次演出的團隊——煙台市職工藝術團在當地早已家喻戶曉。
“節目都是職工原創的,貼近現實、面向基層,更能讓觀眾產生共鳴。”邢華敏說。
2010年,煙台市總集中整合各類資源,以工人文化宮為陣地,匯聚職工隊伍中的優秀表演人才,組建了煙台市職工藝術團。
為適應新時期職工文化生活的新需求、新期待,煙台市工人文化宮牽頭向各基層工會征集優秀職工原創節目,並進行專業指導,將一個個精彩的節目送到職工身邊,逐步把職工藝術團打造成“工”字特色鮮明的“勞動藝術與文化服務的大舞台”。
目前,職工藝術團已經收錄基層職工優秀節目300余個,收錄優秀基層文藝人才600余人,向基層送出高質量文藝演出100余場,惠及職工30余萬人。
從小舞台到大文化領域,煙台市工人文化宮聚焦職工多元文化需求,不斷擦亮“工”字特色品牌,最大限度讓職工群眾廣泛參與進來。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改革開放40周年等重要時間節點,舉辦職工演講比賽、文藝演出、書畫攝影展評、讀書分享會、足球羽毛球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參與職工200余萬人次。
“點單式”服務把活動送到職工身邊
樓上歌聲悠揚、樓下翰墨飄香……自“公益樂學”職工大講堂開課以來,煙台市工人文化宮愈發熱鬧起來,到文化宮上課已成為不少職工業余生活的“固定節目”。
煙台市水業集團職工劉雯,正是職工大講堂的受益者。“以前我不太會整理收納,老師在課堂上手把手地教,讓我了解到整理收納也能提升工作和生活效率。”劉雯的生活,因為一堂含金量十足的收納課而改變。
內融外聯、創新推進,煙台市工人文化宮錨定職工需求,以公益性服務為導向,社會化、市場化運作,引進專業教師,開設高品質公益培訓課程。目前,工人文化宮共開設花藝課、茶藝課、手工課、形體課、整理收納課等培訓班300余期,受益職工達6萬人次。
“上課地點太遠,能不能多增加幾個教學點?”今年6月,家住芝罘區的職工王媛媛反映有不少職工因距離原因、時間原因無法參加“公益樂學”課堂。
了解情況后,煙台市工人文化宮組織工作人員重新核實報名信息,將“公益樂學”上課地點布局加速提上日程,經過充分調研、多次方案研討后,一周內敲定在芝罘區開設一個新的上課點。
為了突破場地、時間的限制,煙台市工人文化宮探索“互聯網+”服務模式,推動職工文化多渠道傳輸、多平台展示、多終端推送,形成線上線下共同推進的格局,邀請專業老師在線上開展“惠工網課”52期,吸引35萬人次觀看。
“煙台市工人文化宮將活動資源匯成一張圖,按照基層單位、廣大職工所需所想,提供‘點單式’服務,努力把更多的文化活動送到職工身邊。”范明輝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