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善作善為,湖南工會“動”起來

王鑫 方大豐

2023年10月09日14:30  來源:《工人日報》

①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進車間宣講授旗。

②2021年,全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暨社保繳費服務集中行動啟動,在全國率先推行“工會+社保繳費服務”模式。

③長沙市“十行狀元、百優工匠”競賽鉗工賽場。

④大國工匠湖湘論壇。

⑤湖南省總工會赴婁底雙峰蹲點干部(右一)在中通快遞點體驗快遞工作。

忙忙碌碌是長沙市芙蓉區總工會工資集體協商指導員譚欽之的常態。

與芙蓉區總工會干部推動馬王堆汽配城成立聯合工會后,首次工資集體協商讓汽修專業崗位有了“底薪”﹔舉薦汽修工人陳永春參加長沙市總工會“十行百優”技能競賽,贏得“百優工匠”的陳永春人生第一次“出彩”……

譚欽之的身影就是湖南工會干部的縮影。類似“職工心動、工會行動”的故事比比皆是,既在細微處化解職工難事,也以大格局提振職工精氣神……有人習慣用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周農經常說起的“關鍵詞”來形容:響動。

“工會工作就是要有響動。”周農說,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貼緊職工精准維護,“工會重點工作要有有效載體,要有氛圍,有動靜……”湖南省總工會以高政治站位,大力推動“五個年”建設,在工會響動、職工“心動”和娘家人“能動”的系統推進中,善作善為,推動全省工會工作謀求高質量、高水平發展。

響動——營造“工力量”大格局

“上邊一橫是天,下邊一橫是地,中間一豎代表我們工人,我們工人可以頂天立地……”電影《八百礦工上井岡》這句台詞,詮釋著湖南工會人對工人階級使命與力量的理解和奮斗初心。

2021年,湖南省總工會以黨史學習教育帶動工運史學習,推動水口山工人運動紀念館建成開館,聯合攝制了工運題材電影《八百礦工上井岡》,歷時3年精心打磨,工會濃墨重彩渲染“工力量”再顯功力。

5年來,湖南工會對接高質量發展的時代主題,承辦首屆大國工匠論壇,推出“湖湘工匠論壇”,制作公益專題節目《匠心閃耀》、工業劇《麓山之歌》,舉辦百萬職工同聲唱、“千萬職工頌歌獻給敬愛的黨”……以“紅心”鑄“匠心”,引領全省產業工人堅定聽黨話、跟黨走,建功“三高四新”。

湖湘產業工人唱響“咱們工人有力量”主旋律,邁入技能圓夢新時代。

小泥工鄒彬憑借一手砌牆絕活,成長為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最美職工、“焊花”易冉一再感嘆:“我在焊花飛舞中實現了人生價值”……“整合資源,搭建平台,營造有效機制,推動技能工人想成才、能成才、人盡其才。”湖南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劉揚說,湖南構建了以區域性、行業性競賽為主體,以省級競賽為引領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

全省107個工種形成“培訓、練兵、競賽、晉級”的技能人才培養機制,僅2022年就有1.3萬余名職工通過競技提升技能等級。

“好工匠是‘帶出來’‘育出來’‘鑽出來’‘賽出來’的。”首屆大國工匠論壇上,周農精辟描述了湖南各級工會大張旗鼓為技能人才鋪設“星光大道”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湖南推動出台《關於實施技術工人工資待遇激勵計劃的指導意見》等省級制度政策文件50余個,實施培育湖湘工匠“百千萬”工程,推進“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工程﹔湖南省政府開風氣之先,聘請大國工匠為湖南產業發展技能顧問﹔長沙出台《長沙市激勵關懷“長沙工匠”政策措施》,重獎技能人才﹔湘潭力推“金藍領”計劃,連續8年由政府買單為全市各類企業培育千余名高級工、技師和高級技師﹔株洲開展筑夢“雙師”工程,技能人才登上高校講台……

系列政策搭建了工匠圓夢的舞台。截至2022年底,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560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超155萬人,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湖湘產業工人隊伍正在加速形成。

今年7月,湖南工會第十七次代表大會鮮明提出打造政治素質強、擔當作為強、服務能力強、基層基礎強、干部隊伍強的工會組織,強化高站位引領、鍛造高素質人才、創造高品質生活、推進高效能治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五強五高”奮斗目標,受到全省職工的廣泛熱議。奮進新征程,湖南工會工作的“響動”必將馳而不息。

心動——在精准服務中找工會創新驅動

2021年11月,湖南省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暨社保繳費服務集中行動啟動儀式在長沙舉行,在全國首創“入會+社保繳費服務”模式。

湖南各級工會積極拓展建會路徑,探索依托平台企業“重點建”、依托行業協會“行業建”、依托社區樓宇“兜底建”等方式,確保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想入能入、應入盡入。近兩年來,全省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159場次,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25萬人。

“工會+”的創新機制延伸到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政府部門、金融機構、街道社區、社會團體、商超門店等各類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臨街服務陣地被整合,全省戶外驛站達4076家。

各級工會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的改革創新蔚然成風。

立足傳統工作品牌創新,郴州市快遞行業有了職代會,首次集體協商會議就確定,由企業為職工全額繳納醫療互助金,實行快遞行業最低工資標准、快遞員休假制度。益陽市總工會首創“先服務后入會,先入會再建會,先活動覆蓋再組織覆蓋”工作模式,實現“網約司機在哪裡,工會工作就跟進到哪裡”……

建“新”家,迎“新”人,職工心動與工會行動雙向奔赴,還推動了社會各界的聯動——創新機制、整合資源、多方聯動,全方位保障職工合法權益。

2022年,長沙市總工會組建勞動爭議人民調解委員會,聯合法院、人社、司法三方推進勞動爭議多元化解,開創了工會主導、快處快調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新模式。絕大部分勞動爭議調解案件,從咨詢立案到調解結案,能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

全省工會大力推動“法院+人社+工會”勞動爭議調裁審一體化聯動機制建設。

“在工會的幫助下,我終於拿到了被拖欠的2.97萬元運費。”當期盼已久的運費到賬后,衡陽市貨運司機曾華欣喜不已……5年來,全省工會共受理勞動爭議案件4.4萬件,辦理法律援助2.1萬件,援助農民工近8萬人,幫助農民工挽回經濟損失7.2億元。

湖南省總工會堅持聚焦主責主業,既“源頭維護”又全員全過程維護,出台《湖南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條例》《湖南省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工資集體協商“春季要約行動”,全省有效期內的工資集體協議超2.6萬份,覆蓋企業7萬余家,覆蓋職工380萬人,已建工會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動態保持在93%以上。

能動——長袖善舞善作善成

“你用工會消費券了嗎?”從2020年開始,這句話在湖南成為一句流行語。

為推動疫情后消費市場復蘇回暖,湖南省總工會率先在全國推出“湘消費”小程序,兩次發起“湘消費”活動,向會員發放消費券45.17億元,覆蓋個體商戶超數十萬家。“湘消費”發揮工會資金撬動消費作用,帶動湖南省千萬職工走進不同實體消費點、解鎖新的消費場景,職工和實體企業都有了“真金白銀”的獲得感。

“進萬家門、訪萬家情、結萬家親”,省總工會把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大興調查研究與蹲點工作結合起來,了解職工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建成全省統一的數據中心、協同辦公平台和網上工會業務系統,讓數據多跑路,讓職工少跑腿。

全省實名制系統數據庫會員錄入830萬人,數據質量排名全國前列,“湘工惠”APP被評為全國“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省級十佳平台,建設全國首個省級工會財務資產集中管理平台,5年來縣級以上工會資產總額增長84.6%。

今年,針對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的1億元消費補助資金制定了精准分配方案,截至今年7月,全省返還支持小微企業工會經費超3億元,促進企業復工、消費復蘇,為穩增長注入“工力量”。

全省各地工會以開展“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活動為重要推手,大膽探索實踐,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工會普惠服務“生態圈”,提升了職工、會員的獲得感、滿意度。

有人說,以工會工作“品牌矩陣”賦能、助力高質量發展——“響動”與“心動”的雙向奔赴,與“能動”的相向而行,已成湖南工會活力的鮮明標識。

“工力量”引燃株洲“廠BA”

“火車拉來的城市”株洲,因工業而立,因工業而興。幾代產業工人在這裡繁衍生息,也孕育了團結拼搏、勇於爭先的廠礦文化。

今年6月9日至7月30日,每個周末的3個夜晚,株洲市都會被一項名為“廠BA”籃球錦標賽的賽事准時“點燃”。12支職工籃球隊,在大半個夏天與市民激情狂歡,被贊嘆為制造名城的城市派對、企業派對、工人派對。

“廠BA”的12支球隊均來自企業,球員大都是一線產業工人﹔開賽前先合唱“咱們工人有力量”,設勞模工匠助威團﹔總決賽邀請10位全國、省級勞模為冠軍球隊頒獎……株洲市總工會積極參與株洲“廠BA”籃球錦標賽,突出“工業、工廠、工人、工匠”元素。“廠BA”完全由職工群眾唱主角,讓勞模工匠當明星。

歷時50余天,奉獻44場精彩比賽,吸引人流量最高日達26萬余人,日均人流量約7.6萬人,人流量總計超400萬人,夜市街區線下消費超1000萬元……“廠BA”成為株洲乃至湖南全省最接地氣、最受歡迎、最具影響的職工體育盛會。不同年代的產業工人,致敬和傳承“廠礦精神”,還帶活株洲文旅消費市場。

“廠BA”的火爆出圈,真正實現了讓職工“心動”與工會“響動”的雙向奔赴。株洲各級工會組織大力培育職工文化沃土,深入職工群眾廣泛組織動員,全力打造健康文明、昂揚向上、全員參與的職工文化,積極引導廣大職工牢記工業歷史,傳承工業文化,汲取奮進力量。繼“廠BA”之后,株洲首屆“足協杯”足球聯賽、“運動交流、政企交心”氣排球友誼賽等群眾性文化體育活動不斷涌現,民眾激情充分點燃。

在株洲,無論是籃球賽場,還是發展“戰場”,勞模工匠和產業工人地位作用日益凸顯。今年5月,株洲市舉行第21次“制造名城早餐會”,柳祥國等6位產業技術人才成為座上賓,與市領導共進早餐,暢談如何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助力培育制造名城。

“數字工會”精准觸達星沙職工

直接面向基層、聯系基層、服務基層的縣級工會,承擔的任務多樣且關鍵,如何實現管理和服務效率的“雙提升”?長沙縣總工會給出的答案是:加快推進“數字工會”建設,用“指尖”上的工會呵護“掌心”中的職工。

長沙縣總工會率先開展“數字工會”建設工作,通過3年多的運行、兩次升級提質,創新了全國第一張工會電子會員卡,2021、2022連續兩年榮獲全國“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縣(區)十佳平台。

長沙縣“數字工會”由“三端、四庫、五平台”組成。“三端”指“星工娘家人”APP、“星工通”微信小程序和門戶端,“四庫”指工會組織庫、會員數據庫、業務數據庫和共享交換庫,“五平台”指縣總工會綜合業務平台、基層工會工作平台、職工普惠平台、實名制管理平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平台。通過搭建平台,摸清“家底”,實現建會入會一鍵搞定、幫扶服務一鍵搞定、組織引領一鍵搞定、提升生活品質一鍵搞定。

原本需要線下辦理、提交紙質申請的服務,如今在“數字工會”就能線上辦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通過系統,可以參加“靈活就業群體工會會員專享保障”,無障礙享受參保、繳費等一條龍服務。目前,網上工會業務辦事大廳、網上培訓、工會組建、工資集體協商、法律援助等46類業務流程、224項業務功能已實現全電子化在線辦理。

平台的便利性助推了服務的升級。長沙縣依托“數字工會”開展黨史和工會知識競答、紅色工運人物故事學習打卡、新就業形態知識學習等10余項線上普惠活動,成功發放5.6萬份大禮包及普惠金福利。利用“數字工會”開展鄉村美食制作、茶藝師、涂裝工、汽車直播銷售等30余項職業技能競賽和“一戶一產業工人”技能培訓的報名、直播。近兩年通過“數字工會”平台向全縣1648名困難職工發放慰問金130.6萬元。

“四大工程”共鑄幸福湘鋼

提升職工生活品質,共創幸福企業。2022年起,湘潭鋼鐵集團(簡稱“湘鋼”)積極響應全國總工會號召,在公司實施“品質智慧”“賦能成才”“暖心關懷”“悅享生活”四大工程。

深化“品質智慧”工程,讓職工工作有尊嚴。湘鋼每年核撥600余萬元開展“暑季送清涼”和現場安全生產巡視活動,組織職工免費體檢。積極建設戶外勞動者驛站、工傷康復中心、職工心理關愛室等場所。近兩年共投資40余億元推進環保改造和“城企融合”等項目300余個,企業榮獲全國鋼鐵企業“綠色工廠”稱號。

深化“賦能成才”工程,讓職工發展有空間。湘鋼優化培訓、練兵、比武、晉級等“一條龍”職業發展規劃機制,加強“操作、技術、管理”3支隊伍建設,近兩年送培4900人(次),公司高技能人才佔比達43%。制定人才發展機制,增設職工發展通道,新增管理技術崗位39個。近兩年評選表彰勞動模范17名,多名職工獲評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全國技術能手、湖南省國企工匠等榮譽。

深化“暖心關懷”工程,讓職工生活有保障。湘鋼深入開展“我為職工辦實事”活動,每年籌措700萬元開展困難幫扶。投資2000余萬元升級改造俱樂部、體育館、展覽館、舞蹈室、食堂澡堂等場所設施,每年組織600余名職工療休養。深化工資集體協商,健全女工關愛機制和“大談心、大慰問、大走訪”機制,建立多元化福利保障機制,加強企業年金運營管理,與職工共享發展成果。

深化“悅享生活”工程,讓職工精神更愉悅。比如監督指導食堂配餐,讓職工吃出健康幸福﹔節日物資從意見收集、選購、招標到多品種個性化發放,進行全過程監督跟蹤,提升職工滿意度。此外還改造職工書畫展覽館,升級職工女校,打造“企業文化節”等品牌活動,開展健步行、職工籃球聯賽等系列文體活動。

(責編:王曦若、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