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欣 陳曉燕 王群 裴龍翔
2023年10月11日13:59 來源:《工人日報》
金秋十月,來自全國各地的工會代表齊聚北京,共同見証工會歷史上的重要一頁。
“突出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持續組織職工參加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網上練兵和‘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中國工會十八大報告關於今后5年工作的論述,為各級工會組織職工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指明了方向。會場內,代表們表示,將引導更多職工爭當新時代的奮斗者,助力高質量發展。
勞模工匠示范引領:唱響主旋律
會場休息時,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慈溪市供電公司客服中心社區經理錢海軍代表的電話響了。原來是客戶家中沒電了,想請他幫忙維修。
手機24小時開機、工作負責到底,錢海軍代表有著“萬能電工”的稱號。他所負責的區域無客戶投訴、無違約用電。
“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中國工會十八大報告中關於“三個精神”的內容,讓吉林省遼源市水務集團供排水維護服務公司排水維護隊隊長白玉晶代表倍感振奮:“我的師傅也是一位全國勞模,我會接力下去,在崗位書寫不平凡的業績。”
福建省寧德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尤鋒雲代表分享了寧德市總工會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弘揚“三個精神”的做法:聯合教育、關工委等部門,大力推動勞模工匠進校園、進園區、進班組、進社區,激勵更多人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當先進。
群眾性創新活動:小改革撬動大能量
山東港口青島港大港分公司裝卸大隊黨支部副書記、副隊長皮進軍代表向記者展示自己的“小發明”——自動摘鉤。這個摘鉤既減輕了裝卸工人的工作強度,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每鉤作業時間減少10秒以上。數據顯示,5年來,已建工會企事業單位所覆蓋職工共提出合理化建議3991萬件,開展技術革新226.7萬項。皮進軍代表的“小創新”正是工人“小改小革”彰顯巨大能量的生動詮釋。
“勞模創新工作室在激發創新活力方面作用巨大。”天津港第一港埠有限公司拖頭隊副隊長成衛東代表說。2015年至今,他和團隊做出了200多項技術革新,獲得40多項專利,為企業帶來6000多萬元的經濟效益。
提到激發職工創新積極性,深藍汽車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師、高級工程師唐躍輝代表頗有心得:“要針對企業需求進行創新,提高技術創新成果的轉化率﹔探索實行激勵機制,讓發明創造人員活力充分迸發。”
勞動和技能競賽:建功新時代
以技術創新為導向,深入開展“建功‘十四五’、奮進新征程”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探索新產業新業態競賽活動新形式,打造影響力大、引領力強的競賽品牌——中國工會十八大報告中的這句話,被湖北億鈞耀能新材股份公司工會主席趙斌代表反復讀了很多遍。“近年來,公司的勞動技能競賽更加系統化、多元化,更多技能人才通過競賽脫穎而出,職工的干勁更足了。”他說。
一些代表在思考如何提升職工技能素質,助力高質量發展。株洲時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李華偉代表一直將智能制造人才的培養挂在心上。“我們通過加強技能培訓,培養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希望通過建立並升級‘實訓基地+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專家導師’平台,打造智能制造人才生態供應鏈。”李華偉代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