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代表為建好用好職工服務陣地出謀劃策——

讓工會服務的“生物鐘”圍著職工轉

裴龍翔 李娜 劉旭

2023年10月13日10:51  來源:《工人日報》

中國工會十八大報告提出,“積極推進職工服務陣地建設”“加強和規范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

怎樣建好用好服務陣地,讓職工“找得到、願意去”,感受到工會就在身邊?與會代表各抒己見、分享經驗。

讓靈活就業群體隨處有“家”

在會場討論的間隙,江蘇省鹽城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玉新代表還不忘拉住江蘇省代表團裡的靈活就業人員代表,向他們討教戶外勞動者服務站的改進方向。布局怎樣才能更合理、服務項目是否需要增加、評價標准如何再優化……他邊提問邊交流,並仔細記下對方的回答。

在鹽城市區,要找到戶外勞動者服務站,很是方便。“用手機地圖軟件就能查到,市區內很多地方能夠查到步行10分鐘可達的站點。”王玉新介紹說,鹽城市已建成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454家,實現“15分鐘服務圈”交叉覆蓋。“今年9月,10位戶外勞動者被聘為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運行情況觀察員,負責傾聽、記錄並定期反饋戶外勞動者的意見建議。”

“‘小哥’們時間寶貴,期待更多服務功能可以集成在服務站裡,‘一站式’解決他們的需求。”近日,會場裡的一段交流,引起了上海市浦東新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區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倪倩代表的共鳴。

“浦東工會按照‘六有’標准實現復合多能,目前全區已建成職工戶外驛站370個。”倪倩以陸家嘴一處愛心接力站為例,介紹了站點裡的功能,“不僅可以歇腳熱飯、洗衣洗浴,給電瓶車充電換電,還可以做按摩和健康檢查。”

倪倩介紹,浦東工會的一個重要經驗是,讓接力站成為愛心企業、志願服務者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各方暖意的匯集點,同時也讓“小哥”在這裡找到回饋社區的渠道。

創新方式,做優做強職工服務陣地

“越是在工作環境偏僻、享受各類服務不便的時間和地點,工會陣地的作用越凸顯,越能讓職工群眾感受到貼心和溫暖。”對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海南省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工會副主席曹愛萍代表深有體會,而這源自工作時她的親身感受。

曹愛萍說,曾經有職工為了查閱資料隻能去距離機場15公裡遠的圖書館,如今機場內建起了近萬平方米的職工之家,讓職工有了豐富業余生活的“新驛站”、提升自身素質的“新課堂”,“當前職工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工會應及時把握趨勢,主動作為。”

“僅今年上半年,寧波市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就收到了4面職工感謝錦旗。”浙江省寧波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陳強代表表示,錦旗的背后,體現出服務中心堅持化解矛盾有溫度、源頭預防有速度、法律宣傳有廣度。

該服務中心在今年初被全總確定為第二批提升職工生活品質試點單位后,已開展6個“服務職工基地”孵化培育工作,在“甬工惠”平台策劃上線優享活動114場,為255家單位配置福利1408萬元。“未來我們將加快工會數字化建設,與市級相關部門和省總工會積極推進項目落地。”陳強說。

“運行僅3個月,‘春城職工心理減壓賦能服務中心’通過線上服務職工1.1萬余人次,通過場館服務職工約5000人次。”雲南省昆明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李開德代表介紹了昆明市總工會創新職工服務陣地建設的種種努力。

李開德表示,昆明市總工會從減壓賦能的現代化心理服務入手,打造了一個智慧型的樞紐基地,“目前,昆明市職工心理服務矩陣初步形成,已建成職工心理健康服務中心4個、職工心理健康服務站(室)25個,基本建成市、縣區、鎮街三級職工減壓賦能服務體系。”

打造24小時在線的“娘家”

“當前,移動網絡已經成為職工獲取信息、享受服務的首選途徑。我們堅持職工在哪裡,工會的服務就延伸到哪裡﹔職工的需求有哪些新變化,服務項目就拓展到哪些新領域。”遼寧省大連市委常委,市總工會黨組書記、主席徐廣湘代表表示,大連工會已初步形成“門戶網站+微信平台+小程序”的網上工作體系,加快了服務職工數智化、便捷化進程。

“工會的服務還要在時效性上下功夫,讓‘生物鐘’圍著職工轉。”四川省成都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杜文代表分享道。

如今,在成都的部分區縣,快遞員和外賣騎手隻要掃碼刷臉就能進入驛站享受24小時不間斷服務,一些驛站周邊還專門為“小哥”增設了電瓶車充換電設施。杜文表示,近年來,成都針對戶外勞動者行業面廣、流動性大、屬地模糊等特點,整體規劃部署建設方案,同時積極創新服務內容,探索線上線下服務新模式,增設電子閱讀、心理咨詢等服務內容。

(責編:劉瓊、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