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在安徽省總工會組織的療休養活動上,女職工分享工作、生活中的難忘瞬間——

聽一線女職工講述奮斗故事

陳華

2023年10月24日10:55  來源:《工人日報》

檢驗員陶璐璐守護好家庭與工作的“天平”、網約車司機劉麗幫農民運送滯銷玉米、家政從業者梁銘致力於幫更多姐妹就業……29名女性勞動者的奮斗故事十分精彩,也令人感動。

10月8日~12日,安徽省總工會在黃山市歙縣開展2023年度一線女職工療休養活動,29名來自全省各地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內的基層一線女職工在參觀、學習和交流中放鬆身心,充電賦能。其間,安徽省總工會組織了“一線女工故事匯”特別活動,女職工圍坐在一起,分享工作、生活中的難忘故事。

在家長裡短的溫馨敘述中,一群女性勞動者用親身經歷講述自己和工友的奮斗故事。

“天平”兩邊的平衡者

陶璐璐是一家材料公司的檢驗員。在她還是一名普通操作工時,一度因為業務不熟練造成很多失誤。同事沒有計較她的失誤,而是給她很多指點和幫助。

在家庭裡,作為兩個孩子的媽媽,陶璐璐遇到很多工作和生活難以平衡的情況。為了幫她照顧兩個孩子,陶璐璐的媽媽在后方為她分擔、給她支持。

“大家都說工作和家庭就像是一個‘天平’,女性需要左右權衡。在天平的兩端,有這些愛和支持,我們該用心感受、絕不辜負。”陶璐璐說,正是這些溫情的護佑,讓她克服困難、精進技術、不斷成長。

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守護好“天平”,幾乎成為所有奮斗女性的“標配”。

一家化工企業的工藝工程師徐芬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2018年冬天,一場罕見的大雪讓公司生產陷入困境。當時形勢嚴峻,但所有女職工都沒有望“雪”止步,而是跟男職工一起駐場輪崗,維持正常生產。

“當時,還有一部分是雙職工家庭,女工友為了支持愛人留在廠區完成搶修設備等任務,在冰雪封路、無法乘車的情況下,選擇在沒腿的大雪中徒步七八公裡,回家照顧孩子。”徐芬說,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管道和設備搶修后及時投入生產,生產任務也順利完成。

不讓須眉的奮斗者

網約車司機劉麗則講述了一個運輸線上“神奇女俠”的故事。

“3年前,我轉行成為一名網約車司機。在這個新行業,女性從業者確實不多。但我覺得,隻要心態好、能吃苦、服務好,女同志一樣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劉麗說。

劉麗回憶起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出車。當時,一位女兒不願父母舟車勞頓,出於對劉麗的信任,委托她到河北唐山接自己的父母。那趟行程來回2400多公裡,劉麗開了36個小時,終於不負所托將老夫妻安全帶回。

今年7月,得知某村有60多畝地的玉米滯銷,劉麗便發揮社交面廣的優勢,發動愛心助農行動,高溫天氣下僅用兩天就運送、助銷了1500多公斤玉米,幫農民減少了損失。

“我就這樣踩著油門,穿梭在大家的需求中。雖然有苦有累,但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也更加自信陽光。所以說,行業不是問題,勇敢打開前方的門,女同志一樣可以做路上的‘俠客’。”劉麗自信地說。

不做隨意的“躺平者”

煤礦提升機司機劉婉春直言自己今年開始“奔五”。回想礦山裡的青春歲月,她最難忘的是在礦燈維修班的6年。

礦工冒著風險深入地下,礦燈就如同他們的眼睛,一旦出現問題,就可能危及生命。為了讓礦燈持續穩定發光,要對電解液進行調制,劉婉春拿螺絲刀的右手磨出了血泡,硫酸也常常飛濺到褲子上。劉婉春常常在想:如果下井的是我的父親、愛人、兒子,我會怎樣守護他們?如果出現事故,他們的家庭會不會垮掉?

憑著這樣的責任心,劉婉春所在班組維修的礦燈數以萬計,無一例返修。后期,劉婉春和姐妹們還對礦燈房進行改造,打造出礦區第一家“航空服務級”礦燈房。

“對我來說,礦燈房護的是千戶家庭,姐妹們未下深井,卻也建有深功。”劉婉春對這段歲月充滿自豪。

同樣不願意選擇“躺平”的還有家政公司工作人員梁銘。

梁銘50歲開始做家政,對這一行她一直抱著兩個想法:一是幫更多學歷有限、來自農村的姐妹就業,為更多職場姐妹解決生活上的困難﹔二是改變大家將家政公司等同於“中介”的觀念。

“這些年來,我堅持送單上門、客戶回訪,收獲了實實在在的口碑,扭轉了一些客戶對家政公司‘中介不靠譜’‘容易踩坑’的印象。對我來說,年齡、性別都不是阻礙,讓我‘躺平’不如隨我‘前行’。”梁銘說。

(責編:劉瓊、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