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16年間,何希家和連軋機一起升級“智變”,助力企業發展實現“質變”——

當“最強主操手”遇上智造轉型

李國

2023年12月04日15:30  來源:《工人日報》

何希家正在操作鋁加工智慧平台。本報記者 李國 攝

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精板帶事業部數萬平方米的智能車間裡,隻有幾個工人穿梭其間查看設備運轉情況。本報記者 李國 攝

11月28日,記者走進中鋁集團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高精板帶事業部(以下簡稱事業部)生產車間,隻見加熱爐、粗軋、精軋等設備有條不紊地運行,數萬平方米的智能車間裡,隻有幾個工人穿梭其間。

在車間上方的操作室裡,熱連軋班班長、連軋機主操手、高級技師何希家正坐在控制台前,凝神注視著顯示屏上不斷變換的數字。他的雙手在20多個旋鈕、按鍵間挪移,整套動作一氣呵成。

約10分鐘后,一塊長7.2米、寬1.88米、厚0.6米的大板錠經過5台軋機的同步軋制,變身長約1950余米、厚度僅為2.1毫米的成品鋁卷。

今年36歲的何希家已經與這台連軋機打了16年交道,在陪伴這台機器一次次升級“智變”的過程中,他完成了從一名技能“門外漢”到重慶市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的成長蛻變。

“問題青年”練就“火眼金睛”

2007年,何希家退伍轉業后進入西南鋁業工作,成為事業部熱連軋制造中心的一名壓延工。他每天的工作內容是對生產好的鋁卷進行后續的焊接、吊運,同時還要負責車間的安全管理。

“看著操作手動動手指就能完成數十噸重的鋁材軋制,我也想試一試。”何希家回憶說。

當時,連軋機全套設備的操作台有50多個按鍵、旋鈕,10多個顯示屏,所有標注都是英文縮寫。要想成為連軋機主操手,不僅要對各個按鍵、旋鈕了如指掌,還要熟悉鋁材在不同溫度的特性以及每台軋機的性能。

“操作手要做到‘眼睛就是尺’,鋁卷生產出來后,看一眼就要知道是否合格,如果不合格要立即判斷出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師傅朱雪兵對何希家說。

為了練就一雙“火眼金睛”,何希家成了車間裡有名的“問題青年”。

朱雪兵干活時,何希家總是拿著筆和小本子站在一旁,邊問邊記邊學。“那段時間都被他整煩了,隻要我上班,除了上廁所,其他時間走哪兒他都跟著。有時我不在,他逮住別的師傅也要刨根問底。”談起何希家,朱雪兵看似抱怨的口吻中,掩飾不住對愛徒的欣賞。

就這樣,僅僅過了大半年,何希家就用完了一個厚厚的筆記本,上面寫滿了操作台示意圖、中英文翻譯、鋁材特性、軋機功能等學習所得。

經過幾年時間的沉澱,何希家練就了“眼睛就是尺”的絕活,成了車間裡的“最強主操手”、事業部最年輕的班組長,還在重慶冶金成人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技術專業學習,取得了大專文憑。

和設備一起升級

近幾年,隨著數字化、智能化浪潮來臨,車間的連軋機迎來了新一輪升級改造——事業部給連軋機加裝了產品終端檢測儀、粗軋分段冷卻控制系統等新設備,操作手需要面對的顯示屏更多了。

“大家擔心又要從頭開始學,或多或少都有點抵觸。”班組成員袁先偉對記者說。

“要想不被淘汰,就要不斷給自己‘充電’。”那段時間,班長何希家經常給工友們做思想工作。何希家坦言,沒有變被動為主動,是部分工友沒能轉型成功的重要原因。

就在大家還有“厭學”情緒之時,袁先偉驚訝地發現,車間裡的“最強主操手”何希家早已能上手操作這些新設備。這也是何希家最讓他佩服的地方,“敢於接受新事物,勇於跳出舒適圈”。

面對新設備的自如表現,並非憑空而來。

何希家一直保持著對新設備、新工藝的關注,更重要的是,他此前全程參與了連軋機的升級改造過程。

2020年,公司有了給連軋機加裝產品終端檢測儀的打算。從那時起,何希家開始收集鋁材性能、形狀等基礎參數。經過長達一年半時間的數據採集,他統計出了事業部生產過的以及市場上流通的絕大部分鋁材產品的基礎參數。

在深度參與連軋機改造的過程中,意識到理論知識還存在短板的何希家,在重慶科技學院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專業繼續深造,取得了本科學歷。

“設備升級了,人也要升級。”何希家感慨地說。

2023年初,產品終端檢測儀投用,純靠肉眼判斷鋁卷質量的時代成為過去。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工人們苦苦練就的絕活沒有了用武之地?車間技術主管謝鬆良給出了否定的回答。

謝鬆良舉例說,此前,一名操作手在軋制某個用於國產大飛機的鋁材時,機器剛一運轉,謝鬆良就透過監控視頻發現了異常,立即叫停了設備,但此時系統並未發出任何預警。后來發現,確實是操作手在設置參數時,把一項數值調低了。

“多虧了何希家此前的技術和經驗積累,成功避免了一起操作事故。”謝鬆良說起來依然心有余悸。

這件事也讓何希家更加意識到,“不能完全依靠機器。”

推動人腦與“智腦”深度融合

“我們這裡是整個車間的最后一道工序,這道工序一旦出現差錯,鋁卷就會成為廢料,沒有任何措施可以補救。”何希家坦言,正是因為班組把守著生產線的最后一道關口,操作手與機器的密切配合更顯重要。

2021年,事業部在生產一款拉環材料時出現了翹頭的情況,影響了正常生產。為盡快找出原因,何希家一邊和同事們“頭腦風暴”,一邊開啟了“破案模式”。

白班下班后,何希家繼續留在生產現場,觀察下一個班組的生產操作。如果無法在現場,他就請同事把生產操作視頻全程錄下來發給他。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鑽研琢磨,他終於揪出了原因——乳液冷卻參數過低。后來,他不僅解決了問題,還總結出了一套特色操作法在全車間推廣。

也是這次“破案”讓他意識到,在數字化、智能化改造過程中,人腦需要與機器的“智腦”深度融合。

於是,何希家動員班組成員把技術經驗總結與智能設備使用相結合,歸納提煉出了一套標准化操作流程。

“現在,我們隻需要在控制台輸入相關參數,從生產到檢測的全過程都可以交給設備。軋制出的鋁卷厚度誤差可以控制在0.01毫米以內。”何希家自豪地說。

設備和工人的“智變”,也給企業發展帶來了“質變”。車間生產效率和產品合格率均得到極大提高,2021年,事業部長達9年的虧損局面得以扭轉。

眼下,何希家又將面臨新的挑戰。

公司正在籌備建設一個數字化生產車間,他要抓緊時間了解行業領先的新設備和新技術,為新車間的建設再做一次“先行者”……

■ 對 話

問:在智能生產線上,工人還有必要練習手上的絕技絕活嗎?

答:智能生產線並非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工人按一個按鈕就沒事了,擁有絕技絕活的操作工人仍是生產線的“靈魂”。智能生產線對工人技能水平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更高了。絕技絕活打下的技術基礎,有助於工人更好地理解新技術、新設備,技能工人也可以嘗試將傳統絕技絕活與智能設備深度融合,練就新的“數字絕活”。另外,智能設備更多實現的是標准化作業,如果遇到突發狀況,工人的絕技絕活很可能是及時為企業止損,甚至是挽回損失的重要保証。

問:如何激發工人學習“數字技能”的積極性?

答:一方面,工人要樹立主動學習、超前學習的意識,要認識到在智能化浪潮中,產業工人隻有勇於“乘風破浪”才能成長成才﹔另一方面,企業要建立健全激勵機制,暢通“數字人才”成長通道,廣泛搭建競賽交流的平台、深化校企合作等。我自己就是通過到高校系統學習,多次參加技能競賽、培訓交流活動成長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我的技能水平、收入待遇都得到了極大提升。此外,有關部門也要創造條件,提供線上、線下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進一步打通企業之間技能等級互認的“屏障”,增強高技能人才的流動性,營造良好的提檔升“技”氛圍。(口述:何希家 整理:李國)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