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礦區裡走出“工人發明家”

劉旭

2024年01月08日10:07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李新偉和3個工友一起,在距離地面550米深的遼能集團鐵法能源小青礦井下W3變電所,對防水門進行了技術改造。以往,巷道牆體會擠壓防水門變形,李新偉在巷道牆體和門框之間加裝了鐵板和軟性材料,成功解決了這一問題。

在李新偉勞模創新工作室裡,類似的技術改造隨處可見。他的革新成果多次在礦、集團公司獲獎,不僅解決了生產實際中的難題,還為企業累計創效千萬元。

讓工友告別“塵滿面,鬢如霜”

1987年,李新偉進入鐵煤公司小青煤礦運轉隊,成為一名裝配鉗工。

當時,煤礦工人完全靠手工勞動完成井下開採作業,開採工具也都是靠工人手工打磨制作。李新偉每天的工作就是通過銼削、鋸切、鑽削等方式打磨金屬工具。

銼削的角度、鑽削的力度、鋸切的刻度……漸漸地,李新偉悟出了很多門道。在精進技藝的同時,一些小發明也在他的手中誕生。

長期以來,小青礦鍋爐細灰排放問題是礦工作業時的一大痛點。

排放時,煙塵四起,烏煙瘴氣,工人們常常“塵滿面,鬢如霜”,隻能戴上厚厚的防塵口罩。但這樣一來,一干活兒就會憋得透不過氣來。李新偉一直想從根本上改變這種狀況。

為了節約研究成本,他利用井下淘汰的原材料,先后進行了改進傳送方式、增加噴霧裝置、控制調節水量等近10項嘗試,在現場常常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

經過20多天的努力,他打造出了一套全封閉濕式細灰運輸系統,徹底解決了細灰造成二次污染的難題。

直面新挑戰

2019年秋季,井下的液壓支架立柱磨損嚴重,需要更換。然而,立柱的立擋銷在電磁閥與支架頂梁之間,拆立擋銷就要先拆掉100多斤重的電磁閥。

有沒有不拆卸電磁閥就能更換立柱的方法?李新偉和同事楊巍立刻下井到刨煤工作面查看現場情況。一番琢磨,他們想到了把立擋銷截短,在上面安裝彈簧支撐的辦法。

但新問題也接踵而至:立擋銷需要截去多少? 什麼樣的彈簧能與截短后的立擋銷“完美結合”?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李新偉一頭扎進了資料堆裡。他查閱技術資料、機械設計手冊,反復計算、核對數據的准確性,最終拿出了可行的方案,順利更換立柱,達到了預期效果。

自主維護改造鍋爐除塵器,是李新偉職業生涯中面臨的又一次挑戰。

鍋爐除塵器每兩年需要大修改造一次,此前一直委外維修,為降低成本,小青礦把自主維護保養設備的重擔交給了李新偉。

為了改造3台濕式除塵器,李新偉起早貪黑地查找資料、學習相關知識、設計施工方案、繪制施工圖紙。 由於除塵器結構特殊,為半封閉式,人在裡面作業20多分鐘就會汗流浹背,但李新偉常常一鑽進去就是幾個小時。經過兩個月的緊張施工,李新偉帶領4名工人順利完成3台除塵器的改造。經環保部門檢測,煙塵排放完全符合國家環保標准。

0.01毫米的較量

帶隊參加省職工技能大賽,對李新偉來說是一次全新的挑戰。

備戰期間,李新偉每天早上6點前就來到訓練場地,晚上七八點才回家。為了一個尺寸鏈反復驗算數據,為了0.01毫米的平面加工精度反復練習,雙手都磨出了水泡。

長時間高強度的訓練,讓李新偉的頸椎病犯了。他的右手麻木,無法握緊銼刀,被迫停止訓練。

“能與各市的技能精英同台競技,機會難得,絕不能輕易放棄。”第2天,李新偉強忍疼痛,繼續堅持訓練。最終,他以0.05分的優勢贏得工具鉗工組第一名,並和其他成員共同代表鐵嶺隊,贏得工具鉗工團體冠軍。

2018年11月,李新偉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14名成員均由鐵嶺工匠、工種狀元及優秀工程技術人員組成。工作室成立以來,共完成科技攻關項目19項,小改小革和員工革新項目70余項,發表論文16篇,申報國家專利23項,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3000余萬元。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