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雲南產改:創新的理想蟬蛻為鮮艷的旭日在地平線噴薄

沈暄

2024年01月16日09:28  來源:中工網-工人日報

“6個納入”:

高位推動確保產改行穩致遠

2023年12月6日是雲南各地、各單位自評和上報產改考核材料的截止日,此前的11月17日,雲南一年一度的“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考核正式開始。

這意味著,雲南新的“產改年”又開始了。

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王樹芬(右二)調研雲天化產改工作。

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宏表示,“過去5年,雲南率先將產改寫入《中小企業促進條例》,在《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辦法》中對各級產改責任作出明確規定,省委、省政府及各家單位出台了一批創新突破、體現特點的政策措施,讓產改走上了法治化、制度化軌道,確保產改行穩致遠。”

王宏認為,雲南產改之所以成績斐然,緣由頗多,其中首屈一指的是省委、省政府的高位推動,首先體現在“6個納入”——

“產改納入省委常委會年度工作要點、納入全省綜合考評內容、納入省政府工作報告、納入省委深改委專項督查、納入促發展惠民生和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等全省重點工作、納入主要產改責任部門工作要點和調研課題。”

雲南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宏(左二)深入企業生產一線了解產改進行情況。

“6個納入”確定了產改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同時富集了體制資源,為各地產改樹立了工作典范。

“去年以來,”省總黨組成員、副主席、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金勇回憶道,“省委書記王寧多次對產改作出指示,他要求,大力實施產業工人隊伍培養計劃和‘雲嶺工匠培養工程’,深化‘團結奮斗促跨越、咱們工人有力量’勞動和技能競賽,發揮好企業主體作用,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產業工人隊伍,省長王予波則壓實政府職能部門責任,積極幫助解決產改中存在的困難。”

2365391_tpzz_1705302611537_b

雲南把勞動競賽和技能大賽作為提升廣大職工勞動技能素質的重要手段。圖為雲南省第二十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比賽現場。

“2023年,雲南產改工作首次列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連續兩年寫入省政府工作報告,”金勇強調,“這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產改工作的重視、關心。”

雲南的產改,如逶迤起伏的山水,因此欸乃而綠。

省總黨組成員、經審會主任、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岳瓊英認為,雲南的產改“立足雲南自身的實際,積極創新,以特色示人。”

圖為第二十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鉗工技能比賽現場。

岳瓊英提綱挈領地從產改的“6個納入”、勞動競賽“由小到大”的創新、“以小搏大”助力鄉村振興、服務“一帶一路”四個方面,介紹了雲南“特色產改”,用她的話說,就是“規范的產改,別致創新的做派,產生良好的效果。”

在“立足實際,有所創新”這方面,金勇認為,昆明市的“1+3+10+N”工作法當之無愧。

昆明市總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席趙健吾介紹說,“昆明市實施的‘1+3+10+N’工作法,實際是一個總綱領,”他說,“‘1’是緊盯一個目標,爭當排頭兵﹔‘3’即突出三個重點,聚焦產業園區、抓好產業鏈鏈主企業、壓實企業主體責任﹔‘10’即實施10項工程——思想引領、賦能成長、維權服務、技能提升、人才培養、地位提升、勞動技能競賽、政策配套、基礎保障、重點示范十項工程﹔‘N’即結合實際實現多方面重點突破。”

“再就是實施‘一企一策’工作機制以及建立產改工作專業服務團、一線指導站工作制度。”趙健吾說。

雲南推行產改以來,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質產業工人,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49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3.96萬人,較產改啟動前的2016年增長59萬人。圖為雲天化一線技術工人在檢視設備。

昆明市之外,令金勇印象深刻的是紅河州推行的產改述職評議制度。

他說:“紅河州在全省率先把產改責任落實到黨政領導肩上,切實推動全州縣市黨委、政府扛起產改政治責任,縣市產改領導小組組長履行好第一責任人責任,州級成員單位履行好‘一崗雙責’職責,紅河州這個做法獲得了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王樹芬的批示表揚,並被全國產改專報刊載宣傳。”

據紅河州政協副主席、州總工會主席張艷梅介紹,3月8日,紅河州產改工作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將《紅河州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述職評議制度》印發全州,《述職評議制度》規定:述職對象為13名縣市產改領導小組組長和15名州級產改領導小組成員,述職以現場述職和書面述職兩種方式進行。

按規定,參加評議的產業工人代表不少於15人,原則上不少於參會人數的20%。

“述職的主要內容有三項:履行抓產改的責任情況、突出落實年度重點任務、突出側重點。”紅河州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姜雲就此介紹,“涉及的單位有全州13個縣市以及組織、宣傳、人社、教育、發改、科技、工會、工信8個黨政部門。”

“推進產改試點方面,”姜雲說,“目前全州已建成省級試點5個、州級試點49個、縣市級試點83個。”

各顯身手:

“大競賽”與“小產業”相得益彰

令省總勞經部部長陳欣韜特別興奮的是,勞動競賽作為雲南產改的重要內容之一,其內涵和外延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雲南的勞動競賽成為省委、省政府主抓的工作,是‘大競賽’。”

2023年3月17日,以“團結奮斗促跨越 咱們工人有力量”為主題的省勞動競賽在渝昆高鐵建設現場啟動,省委副書記石玉鋼出席啟動儀式,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省勞動競賽委員會主任劉非出席並講話,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主席王樹芬主持儀式,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宏參加了儀式。

同年11月26日,麗江至香格裡拉鐵路開通運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王寧出席儀式並宣布通車,省委副書記、省長王予波致辭,省委副書記石玉鋼、省政協主席劉曉凱出席。

金勇介紹說:“儀式把勞動競賽內容巧妙嵌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王樹芬在通車儀式上宣讀了《麗香鐵路建設勞動競賽優勝集體和優秀個人表彰決定》。”

“這些活動表明,”他說,“雲南的勞動競賽已經延伸到重大項目、文旅建設、綠色產業等省委、省政府十分關注的領域,聯手主責的政府部門一起搞,改變了一說勞動競賽,大家就認為是工會活動的刻板印象。”

對此,陳欣韜介紹說:“省總聯合省發改委、省交通廳、省水利廳等部門,全面開展清潔能源、綠色能源產業集群、鐵路、高速、機場等一大批重點工程、重點產業勞動競賽,此外還積極爭取“一帶一路”交通建設、滇中引水等5項競賽納入全國引領性競賽項目,省級主抓19項示范性競賽,省級以上競賽涉及投資3470億元,參賽職工逾60萬人。”

雲南產改的另一個鮮明特色是“以小搏大”。

岳瓊英認為,“雲南的工業規模、發展水准、職工人數等產改要素,相對發達省市而言有不足,但我們理解,產改具有廣泛的適應性,雲南應該從邊疆民族區域特色紛呈、產業形態極為豐富的實際出發,大展宏圖。”

“以小搏大”的案例中,一個“小魔芋”和一襲“彝繡”特別出彩。

“小魔芋”和“彝繡”分別來自文山州總工會和楚雄州總工會的創意。

文山州麻栗坡縣以“魔芋產改”著稱。

據文山州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胡應明介紹,麻栗坡的土壤、氣候適宜栽培魔芋,近年來,在州縣兩級總工會指導下,麻栗坡魔芋產業成為全州產改的一個亮點,“我們借此機會嵌入產改,創新‘黨建+生產經營’的模式,通過黨建帶動工建、黨員帶動群眾,借產改有效促進了魔芋產業技術、產品質量雙提升,助力地區經濟發展。”

麻栗坡農旅開發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國有獨資企業,是“魔芋產改”的頭羊,該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劉啟嘉介紹說:“公司推行產改,通過生產技能與設施設備競賽活動,為魔芋產業工人搭建了展示平台,通過不斷鼓勵創新、不斷激勵研發,新開發生產了水晶魔芋膠膳食纖維、魔芋爽等系列魔芋產品。”

2023年9月23日,40套融合了彝繡非遺元素的時尚服飾在米蘭國際時裝周登場。

鮮為人知的是,這場T台秀其實還是楚雄州產改的成果展示。

該州緊扣“隊伍壯大”“市場拓展”“文化賦能”“繡工增收”關鍵節點,助推彝繡特色文化產業發展。楚雄州總副主席李德榮說:“目前繡工人數從2012年的2.75萬人增加到2022年的5.7萬人。”

李德榮表示,借助“彝繡”這個產業,楚雄把產改巧妙嫁接到民間手藝中,“首先是民間藝人變產業工人,再把產業工人變身技術能手,進而把技術能手變技能人才,最后是民間手藝借助創新蛻變為致富產業。”

在雲南,產改與鄉村振興無縫銜接,這方面,曲靖市以“一戶一產業工人”推動產改的做法令人關注。

據曲靖市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唐玉介紹,該市會澤縣推行的“七個一批”產改舉措,效果突出且鮮明,“一是勞務協作轉移一批,二是合作伙伴安置一批,三是技能培訓促進一批,四是產業發展帶動一批,五是扶貧車間收納一批,六是自主創業扶持一批,七是公共服務兜底一批,最后有7955人實現了穩定就業。”

位於曲靖市馬龍區的呈鋼集團有職工4500多人,其中超過七成的員工來自當地農村,馬龍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區產改辦主任彭蕊說:“呈鋼集團的產改工作在我們區是典范,集團來自農村的員工至少有3200人,他們的薪金加公司給的十幾項福利,折合貨幣收入,人均年收入至少5萬元,產改促鄉村振興效果十分明顯。”

“始料未及啊,”唐玉認為,“產改造就了大批產業工人,從而助力鄉村振興,進而又鞏固了脫貧攻堅的成果。”

騏驥馳驟:

“民企”與“國企”產改齊頭並進

金勇認為,雲南產改既很好完成“規定動作”,也有實施單位從各自實際出發的創新性發揮。

作為當地有名的民營企業,一心堂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一心堂)的產改頗有特色。

據一心堂負責人介紹,一心堂從“黨建引領把產業工人團結到企業發展大局中”“事業引領構筑產業工人建功立業新載體”“發展引領暢通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新通道”“以企為家充分發揮產業工人主人翁地位和作用”等角度全面進入產改,成績斐然,在全省非公有制企業中帶了一個好頭。

該負責人說,“截至目前,在冊黨員40%都是一線員工發展培養而來,且其中大部分都走上了核心管理崗位。黨員在前台經營、后台服務的工作戰線上,特別是在疫情防控、助困幫扶等方面主動作為,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心堂組織參加全國金牌店長店員、培訓師、最美執業藥師等競賽,組織藥品購銷員、慢病管理員、中藥傳承人及物流等崗位技能競賽,參加人數年均達3.5萬人次,通過以賽促學的形式,打造了員工成長成才的平台。

“累計推選全國勞動模范1人、全國五一獎章獲得者3人、省部級勞動模范3人、省五一獎章獲得者2人、市勞動模范1人。”

一心堂產改尤其值得稱道的是暢通了產業工人成長、成才新通道。

他們從完善培訓、薪酬、任職、輪崗、評優表彰等制度方案,制訂人才梯隊培養計劃,打通職能管理、經營管理和職能體系晉升通道,“5年來,共有2318人參加中升專、專升本學歷提升,18226人報名參加國家級執業藥師考試,其中4274人順利通過並取得資格証書。”

“我們設職能體系和經營體系兩條晉升通道,有1179名員工從最基層一線員工崗位晉升到區域經理、部門經理、子公司副總經理等中高層核心管理崗。”

如果一心堂代表了雲南產改非公企業的一個方面,那麼,作為國企的雲南曲煤焦化實業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曲煤焦化)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企產改的另一個方面。

曲煤焦化黨委副書記、工會主席羅榮祥介紹說:“曲煤焦化下轄6個子公司,有職工2907人,是一個年輕人居多的企業,公司重視為職工開辟成才的多層次通道。”

“我們制定並實施了《公司優秀年輕人才挂職鍛煉實施方案》,按安全環保、生產管理、技術研發、市場經營、財務金融、黨群綜合‘6+N’模式,分類別建立信息庫,按l︰3的比例進行儲備。”

他說,“截至目前,選拔了17名優秀年輕人才到公司各干部崗位上挂職鍛煉,其中最小的是1991年生人。已有7名挂職鍛煉人員,通過組織考察走上干部崗位。”

再是促進技術型人才成長晉升。

為此,公司出台了《公司技術人才管理辦法》,把相應崗位上從事技術工作的優秀非管理崗位人員,評聘為運行工程師、主任工程師、總工程師、技術專家、項目經理、法律顧問等,最大程度發揮他們的專業技能、技術水平,“這些專業技術人才等級分別對應班組長、廠長(副)、部長、副總經理等進行管理和核發,激勵和調動基層單位對技術人才的培養和推薦,”羅榮祥說,“目前已評選出27人,其中5人為副主任工程師,22人為運行工程師。”

此外,“評先”在曲煤焦化的“含金量”亦頗為可觀。

“新的先進評比表彰獎勵標准突出在對卓越團隊、優秀團隊和特殊貢獻獎、勞動模范的激勵方面,”羅榮祥說,“特別是獲得公司勞動模范表彰的,人均薪酬增長1~1.5倍,具體說來,他們的年收入平均可達到22萬元。”

截至目前,已累計評選出優秀團隊4個,勞動模范3名,特殊貢獻獎3個(集體),優秀管理者1名,優秀員工206名。

“試點”引路:

新的一年產改要再圖鵬舉

“過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組長石玉鋼副書記,副組長劉非常務副省長、王樹芬主席親力親為,”言及省領導對雲南產改決定性的高位推動,金勇如數家珍,“帶領我們大家齊心協力,圍繞中心謀劃推動產改工作,聚焦服務產業強省建設,積極發揮職能職責,統籌推進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加強典型引路,發揮龍頭企業、鏈主企業示范帶動作用,將產改工作向產業園區覆蓋、向全產業鏈延伸。”

“通過這幾年的奮斗,”金勇介紹道,“實現了產業工人隊伍數量和質量的顯著提升,全省技能人才總量達到歷史性的493萬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43.96萬人,比產改啟動前的2016年增長59萬人,一大批身懷絕技、行業領軍的‘雲嶺工匠’‘首席技師’競相涌現。”

他說,雲南推行產改客觀上困難不少,但省總積極對標江蘇、浙江等先進省份,揚長避短,昂揚奮進,不遑多讓。

金勇認為,充分發揮產改試點作用,探索產改之“路”是雲南產改的一大特色,“我們分別於2018、2021年建設了兩批共28家產改試點,現在是第3批,有30家。”

據岳瓊英介紹,雲南產改試點在“對象、內容、機制”方面較原來有了極大的進步。

“從對象來看,第一批試點僅有州(市)和省屬企業,現在增加了園區、職業院校、非公企業等類型,而且聚焦重點產業園區、領軍企業、鏈長企業,以發揮它們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產改向產業集群、產業鏈延伸。”

“從內容來看,在支持各試點全面推進的同時,從第二批起,針對各試點工作基礎、優勢專長,實施了項目化建設,明確主攻方向,著力打造產改樣板,特別是今年我們創建安寧產業園區和職教園區的‘雙園聯動’試點,努力探索‘政行企校’協同發展新路子。”

“從機制來看,產改辦去年出台了試點工作方案,設立了試點建設5條標准,對全國試點、省級全面試點和項目試點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的一次性工作經費補助,各單位也從政策、資金等方面對試點給予支持。”

“此外,”金勇補充說,省總還要深入做好“鏈”文章,“要聚焦產業集群延鏈補鏈強鏈,整合資源,逐步構建起貫穿產業工人培養、就業、使用、發展為一體的工作鏈條,有效對接和嵌入招商引資、項目落地、企業運行等工作全過程,促進人才鏈深度融入創新鏈產業鏈。”

“到2022年底,通過整整5年的奮斗,隨著產業強省建設的加快推進,一些優質的非公企業迅速成長,雲南產改成績可圈可點,”金勇回憶道,“2022年底,全國產改協調小組對31個省(區、市)5年的產改工作情況進行了評價考核,雲南省的綜合成績排名第6位,被評為‘優秀’,僅次於江蘇、廣東、浙江、四川、江西等產業強省。”

雲南推行產改6年來,在省總領導下,全省各級工會干部也在不懈奮斗中與有榮焉。

2023年5月11日,在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一次會議上,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王宏飽蘸激情對與會者說:“今年我們在省五一勞動獎項推薦中安排了專門名額,用來表彰產改工作主動、成效顯著的單位和個人,發揮先進的帶動作用,也充分鼓勵大家的辛苦付出。”

“產改是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親力親為、齊抓共謀的工作,工會只是其中的一環,”王宏說,“雲南產改盡管目前頗有斬獲,但我們不能裹足不前,還要繼續在全省產改工作中當好排頭兵和急先鋒。”

生活於2300多年前的孟子說:“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后進,放乎四海。”

按當代語言學家楊伯峻先生的迻譯,原泉,是有本源之泉水﹔混混,音“滾滾”,大水奔流不息之意﹔盈科,是大水注滿低窪處又向前奔流。

孟子這句話的意思是:

“源源不息的泉水晝夜不停,滾滾奔流,注滿低窪處,繼續向前,直到匯入大海。”

確實——“原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進,放乎四海”——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雲南產改的可視形態和必須用心用情加以審視的壯麗華章。

(責編:劉瓊、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