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王海峰用精巧構思和高超技法讓冰雪有了“生命”——

我在“爾濱”雕冰雪

張世光

2024年01月22日09:54  來源:工人日報

王海峰正在雕刻今年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冰雪科創項目的作品。蔣美馨 攝

這個冬天,“爾濱”火了。

人們把目光投向北國冰城哈爾濱,每天都有數以萬計的游客涌向冰雪大世界、亞布力滑雪場、中國雪鄉等地,徜徉流連在冰晶白雪之中。

實際上,不僅是在冰雪旅游熱門景點,哈爾濱的校園、工廠、社區裡都有很多冰雪雕塑,為城市的冬天增添迷人色彩。

出圈的冰雪雕刻作品背后,是眾多冰雪設計者、雕刻者的多年堅守和默默付出。他們用精巧構思、精雕細琢,把顏色單調的冰雪塑造成千變萬化的模樣,構成“爾濱”的獨特魅力。

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龍江工匠”王海峰,就是這群冰雪工匠中的一員。1月11日,作為2025年第九屆亞洲冬季運動會主辦地,哈爾濱發布了吉祥物“濱濱”“妮妮”的形象,王海峰團隊成為第一支打造冰雪版吉祥物的團隊。

用科技賦能冰雪雕塑

36歲的王海峰是土生土長的哈爾濱人。

2008年,她考入哈爾濱工業大學藝術設計專業。在老師帶領下,開始參加國內外的冰雪雕塑比賽。

通常,冰雕雪雕比賽時間在3至5天,比賽雕刻的雪塊高度有三四米,對體能要求比較高,加上在嚴寒的戶外作業十分艱苦,冰雪雕塑從業者中女性一直較少。

不過在王海峰看來,眼看巨大的冰塊、雪塊在她和隊友的細細打磨下慢慢變換模樣,在飛舞的冰屑中看著作品一點點成型,是件無比快樂的事。

“2017年,我們在加拿大黃刀市參加國際雪雕比賽,當地白天的氣溫在零下39攝氏度。”王海峰回憶說,當時,他們每天要工作10個小時,手腳都凍僵了,挂在旁邊的國旗就是他們工作的動力。

比賽過程中,也會有意外發生。

一次參賽時,由於過度勞累,王海峰隨手把雪叉往下一叉,一下子扎在了鞋上。天氣寒冷,鋒利的雪叉扎破了她的腳趾,她卻並未在第一時間感到疼痛,直到發現鞋子被鮮血潤濕,才意識到腳被扎穿了。

“那第二天,就不能比賽了吧?”記者問。

“沒有,拄著拐去的。”說完,王海峰一陣大笑,“腳疼難受,但是閑下來更難受。”

正是因為深諳在冰雪中工作的艱辛,王海峰一直在嘗試通過科技和創新為冰雪雕塑工作者打造更高效的工具。

2019年,她帶領團隊在國內首次利用無人機航測技術完成了計算冰雪景觀雪方量工程。2021年,她又和惠州學院的專家合作,研發了新型冰雪雕塑工具手柄,這款用秸稈新型復合材料制成的工具手柄彌補了此前傳統實木手柄的缺陷,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

王海峰的這些創新均已獲得國家專利,並在行業內推廣使用。

向世界傳遞中國理念

多年來,王海峰在國際上獲得了30多個冰雪雕塑比賽獎項。在她的勞模創新工作室的榮譽架上,擺放著各種獲獎証書和獎杯。

實際上,在海外參賽的過程並非一帆風順,無緣獎項時,她也曾情緒低落。但是,她更願意在失敗后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

2013年,在加拿大舉行的一次比賽上,王海峰和隊友用一整塊雪雕出了一個巨大的蜘蛛網,網上還爬有一大一小兩隻蜘蛛。

“這個作品沒有任何支撐物,稍有不慎就可能垮塌,雕刻難度非常大。”王海峰介紹說,當時他們給這個作品取名“知(蜘)足者常樂”。結果,由於文化差異,這件被寄予厚望的作品並未獲獎。

不服輸的王海峰找到大賽評委詢問其他作品的獲獎理由,組委會給出了詳細解答。這次刨根問底的交流讓她頗受啟發。

“參加國際比賽一定要轉換思路,用外國人看得懂的方式來呈現作品。”王海峰坦言,過去自己更多關注的是技巧,現在她更多關注的是作品中蘊含的精神和靈魂。

王海峰所在的黑龍江省林業設計院有限公司隸屬於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自從2017年來此工作后,她對“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有了更深的認知。

如今,帶隊出國比賽時,她常常在作品中融入對環境保護的理解,把“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傳遞給更多人。

2022年4月,作為冰雪行業的技術人員,王海峰當選黑龍江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當在大會報告上看到,未來5年,黑龍江省要大力發展包括“冰雪經濟”在內的四大新興經濟時,她感到精神為之一振。此后,她在日漸忙碌的工作中,見証了冰雪經濟在龍江大地的蓬勃發展。

讓林業工人吃上“冰雪飯”

採訪王海峰不太容易,因為她實在太忙了。記者不得不一直追到了中國雪鄉。

她正在那裡籌備一場雪雕創意比賽。作為大賽的技術負責人,除了指導、評判比賽成果,安排賽程、統籌人員吃住,甚至包括在舞台上鋪設防滑墊這樣的工作細節,她都要一一操心。

雖然工作十分繁瑣,但她卻樂此不疲。有時,她剛忙完坐下吃口飯,就被一個電話叫去解決問題。類似的情況,也會出現在她早上剛剛洗漱完畢后。

“你知道這些參賽的雪雕選手都來自哪裡嗎?”王海峰頗為自豪地“揭秘”,“全是我們林區的工人。”

2014年起,黑龍江省所有林區停止主伐,過去上山砍木頭支援國家建設的林業工人紛紛放下油鋸,轉型、轉崗。

為了讓林業工人多學一項技能,王海峰決定開展這場雪雕創意比賽,通過以賽提技,讓更多林區工人多吃一碗冰雪技能的飯。

賽前,她組織冰雪工程與藝術、冰雪雕塑技巧等方面的專家,對來自17個林業局的50余名選手進行培訓,並對大家的參賽設計一一點評、指導。

“這次比賽讓我們的職工多學一項技能。未來既能助力黑龍江冰雪經濟發展,又能讓他們多一份收入。”中國龍江森林工業集團興隆林業局有限公司工會副主席梁齊恆在比賽現場說。

入冬以來,哈爾濱火熱的冰雪旅游讓王海峰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希望未來,我們的林區職工,夏天守護著綠水青山這片金山銀山,冬天共享冰天雪地這片金山銀山。”王海峰說,希望這兩座“金山銀山”能給廣大林區職工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