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江漢油田採服中心壓擔子、搭台子、架梯子,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

搭好“舞台”,讓高技能人才出彩

張翀

2024年05月20日14:18  來源:工人日報

江漢油田採服中心從提高榮譽地位、激勵創新創效、改善薪酬待遇等方面著力,加快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讓高技能人才在高質量發展的“舞台”上綻放光彩。

“中心對高技能人才越來越重視,在榮譽地位、硬件投入、薪酬待遇等方面有了明顯提高,我作為一名技能操作人員,從中獲益良多。”近日,江漢油田採服中心井下作業部油田技師鄭俊才說。

近年來,為了讓高技能人才既獲得榮譽、得到尊重,又獲得實惠、得到成長,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江漢油田採服中心積極壓擔子、搭台子、架梯子,加快打造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產業工人大軍,推動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進入“快車道”,讓高技能人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綻放光彩。

壓擔子,把榮譽地位提起來

4月28日,油田採服中心井下作業主任技師李鎮波參加了中心召開的月度生產會,指出自動化設備在基層一線運用中出現的問題,並提出了改進措施。

為了讓高技能人才走到“台前”,在企業發展中發揮更大作用,該中心拓展工作思路,讓高技能人才參與到企業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等各方面工作,並邀請他們參加中心月度生產會、經營分析會等重要會議,在技能操作標准優化、解決執行落實問題等方面建言獻策,更好地發揮他們來自基層、熟悉一線的優勢,為中心科學決策提供有力支撐。

“這是中心給予我們的展示自身價值的平台,也是組織高度重視的一份榮譽待遇。在推動中心發展的道路上,從幕后走到台前,作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感到任重道遠。”採服中心採油氣技術服務首席技師吳繼農表示。

搭台子,使創新效能“動”起來

創新成果有序碼放在展台上、專利証書挂滿牆壁、3D打印機“嗡嗡”地運行著……走進吳繼農創新工作室,一個個勞動成果映入眼帘。

吳繼農創新工作室是採服中心打造專家型工作室模式、推動創新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該中心加大資金、技術、人員投入,出台配套運行機制,著力升級工作室設備設施,為高技能人才提供良好的科技攻關條件。目前,該中心共有中石化創新工作室1個、省級創新工作室1個、油田級創新工作室2個、中心級創新工作室5個。近年來,這些創新工作室取得創新成果585項、科技進步獎5項、國家專利65項。

為了培育有特色的技術土壤,擴大創新成果,採服中心還成立了油田首家以吳繼農創新工作室為龍頭的“群眾性創新創效聯盟”, 建立“難題征集—分類定級—立項攻關—推廣應用”的全鏈條難題解決模式,讓研發成果的形成更加迅速、實用。

“近年來,我們還通過開展‘匠心採服’建設、‘採服工匠’評比、‘匠心杯’大賽、技能大師一線行等活動,為高技能人才搭台子,形成了‘人人創新’的生動局面。”採服中心黨群工作部主任趙峰介紹。

架梯子,讓腰包鼓起來

“中心現在比照專業技術序列職位來匹配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標准,讓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待遇的提高,獲得感滿滿,干勁更足了!”採服中心採油氣技術服務部油田技師陳杰說。

作為“陳杰技師工作室”的負責人,陳杰帶領創新團隊累計完成創新創效成果37項,在生產實際運用中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被評聘為油田技師,待遇相當於中心專家。

“我們把高技能人才作為企業發展的基石,重點選拔、重點培養、重點激勵。”該中心組織人事部副主任宋科介紹,中心每月都會根據首席技師、油田技師、主任技師、主管技師、責任技師不同職位發放技能津貼,每年初簽訂目標任務書,年底對相應專業技術職位進行考核,讓高技能人才腰包鼓起來、待遇提上來。

該中心還制定完善高技能人才考核實施細則,對高技能人才實行分層分級考核,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高技能人才管理,激勵和引導高技能人才立足崗位、履職盡責,也形成了帶動技能操作崗位職工學技術、練技能、比貢獻的濃厚氛圍。

(責編:劉瓊、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