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上海市總工會成立創新聯盟和服務隊,賦能助力城市更新

勞模工匠巧手打造“上海樣本”

裴龍翔

2024年06月11日10:26  來源:工人日報

地處上海南京西路的張園,曾被譽為“海上第一名園”,見証了上海的第一盞電燈、第一場電影,甚至第一個玩起了現代游樂園裡才有的“激流勇進”和“過山車”……20世紀初,張園被逐步改建為石庫門裡弄住宅,隨后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張園的歷史在“七十二家房客”的煙火氣中延續。隨著時間推移,一間房裡三代同堂,百年張園昔日的輝煌成了窘迫,也成為上海亟待解決的民生難題。

經過多位上海勞模工匠的精心設計打造,在保留原有風貌的基礎上,如今的張園成為集“文+商+旅”為一體的全新都市名片。

今年初,上海舉行全市城市更新推進大會。作為超大城市,上海正面臨著由增量模式向存量模式、由量的擴張到質的提升的重大轉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正是上海新時期推動城市高質量發展、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關鍵舉措。

無論是老舊工業區、商業商務區,還是風貌保護區的更新改造,上海的勞模工匠都在其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上海市總工會構建起“上海勞模工匠助企行——助力城市更新創新聯盟和服務隊”,為上海城市更新賦能、助力高質量發展。

人民城市的“上海樣本”,就來自勞模工匠的匠心巧手。

善用匠心巧手

書墨飄香的福州路是市中心著名的文化街,距外灘歷史文化風貌區和外灘金融集聚帶核心區域近在咫尺,被確定為64條永不拓寬的道路之一。一棟由維多利亞風格和英國新古典主義風格交融而成的大樓坐落於此,這裡曾是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樓,之后成為新中國成立后的上海市政府大樓。

作為上海市城市更新示范項目和外灘“第二立面”改造先行啟動項目,這裡的改建事關城市文脈延續,受到各方關注。

“我們始終堅持發揚‘我在外灘修文物’的工匠精神,有條不紊地推進各項施工。”上海市勞模創新工作室領銜人、上海建工二建子公司總工章誼介紹,“在勞模工匠的帶領下,項目部每名員工都具備‘繡花’的專注和細心。”

據介紹,此次改造將彌補“老市府大樓”未能按照初始設計圖紙圍合的百年遺憾。“新老建筑不僅要實現內部結構聯通,還要達成外部建筑美學上的和諧。”章誼表示。

匠心不僅體現在修復工程的細節之處,更體現在保留老建筑歷史價值、文脈記憶的同時賦予區域更多功能和更高價值。上海工匠、上海靜安建筑裝飾實業股份有限公司高工顧雪峰透露,在張園修繕前期,他們就在全市率先開展歷史建筑“一幢一檔”建檔工作,為園內40余幢歷史建筑建立了完整詳盡的資料庫,同時成立全市首家“歷保委大師工作室”,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方法與經驗,填補行業和領域內的空白。

在上海市總的組織和引導下,越來越多的勞模工匠投身城市更新之中。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建筑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馮蕾投身優秀歷史建筑保護修繕﹔2023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領軍先鋒”、上勘集團董事長陳麗蓉積極開展城市更新地下空間改造利用﹔上海首席技師、上海新長寧集團建筑裝飾實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堅堅守修繕一線,讓老建筑、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

破解舊改難題

遍布老城區的裡弄,被稱作上海建筑的靈魂。然而,裡弄的使用功能已遠遠落后於現代生活需求,同時房屋老化存在安全隱患,成為亟待解決的民生問題。

裡弄更新改造的最大難題,就是如何在保護歷史風貌的同時,改善居民的生活環境。

坐落於百年愚園路的岐山村是上海頗為著名的新式裡弄之一,完工於20世紀30年代,看似外表光鮮的老房子裡,居民面臨著煤衛合用、白蟻肆虐、房屋變形等問題。

面對岐山村的難題,上海工匠、上海新長寧集團建筑裝飾實業有限公司原董事長陳建福迎難而上。他說:“歷史建筑的保護性修繕,要盡可能地還原歷史,大到整幢樓外立面拉毛及清水牆翻修,小到進門樓梯的馬賽克修復。此次修繕工程,街道和施工方將整棟樓由內而外進行了全面的修繕。”

作為上海現存不多的完整石庫門建筑,虹口北外灘“春陽裡”的更新同樣引人注目。上海工匠、上海建工四建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谷志旺和同事首創了裡弄建筑內部空間重組設計技術,創新研發了現代功能植入技術。將歷史建筑修復技術和現代科技手段有機結合,一方面,利用數字化技術,將建筑外殼臨時“撐”起來﹔另一方面,將廚房和樓梯間等公共空間重新整合,提升居住功能。

“春陽裡”改造項目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3項、軟件著作權3項,發表學術論文12篇,上述科研成果經專家鑒定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成立創新聯盟

奮戰在助企行一線,投身城市更新的勞模工匠,如今有了交流借鑒和集智攻關的新平台。

今年4月,“上海勞模工匠助企行——助力城市更新創新聯盟和服務隊”正式成立。

如何更好匯聚勞模工匠集體智慧團隊合力,服務企業、服務社會、服務上海城市更新發展大局?

上海市總著手構建由相關行業勞模工匠聯動創新、攜手助企的工作機制。市總聯合市建設交通工作黨委、市住建委,邀請上海市城市更新專家委員會成員,建筑建材、土木工程等相關行業的勞模工匠50多人組建創新聯盟和服務隊。

“成立之后,將組織聯盟內勞模工匠聯合攻關,實現資源有效銜接。”上海市總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希望通過上下游、同行業勞模工匠組團創新,探索建立‘助企行’的工作新模式,更好地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

上海市職工技協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聯盟成立后,將聚焦所屬城市更新產(行)業,組織聯盟內勞模工匠服務企業、深入項目、走進現場,為城市更新領域相關的技術難題提供建議方案、為相關疑問提供技術咨詢。

(責編:劉瓊、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