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黎浩
2024年07月03日10:03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普洱林達木業有限責任公司工廠車間裡一派繁忙景象,工人們正在趕制一批供應東南亞市場的板材,不遠處挑高搭建的勞模工作室亮眼醒目,一面面展示牆張貼著全體車間工人的勞動成就和技能競賽成果。近年來,憑借當地優越的森林資源優勢和中老鐵路開通運營的便利,林達木業成功開拓老撾、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市場。
在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像林達木業這樣通過激發職工的創新精神和創造力來推動企業向新質生產力轉型的企業不在少數。在求“新”提“質”的賽道上,寧洱縣總工會以扎實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踐,助力產業工人賦能成長。一批執著專注、技藝精湛的新型勞動者,正成為推動企業創新和技術進步的重要力量,不斷引領全縣產業發展開創新格局。
為打造一支與新時代產業發展相匹配的新勞動者大軍,寧洱縣總工會多措並舉開辟各類人才成長通道,動員組織多家企業與科研院校簽訂校企協同育人協議,以委托培養、定向培養、訂單培養等方式,打通人才培養渠道﹔深入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2023年先后圍繞茶葉、咖啡等重點產業、行業,開展創業培訓347人次、職業技能提升培訓2504人次、職業技能等級認証培訓1188人次﹔以賽促學、以賽促練、以賽促用,2023年至今圍繞縣重點行業、重點產業,組織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14場,組織參加市級競賽20余場,讓更多能工巧匠“破土冒尖”,助力形成新質生產力。
此前,寧洱縣總工會在制定下發提升職工素質鼓勵職工創新創造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的基礎上,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院士工作站、專家工作站,目前寧洱縣在建省級專家站1個、市級院士工作站3個、市級專家工作站1個,建成省級職工技師工作站1個,市級“三室一站”5個,選派26名科技特派員到企業開展創新服務工作。
為激發勞動者創新熱情,寧洱縣總工會大力支持專家、勞模工匠、首席技師等開展“傳、幫、帶”。在普洱天恆水泥廠由老師傅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組成的機修工段班組裡,班組成員通過“傳、幫、帶”,在生產中各自發揮特長,通過運用小創造和小發明改進零部件,為企業生產節能降耗發揮出積極作用,被授予2023年度普洱市“工人先鋒號”。
據悉,自“產改”工作開展以來,寧洱縣產業工人在“兩代表一委員”中的比例逐年增加。2023年,推薦申報省、市五一勞動獎、工人先鋒號10余個,茶城工匠10名,產業一線佔比80%以上﹔完成職業技能提升補貼1490人次,開展“貸免扶補”扶持創業240人﹔建會企業集體協商建制率達90%以上﹔深入企業開展勞動法律監督52次﹔慰問一線職工、農民工等共計3200余人次,發放慰問物資44.8萬余元,為13名困難職工子女發放助學金7.54萬元﹔建成職工驛站9個……可感可知、可達可得的工會服務,讓全縣產業工人既有“面子”也有“裡子”,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