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華
2024年07月12日14:03 來源:工人日報
合肥市總工會對主城區工人文化宮實行“市建區管”模式,探索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項目化管理,充分利用陣地空間,滿足不同年齡段職工的需求,做到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公益。
“工人文化宮不僅顏值高,課程也很實用,以后要常來打卡!”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新站工人文化宮職工夜校攝影培訓班迎來新一批學員,第一次來聽課的胡琦玥直呼“體驗感滿滿”。
2023年11月,合肥市總工會將新建的新站工人文化宮授權委托新站高新區總工會運營管理,即“市建區管”。今年5月1日,新站工人文化宮啟用。當天,各場館人流量近兩萬人次,一樓的職工書屋人氣最旺,吸引了6000多人次拍照打卡。
據介紹,工人文化宮“市建區管”之后,合肥工會堅持“工會主導、市場運作、一體管理、持續發展”的理念,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項目化管理,服務力顯著提升。
滿足職工多元化需求
每天傍晚,位於新站工人文化宮一樓的職工書屋都十分熱鬧,許多職工帶著孩子來這裡看書、放鬆。在職工書屋的“瀑布屏”前,不少職工駐足點擊觀看。
“瀑布屏”是集電子書、有聲書與智能推薦於一體的大屏互動設備,自上而下流動各類電子書、有聲書與熱門活動,形如瀑布水帘。職工書屋設置有聲圖書館,推行無障礙無紙化閱讀,掃描二維碼就可以收聽。庫內的電子書還可以通過屏幕生成二維碼,掃一下即可帶走電子版回去閱讀。
據悉,新站工人文化宮的“引流”手段遠不止於此,被稱為“當下職工時髦夜生活”的職工夜校也為其持續“引流”。從書法朗誦到化妝表演,從聲樂古箏到攝影,夜校課程豐富多彩,有的課程甚至一座難求。火熱場面的背后,是工人文化宮緊抓年輕職工需求的結果。
新站工人文化宮採用“白加黑”服務模式,同時開展老年大學和青年夜校等業務。白天開展老年教育,晚上舉辦青年夜校,充分利用空間的同時滿足不同年齡段職工的需求。“更年輕,更走心,也更對味。”有職工在留言板上這樣評價。
探索運營新模式
2016年,合肥市總提出在主城區“東南西北中”各建一所綜合性工人文化宮,同步推動縣級總工會建設“一地一宮”的整體規劃。為管好、用好這一陣地,合肥市總實行主城區工人文化宮“市建區管”的模式。新站工人文化宮作為新建的工人文化宮,成為這一模式的首個實踐對象。
作為整體規劃的一部分,新站工人文化宮建筑採用“工”字形集約化布局,通過“共生、互動、還綠、塑形”,強調城市、建筑、景觀的高度融合。大氣磅礡的建筑造型、充滿力量的外觀設計使其格外引人注目。
在合肥市總將工人文化宮授權委托新站高新區總工會運營管理之后,區總積極探索工人文化宮運營管理新模式。本著工人文化宮姓“工”的原則,區總堅持“工會主導、市場運作、一體管理、持續發展”的理念,將具體的運營管理委托給更有經驗的專業機構——新站城運公司進行運維。
今年1月,新站城運公司組建工人文化宮運營工作專班,開始介入工人文化宮運營策劃、設計招商等工作。今年3月,工作專班通過公開招標確定了7個功能業態的合作單位。
“接手后,我們統籌推進工人文化宮各場館的功能完善、裝修改造、形象提升等工作,從啟動到完成隻用了不到兩個月。”新站城運公司負責人林志偉說。
不斷提升服務溫度
文體教育培訓,從兒童到青年再到老年均有布局﹔健身場所豐富,乒乓球館、羽毛球館、武術館、跆拳道館等場館一應俱全……嶄新的新站工人文化宮業態布局合理,動靜結合、定位清晰。
新站高新區總工會主席季紅軍介紹,新站工人文化宮各板塊功能設置按照“基層需要什麼,我們就提供什麼”的工作方向,各合作項目按照“市場化運作、社會化服務、項目化管理”要求,每月安排公益活動,做到工人文化宮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公益。
據了解,新站工人文化宮提出,對於乒乓球、羽毛球、武術、跆拳道、台球、健身等項目,市級以上勞模工匠和區級以上工匠可享受5折優惠,全市工會會員享受8折優惠,區工會會員享受7折優惠。同時,工人文化宮還配有“巡鷹出行”電瓶車充換電站,為快遞員提供便利。
為進一步提升服務溫度,新站工人文化宮將職工文體活動中心、職工教育培訓中心、職工服務中心和職工展示中心融為一體。“讓職工來到這裡就能夠獲得多方面的體驗和服務。”季紅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