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勁
2024年08月06日13:45 來源:工人日報
“那段時間,感覺生活沒有意義,是‘小草’幫助我走出黑夜……”因為就業和家庭接連遭遇挫折,甘肅蘭州的魏大姐精神突然垮了,在昏暗的房間裡,連續多天不出門、不接電話。
今年3月,“小草”找到了魏大姐,先是鼓勵她走出家門、參與社區的志願活動,恢復街坊鄰裡間的正常社交。同時,開展家庭介入,通過持續訪談和溝通,化解家庭矛盾。
“小草”的全稱叫蘭州小草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是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一家民辦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同時,“小草”也是甘肅省蘭州市總工會持續擴大“朋友圈”,聯系引導700多家社會組織,為職工群眾提供專業化、定制化服務,全力構建“工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職工綜合體的其中一員。
近年來,蘭州市總工會以政治引領為目標,以職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服務為動力,構建“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工會聯系引導,社會組織專業服務,職工群眾廣泛參與和普遍歡迎”的服務新格局,用遍布街道社區的一項項“微服務”,營造溫暖和諧的社會“大環境”,努力讓每位勞動者安心工作、舒心生活。
“各炒一盤菜、共辦一桌席”
幫助魏大姐跨越“心理藩籬”的經歷,讓“小草”的專業社工陳瑞很受觸動。“我們還邀請了心理醫生,提供專業的情緒管理,幫助她樹立生活信心。”陳瑞也由此看到了服務女職工的廣闊空間。
目前,“小草”圍繞職工的多樣需求,在工會組織的引導下,逐步拓展出10多項專業化、定制化服務項目,僅在“女職工精神園地”項目中,就圍繞女性職工特殊問題、賦能職業技能提升、發揮女職工力量、改善親子關系等方面又延伸出4個子項目。
在服務職工的過程中,“小草”也在持續壯大,不僅擁有20名專業持証社工,還發展了注冊志願者近兩千人,服務領域擴展到蘭州市城關區、七裡河區的9個街道和榆中縣、永登縣的5個鄉鎮。
“社區提供近2000平方米的共享陣地,有4家像‘小草’一樣的服務團隊在這裡全天候開展活動。”鹽場路街道穆柯寨社區黨委書記靳媛介紹說,僅今年上半年就為超過2000名職工提供了豐富多樣的服務。在穆柯寨社區,有古箏、鋼琴、書法、國畫和民歌演唱等各類培訓班,今年的暑期托管班還組織開展了雛鷹行系列主題活動,贏得廣大職工及其子女的喜愛。
蘭州市總工會聯合全市各街道、社區,開發地理位置便利的職工共享活動空間,聯系引導700多家社會組織進入這些“小站點”“小場所”,立足職工“家門口”、覆蓋“八小時內外”,創造性、差異化開展各類活動,形成服務矩陣,叫響了“穆鄰時光花園”“百合之約,國風寵愛”“青檸職工驛站”等一批“工”字號服務品牌。
四季活動不間斷,項目圍繞職工轉。蘭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蔣偉傳說:“這種職工點菜、工會買單、社會組織參與的服務模式,目的就是要‘各炒專業精品一盤菜、共辦服務職工一桌席’,構建服務職工的現代化新體系。”
黨建引領,工會覆蓋
蘭州市探索構建“工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職工綜合體的實踐,起步於2018年。
那一年,蘭州市總在對社會組織的大調研中發現,全市曾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的各類社會組織有2300多家,其中有多家社會組織的業務范圍涉及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方面﹔同時,還有許多社會組織規模較小、尚未在民政部門登記注冊,但擁有才藝專長,常年活躍在街道社區和居民小區。
那段時間,蘭州市總的工作人員登門拜訪、真誠約見,推心置腹、一家一戶交朋友。由此,安寧區朗誦協會、榆中縣弘愛公益協會、甘肅簡公益發展中心等社會組織進入工會的“朋友圈”。
隨著調研的深入,蘭州市總認識到,職工隊伍發生深刻變化,特別是新生代職工的視野更加開闊、需求更為多樣,對個性化、精准化服務的需求更加迫切。因此,在做好建會入會的基礎上,工會組織必須整合資源力量,充分運用市場化、社會化的方式,加強對社會組織的聯系引導,打通縣區、街道、社區“小三級”工會服務職工的“最后一米”。
為此,蘭州市成立了以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為組長的工會聯系引導社會組織領導小組,民政局和團委、婦聯等機構作為成員單位,建立起聯動機制﹔各縣區總工會也建立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負主責,聯絡員落實工作責任”的工作機制。同時蘭州市總工會協調各街道社區黨委統攬主抓,以“黨建引領,工會覆蓋”助推基層治理,充分利用街道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的場地資源,構建“共享職工之家”。
幾年來,蘭州市總工會通過定期評估、完善項目執行流程和定期召開交流會、項目會等方式,確保各類社會組織“工”字號服務的質量持續提升。
“暢”享服務,共建和諧
“做好00后的入職輔導,我們有一攬子新招……”最近一段時間,蘭州小草愛心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的理事長朱文娟,一直在追著城關區總工會談服務就業的項目。
“這些項目特別契合當代青年職工的特點,讓人眼前一亮。”城關區總工會工會干部楊帆說,如今越發感到社會組織是工會服務職工不可缺少的“手臂”。
基層工會聚焦職工需求“找問題”“出題目”,社會組織“服務上新”解難題,共同滿足職工的個性化需求,拓展專業化服務。
針對一些職工的職場焦慮,社會組織不僅線上線下舉辦心理健康課堂,還創新性開展心靈“按摩”,舉辦快樂瑜伽、讀書分享、攝影培訓、繪畫插花、手工DIY等活動,開設“解壓市集”,為職工解壓疏導,也聚攏了人氣。
蘭州社創社會服務中心和蘭州遇見未來心理咨詢服務中心,在進入工會“朋友圈”后,很快就利用張掖路街道山子石社區提供的共享場地,建起了服務職工的“青檸驛站”,在開展假期托管服務的基礎上,長期開設時間管理訓練營、磐石演講訓練營等,並輔以親子互動沙龍,解決職工的“帶娃焦慮”。
與此同時,“青檸驛站”又聯絡對接轄區內多家商戶和文化企業,在職工家門口建設起八小時外的精神文化共享陣地。“青檸驛站”負責人李國棟說:“現在青檸驛站越做越大,已經擴展到5個社區。”
目前,蘭州城關區總工會在引導轄區內368家社會組織建立工會的同時,重點聯系引導20余家社會組織瞄准職工需求,提供專業化服務項目。城關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桂萍表示,隨著“工會+社區+社會組織”服務職工綜合體建設的深入,“社會力量協同發展、職工群眾共建共享”的縣區工會工作新局面也在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