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2024年08月16日13:51 來源:工人日報
“以前經常因為充電問題延長工作時間,現在有了智能換電櫃,就能高效地完成工作,真的太方便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外賣員蘇日力格高興地說道。
近日,《工人日報》記者在康巴什區蒙欣廣場智能換電櫃試點看到,外賣員蘇日力格掃碼開箱,把低電量的電動車電池放進櫃子裡,插上電源,關上櫃門,就會有滿電電池倉彈開,取出一塊滿電的電池——不到兩分鐘的時間,就讓電動車回到了滿格電量。每台智能換電櫃擁有12個充電倉,可同時服務近20名外賣員。
為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幸福感和獲得感,了解他們“缺什麼、盼什麼、要什麼”,內蒙古自治區各級工會通過實地走訪、談心談話、問卷調查等方式,在深入了解的基礎上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最需要的服務、匹配最合適的資源,將精准服務送到他們心坎上。
“組織起來”
據了解,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將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先后制定印發《深入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3-2025)》等文件,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納入盟市工會年度考核項目,將集中入會慰問行動列入辦實事計劃日程中,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形成工作閉環,並制定推動內蒙古頭部平台企業工會工作實施方案。
據了解,在2023年投入5000萬元的基礎上,今年自治區總工會繼續投入3000萬元,推出各類暖心舉措,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各項基礎保障。
呼和浩特市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舉辦了專場普惠活動13場,投入325萬元,惠及職工10萬人次﹔其他盟市也相繼開展了不同形式的普惠活動。
此外,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零散靈活的特點,自治區各級工會不斷完善網上入會等功能,實時更新相關數據庫,實現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網上動態精准管理。鄂爾多斯市總工會通過“北疆工惠”工作平台,推進實名制信息數據錄入、認証工作,截至目前,實名認証359260人,認証率為91.23%。
截至目前,內蒙古建立新業態工會組織2123個,建立新業態工會聯合會97個,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21.5多萬人。
“吸引過來”
“有這樣一個地方可以隨時進來熱飯,真好!”早上8點,在包頭市九原區白音席勒街道戶外勞動者驛站完成清掃工作的環衛工人李慧萍正在使用微波爐加熱自帶的早餐。目前,九原區已建成8家這樣的驛站,分布在人口密集區域,累計服務戶外勞動者群體1萬余人次。
坐落在自治區各地的2219家工會驛站,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一個個溫暖的“小家”,實實在在的關心關愛行動和舉措讓他們更加感受到工會“大家”的溫暖。
自2023年以來,自治區各級工會慰問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共計4.6萬余人次,發放慰問款物440余萬元﹔舉辦2023年京津冀蒙工會跨區域促就業創業系列活動,為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求職者提供就業創業咨詢指導、簡歷診斷與匹配、心理與法律咨詢等實名制服務3.11萬人次﹔下撥126萬元補助資金,為內蒙古1萬名新就業形態女性勞動者等群體提供免費“兩癌”篩查服務等。
自治區總工會還研究出台加大經費支持、注重技能提升、助力求學圓夢、提供移動體檢服務、組織療休養服務、加強保險保障、提供法律服務、典型選樹名額傾斜、開展工會幫就業服務、發放入會禮包十項舉措,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去全方位的關愛、實打實的服務。
“穩固下來”
“工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心理疏導服務,還提供了職工互助保障,正在籌劃為我們提供技能培訓、交友活動、安全交規培訓等服務。”呼和浩特市34歲外賣騎手劉剛笑著說,有了組織就像有了“家”,身邊越來越多的年輕騎手也更願意沉下心來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來干。
自治區總工會創新工作機制和方式方法,發揮工會陣地暖人心、穩人心、順人心、聚人心、得人心的作用,不斷鞏固和諧勞動關系的良好局面。各級工會主動靠前服務,通過對新就業群體成長關愛與發展賦能“同頻共振”,實現了服務對象與治理力量的雙向轉換。
在持續開展的“勞動筑夢·法治相隨”公益法律服務行動中,各級工會深入1498家企業開展法律體檢活動,督促整改各類問題隱患283件。同時,各級工會還在工作中持續踐行黨建帶共建工作理念,推進職工思想政治工作進班組,通過精准、有效、多樣化的服務,吸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
自治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慧宇表示,將緊緊圍繞“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的工作思路,突出抓好建會入會、維權服務和頭部平台企業三個重點,以“群團組織辦實事”“暖邊北疆行”關愛行動、口岸工會組織建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普惠和促消費服務等為載體,激活工會觸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神經末梢”,全面提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