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把“趙樹理調解”工作法融入勞動爭議調處機制,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

山西推動縣級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全覆蓋

劉建林 李彥斌

2024年08月19日09:56  來源:工人日報

全省建設不少於400個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鼓勵經濟發達、勞動關系相對復雜、條件成熟的地區多建站﹔推廣沁水縣總工會打造“樹理公惠”品牌的經驗,將“楓橋式工作法”注入勞動爭議調處機制……近日,山西省總工會明確,力爭用3年實現縣級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全面覆蓋。

8月上旬,山西省總工會、省委社會工作部、省委政法委、省高級人民法院、省檢察院、省司法廳、省人社廳等部門負責人參加全省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建設推進活動,調研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勞動關系服務站點建設經驗,整合各方資源,提升基層和諧勞動關系服務能力。

嘉峰鎮是人民作家趙樹理的故鄉。當地總結運用趙樹理生活中化解矛盾的做法和作品中人物形象提煉、創新形成“趙樹理調解”工作法,即“上土炕說土理、用土辦法解決土事情”的群眾工作方法,成為新時代“楓橋式工作法”的生動實踐。

沁水縣總不僅在全縣鄉鎮分別建立一個基層勞動關系服務站、多個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點,還組建普法宣傳隊、勞動關系調解隊、集體協商指導隊、健康指導隊、職工維權律師隊,推動“趙樹理調解”工作法融入勞動爭議調處機制,叫響“樹理公惠”品牌。

晉城市聚合通人力資源有限公司勞務派遣工張佔宏在參加企業活動時突然因病去世。企業沒有為張佔宏繳納工傷保險,張佔宏家屬與企業未就賠償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張佔宏父親張長魚找到嘉峰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經樹理勞動關系調解隊多方努力,協調達成了130余萬元工傷撫恤金和賠償金的意見。

山西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梁敬華表示,在鄉鎮、街道建設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點,打造勞動關系治理領域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的重要陣地,就是要堅持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最大限度把勞動糾紛、風險隱患化解在基層、消滅在萌芽狀態。

據悉,山西省總以有平台、有隊伍、有制度、有保障、有標准、有成效的“六有”為建設方向,推進工會基層勞動關系公共服務站建設,要求2025年內,每個縣(市、區)建設不少於1個站﹔2026年、2027年,全省每年建設不少於150個站﹔2027年底前,每個縣(市、區)建設不少於3個站,全省完成建設不少於400個站。

按照“小、快、靈、准”服務工作方式,山西工會通過整合勞動關系協調員、集體協商指導員、勞動爭議調解員、勞動法律監督員、心理咨詢師等隊伍,構建多層次、多鏈接、多功能的勞動關系服務隊伍,打造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前台窗口”。

(責編:劉瓊、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