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迪
2024年09月10日09:17 來源:工人日報
來自職工群眾的呼聲與期待,提示各地工會除了要在工會驛站的設備設施上更新完善之外,還要在服務理念與內容和形式上問需問計於被服務者,進而實現工會服務做加法、職工權益做乘法的願景。期待各級工會不斷總結經驗,為工會驛站解鎖更多“零門檻”服務,讓工會驛站成為工會服務陣地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
“樓上有電有水,免費提供給大家”“有空調,可以免費充電,來吧”——據9月9日《工人日報》報道,超強台風“摩羯”給海南部分地區帶來嚴重災害。目前,海口部分地區還存在斷電停水的情況,給市民帶來不便。9月8日,海南省海口市工人文化宮對外發布公告:海口市工人文化宮目前已恢復正常供電及網絡,有休息、用電用網需求的市民朋友們,可前往海口市工人文化宮5樓。與此同時,海口市的工會驛站也紛紛行動起來,為戶外勞動者提供礦泉水、手機充電等,“我們組織全市正常供電的工會驛站主動服務,對奮斗在一線搶險救災的職工和志願者做好后勤保障。”
除了極端天氣下工會迅速行動,為職工群眾提供應急所需服務之外,日常生活中,聽見勞動者的呼聲、回應其訴求,正是各地工會提升服務品質的一把“金鑰匙”。日前有網友發視頻稱,山東聊城一工會驛站裝了密碼鎖,勞動者無法進入,隻能躺在驛站幾米外的地面上休息。后續媒體報道發現,這是一場誤會,是視頻發布者誤讀了工會驛站的開放時間、進入方式。該驛站目前正在升級系統,下一步讓有需要的人可直接刷身份証進入。正如網友跟帖所說,“驛站‘鎖事’一場誤會,溝通解鎖溫暖常在”。工會驛站是工會為戶外勞動者搭建的暖心服務場所,我們應當讓這件好事持續發揮應有的作用,服務更多有需要的勞動者。
戶外勞動者想進入工會驛站,這一願望契合了各地工會想方設法讓戶外勞動者“敢進來、願進來、想進來”,進而實現驛站“管起來、用起來、活起來”的初衷,可謂雙方心意相通。在此語境下,如何讓工會驛站的服務更貼合職工需求,十分重要。比如,進入驛站的操作能否再簡單些?工會驛站的服務內容如何更有針對性和吸引力?怎樣讓更多職工感知到工會就在身邊?回答好這些問題,或許就找到了讓更多勞動者願意入會、提升工會影響力的諸多可能。
近年來,各地工會有不少探索和創新,讓工會驛站這方小天地發揮出了大作用。在內容上,目前,絕大多數工會驛站實現了提供熱水、充電、日常藥品、空調等基礎服務的全覆蓋,不少驛站還將服務內容擴展到義診、理發、設立勞動關系法律講堂、愛心幫扶、心理疏導等方面,實用“禮包”越來越豐厚。在形式上,各地工會一方面穩步增加工會驛站數量、提升服務品質,另一方面還嘗試提供流動工會驛站、體檢車等,將服務送到戶外勞動者身邊。在開放時間上,各地工會正將服務半徑延伸到職工群眾的“8小時之外”,其中就包括將部分工會驛站升級為24小時智能驛站,讓勞動者即時暢享“娘家人”的溫暖。
凡此種種,都是各地工會從切實服務職工理念轉化為行動的體現。今年,全國總工會作出工作部署,對工會數智化建設、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按照工會驛站“新雙15工程”的要求,即推樹15%的工會驛站成為最美工會驛站、打造15%的工會驛站升級為24小時智能化驛站,各級工會正在提高工會驛站的服務質量與內容、增加開放時間等方面下功夫。
來自職工群眾的呼聲與期待,提示各地工會除了要在工會驛站的設備設施上更新完善之外,還要在服務理念與內容和形式上問需問計於被服務者,進而實現工會服務做加法、職工權益做乘法的願景。比如,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經常沒有時間精力照顧孩子的特點,福建泉州市總工會利用工會驛站等陣地幫助勞動者“就近托育”。浙江桐廬縣總工會基於勞動者對人身損傷賠償、工傷認定及賠付標准等法律問題的需求,在工會驛站“上架”法律服務,邀請專職律師以案釋法並提供維權指導等。
需要的時候能找到,關鍵的時候能管用——這應當是工會驛站給廣大職工群眾的直觀感覺。為此,把工會驛站這件好事辦好、辦到職工心坎上,各方還需加強溝通,減少信息差,進而實現雙向奔赴。期待各級工會不斷總結經驗,為工會驛站解鎖更多“零門檻”服務,讓工會服務“無障礙”觸達更多職工群眾,讓數量更多、功能更完善的工會驛站成為工會服務陣地建設的一張亮麗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