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
2024年09月16日10:54 來源:工人日報
2024年4月8日,對於52歲的吳翠蓉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天,她領到了湖北省武漢市2023年度“最美閱讀人”的榮譽証書,這是對她40多年來堅持閱讀的肯定。
身穿橘色工作服,戴著一頂鴨舌帽,吳翠蓉雙手拿著印有“最美閱讀人”的紅色榮譽証書,笑得格外自信。
人們常說的“詩與遠方”,對吳翠蓉這位異鄉人而言,尋常日子就是一首詩,而書就像一片堅實的故土,安放著她在這座城市裡漂泊的心,也將她帶去了在現實中去不到的“遠方”。
教材被翻到卷邊
今年是吳翠蓉從事環衛工作的第8年,此前,她當過保姆、干過家政,但讀書的習慣,卻從未變過。不管多忙,她總會抽空讀點書。午休時,她會去武漢市江漢區總工會打造的區域性職工之家“安靜書屋”裡看會兒書。
常年勞作,粗糙的手與光滑的書頁形成鮮明的對比,捏著書頁的手上,指甲裡有些長年清掃塵土累積下的黑印。
“看書是我的愛好,有時間有條件就想看看書。”吳翠蓉早已記不清是什麼時候愛上讀書的,就像吃飯、喝水一樣,讀書成了生活中一件再普通不過的事情。
由於家境貧困,吳翠蓉初一就被迫輟學。盡管現在她已經可以笑著講述那段經歷,但在言談間,仍然流露出對沒在學校讀過幾年書的遺憾。
“小時候買不起書,就向同學借。讀的第一本書還是上小學時向同學借的武俠小說。”也許是武俠小說裡快意恩仇的江湖太迷人,吳翠蓉對書開始有莫名的好感,書讀得越來越多,涉獵的類型也越來越廣泛,從連環畫、小說到詩歌、散文……輟學后,7本初一的教材被她反復翻閱,有些書角已經卷了邊。
參加工作后,盡管薪資並不豐厚,但買書對於吳翠蓉來說卻是一項必要開支。“就像有些人喜歡買衣服一樣,我喜歡買書,每次舍不得多買,但都會買上一兩本。”
有了夢想中的“書房”
“有一間自己的房子,打一整面牆的書櫃”,成了吳翠蓉一直以來的夢想。1997年,吳翠蓉和丈夫來到武漢,全部行李隻有一個大箱子,像所有漂泊的異鄉人一樣,在城市裡扎根是他們的心願。
2021年10月,新房裝修完成,吳翠蓉終於擁有了自己夢想中的“書房”。
吳翠蓉的新家並不大,豎著3列整整6層的白色大書櫃,從天花板到地面佔滿整面牆,在40平方米的房子裡格外醒目。“現在,家裡有五六百本書了。”每當看著這面書牆,吳翠蓉的目光總會停留好一會兒,盡管書格裡的好多書,她已翻閱過無數次。
在這幾百本書裡,一些是吳翠蓉多年來從各地搜羅的書,還有一些是愛心企業捐贈的。《論語》《道德經》《古文觀止》……書櫃最中心的書格裡是一整套國學經典。
“剛開始讀的時候有點難,后來讀著讀著就明朗了,有些內容就像寫出了自己的心裡話一樣。”說起大多數人看來有些難懂的《古文觀止》,吳翠蓉頗有幾分心得,一下打開了話匣子。
在吳翠蓉的影響下,女兒、兒子都喜歡閱讀。女兒大學畢業后成了一名中學教師,兒子是一名中學生,一有時間就在新華書店待上大半天。
“讀書讓我獲得力量”
“一個環衛工為什麼要看這麼多書?”“工作已經很辛苦,為什麼還要這麼累?”有的同事不理解,但在吳翠蓉看來,“讀書讓我獲得力量”。
剛從事環衛工作的時候,吳翠蓉也會覺得環衛工人就是掃地的,有點“不體面”,書讀得多了,吳翠蓉開始透過書裡的故事,重新理解自己的人生。她意識到“憑勞動吃飯不丟人”。
《平凡的世界》是吳翠蓉最喜歡的一本書,已經被翻了不知多少遍。家境貧困、中途輟學、外出打拼……書裡的時代和人物經歷讓她覺得“像是另一個世界中的自己”,書中人物積極向上的態度也影響著她。
2016年,吳翠蓉加入環衛隊伍。2017年,因為勤勞踏實,她當上了清掃班班長。如今,她已是“江漢區十佳環衛工”。
“嘴角總帶著笑,說話不緊不慢”,這是同事們對吳翠蓉的印象。讀書不僅使吳翠蓉學會明理、靜心,也給了她面對困難的勇氣,從容應對生活的挑戰。
今年3月,吳翠蓉被檢查出腦部腫瘤,做了開顱手術。住院時,因身體原因無法閱讀,她就通過背誦詩詞來打發時間。“凡事不可能萬全,活得自洽,遠比固執擰巴更容易快樂。”這種樂觀的心態,亦是她從閱讀中悟出的道理。
來武漢近30年,吳翠蓉在實現夢想的同時,也見証著這座城市的變遷。“讀了這麼多書,還沒寫過什麼。”她有些不好意思地說,“等我退休了,也想學著寫一寫,就寫身邊的故事和城市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