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十堰鄖陽區總完善服務體系,助力庫區移民職工搬得出、穩得住——

“這裡就是我的家”

高子立

2024年09月20日09:07  來源:《工人日報》

“助學金猶如一場及時雨,讓我能夠安心求學。”近日,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總工會舉行金秋助學座談會暨助學金發放儀式。現場,葉大鄉移民職工吳玲玲的女兒高麗麗感激地說。這是鄖陽區總多措並舉為庫區移民職工解決急難愁盼問題的一個事例。

今年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10周年。作為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鄖陽區共承接庫區移民3.6萬人,如何確保庫區移民搬得出、穩得住,成為鄖陽區關注的頭等大事。10年來,鄖陽區總不斷健全完善“工”字號服務體系,持續提升庫區移民職工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培訓學員成了“香餑餑”

“感謝區總和公司為我們移民職工提供的就業機會和技能培訓,讓我們在這裡站穩了腳跟。現在,這裡就是我的家。”陳鮮是湖北棉伙棉伴智能紡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職工,自2019年易地搬遷至楊溪鋪鎮青龍泉社區,一直在該公司的幫扶車間工作。

得益於鄖陽區總組織的各類技能培訓,5年來,陳鮮從一名普通的紡織工人成長為部門業務骨干。2023年5月,陳鮮被授予鄖陽區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同年12月榮獲全國“最美紡織工”稱號。

近年來,鄖陽區總爭取人社等部門支持,探索實施“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工程,舉辦了焊工、叉車、紡織、美容美發等一系列實用性強、就業率高的技能培訓班,幫助職工掌握新技能,拓寬職工就業渠道。

前不久,鄖陽區總聯合該區“一戶一產業工人”培養基地——聖莉斯歌美容健康管理中心,開展美容養生技能培訓班,組織120多名庫區移民到中心免費學習美容按摩等技能。學習結束后,職工學員成為美容美發店的“香餑餑”。

據統計,截至目前,鄖陽區已有2.7萬名庫區移民職工變身為產業工人,其中高技術人才達7200人。

暖心服務解職工難題

“孩子放學后,直接接到公司托管班學習、吃飯、鍛煉,真是解決了我們雙職工家庭的大難題。”在鄖陽區天鴻汽車運輸公司“四點半”職工子女托管班門口,前來接娃的庫區移民職工說。

據悉,鄖陽區多數庫區移民為雙職工家庭,面臨孩子放學后無人看管的困境。為此,自2020年以來,鄖陽區總採取與基層聯合建或基層單獨建的方式,在全區范圍內推進庫區移民職工子女托管班建設。

棉伙棉伴公司成立“四點半”職工子女托管班,聘請專業老師為6歲至12歲的職工子女免費提供照看和學習輔導﹔區稅務局“第二課堂”成立“流動志願者”服務隊,為10余名職工子女提供學習輔導﹔體育場社區愛心托管班招募志願者為60余名職工子女免費提供作業輔導……在鄖陽區總指導下,截至目前,全區已建設愛心托管班14家,其中省級1家、市級2家。

此外,鄖陽區總還多次深入庫區移民職工集中點開展困難職工摸底調查工作,為他們提供生活救助、子女助學幫扶、醫療救助等服務。截至目前,全區移民安置點開展生活救助和子女助學幫扶共惠及350余人次,發放救助金230余萬元,幫助100余名困難職工子女圓了大學夢。

為職工合法權益護航

“多虧區總介入,我才能要回被拖欠的工資。”庫區移民職工小王激動地說。

小王原本是鄖陽區某快遞驛站的快遞員,2023年7月,快遞驛站關停后,驛站經營者以驛站未退還押金為由拖欠小王兩個月工資。小王起訴至鄖陽區人民法院,法院將該案委派給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進行調解。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小王現場收到了被拖欠的7000元工資。這是鄖陽區總積極構建“工會+法院+人社+檢察院”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鄖陽區總堅持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放在首位,著力拓寬維權渠道,建立維權機制,延伸維權觸角。通過落實專人跟蹤辦理12351工會服務職工熱線等工作,及時發現勞動關系領域風險隱患、防范化解勞動糾紛﹔開展企業勞動用工“法治體檢”,指導企業完善各項規章制度,防范法律風險﹔支持企業開展集體協商、簽訂專項集體合同等﹔幫助企業健全完善以職工代表大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廠務公開制度,有效保障職工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

據統計,近年來,鄖陽區總先后為庫區移民職工化解勞動糾紛1923件。

(責編:閆涵、吳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