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強
2024年09月27日10:35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軌道列車底部長啥樣?在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主校區的浮雕廣場,2輛榮耀“退役”的重慶軌道2號線列車,以360度的“全貌”呈現,大家甚至可走進底部探個究竟,而它們接下來將作為跨座式單軌實訓基地的“主角”,幫助職業院校學子、產業工人提升技能水平。
重慶公共運輸職業學院作為以軌道交通為主體專業的高職學校,2020年其依托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創建了全國首個交通工匠學院,也是重慶市總工會認定的首批工匠學院。
工匠學院如何發揮優勢,培養更多的工匠人才?依托學校創建的3個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以及一批實訓基地,學校持續為交通等相關產業提供培訓、競賽、考証和學歷提升等服務。
“前方彎道,注意瞭望﹔前方到站,注意減速﹔停車對外准確……”走進城軌高鐵共享實訓基地,學生們或在實訓室模擬練習城軌車輛駕駛,或練習鐵道機車/動車組駕駛,或模擬城軌車輛檢修。
“當完成這些虛擬仿真的實訓之后,大家還可以進入到后面的實車上面進行現場實踐,可以說虛擬仿真實訓和工作現場操作實現無縫對接。”在基地裡可以看到,這裡還建設了鐵路線,放置了實車,可開展車輛連挂、驗電接地等實訓。
周宗明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帶頭人周宗明說,“這裡既可以滿足學校的實訓教學,也可滿足軌道列車司機等企業工種的技能鑒定工作。”
而在智能裝備學院實訓室,智能裝備學院分工會主席、張睿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聯絡人萬巧介紹,實訓室圍繞重慶“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發展戰略,可開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產業的重點崗位技能培訓。
該學校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學校主動融入重慶交通強國試點建設及“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發展,著力將工匠學院打造成為“勞模、勞動、工匠”三種精神的傳播基地、職工綜合素質的提升基地和產業工人技能培訓的示范基地,為助推產業工人隊伍由“工”升“匠”作出突出貢獻。
當前,學校創新推出了“訂單式”培訓、“孵化式”培訓、“上門式”培訓、“套餐式”培訓、“自助式”培訓、“交流式”培訓“六式並舉”的產業工人培養培訓模式。並建設勞模工作室聯盟平台、技能比武技術練兵平台、國際化技能人才培訓平台等“三位一體”的工匠學院特色交流平台,多舉措培養交通產業工人。
據統計,該學校已累計為交通運輸相關產業提供培訓、競賽、考証和學歷提升等服務7萬余人次。今年以來,開展企業員工培訓班67班次,共計培訓6007人次﹔開展技能等級認定2076人次。
據悉,目前重慶已建設10所重慶工匠學院、194家市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全市工匠人才培養培訓搭建平台、提供舞台。計劃5年內,培育選樹100名巴渝大工匠,示范引導各區縣總工會、各市級產業工會積極支持培養1000名左右區縣(產業)級工匠人才、10000名左右企業級工匠人才,構建大國工匠、巴渝大工匠、區縣(產業)工匠等多層級工匠人才培育體系,在全社會營造崇尚勞動、尊重工匠、學習工匠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