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從外出務工到創業成功,李紹玉讓非遺苗繡火起來

一根苗繡針,繡出致富“出山路”

李國

2024年10月11日14:07  來源:工人日報

“您的彭水苗繡作品《砥柱銘》,已被我館收藏。”10月8日,來自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的繡娘李紹玉,將中國國家博物館發來的收藏証書念了又念。她說:“作品能被國家博物館收藏,真的很開心!有一種被藝術殿堂肯定的感覺。”

從一名普通外出務工者成長為彭水苗繡市級代表性傳承人,李紹玉不僅獲得過全國優秀農民工、全國五一巾幗標兵、重慶市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還用繡花針帶領鄉親們走向共富、讓苗繡作品走向全國。

訂單式培訓帶動鄉親就業

1968年出生的李紹玉,老家普子鎮距離彭水縣城41公裡。這條路,李紹玉走了30余年。

在重慶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苗繡技藝源遠流長。從8歲起,李紹玉就跟母親一起學苗繡。她和丈夫是相親認識的,送的定情物就是一副自己繡的鞋墊。

“1993年的時候,我就想去城裡看看。”李紹玉說,由於在彭水沒有找到合適的崗位,她便前往上海的服裝廠打工,沒想到一去就是14年。直到2006年,彭水實施人才回引,李紹玉帶著她的刺繡本領,回到年少時一直想進的“城”。

早期在外務工的時候,李紹玉也經常幫老鄉介紹進廠,奈何有的老鄉不會技能。李紹玉發現,外地服裝廠比較缺技術人員,可以通過在彭水培訓后直接輸出到廠就業,這樣也更能招到學員。於是,她轉變思路,決定做“培訓+就業”的訂單式培訓。

每逢鄉鎮趕集,李紹玉就和丈夫王光榮趕場發宣傳資料,還進村入戶招收學員,輸送到上海、浙江、江蘇、廣東等地的企業上崗。幾年下來,通過李紹玉的訂單式培訓實現就業的員工達4000多人,而且這些務工者都能熟練地掌握操作、制作技術,很受用工方青睞。

為了帶動更多鄉親就業,李紹玉后又成立了榮玉苗家刺繡公司,建立非遺苗繡扶貧就業工坊3個、苗繡展示展覽體驗館1個、苗繡傳習所1個、鄉鎮居家靈活就業聯絡點2個,通過多形式、多渠道開展苗繡培訓,累計培訓苗家刺繡學員達2000余人次,帶動500多個貧困家庭居家就業。

織出鄉親們的非遺“共富夢”

隨著現代工業的快速發展,苗繡這項主要依靠純手工刺繡的民族技藝也曾受到沖擊。在李紹玉的心中,一直有個讓非遺苗繡火起來的夢想。

2018年起,李紹玉牽頭創辦苗繡工坊,主要生產香囊、胸針等實用小物件。為了更符合現代簡約審美,李紹玉摒棄了繡多繡滿的做法,隻在枕套、衣服上點綴些許圖案。此外,她還將阿依河、九黎城、鞍子苗寨等彭水山水繡成可以捧在手中的苗繡裝飾畫。這些改進做法,讓工坊制品廣受歡迎。

在工坊發展過程中,許多當地民眾加入到非遺技藝的傳承中來,並以此為機會極大改善了生活條件,村民張小容就是其中一位。經培訓后,張小容入職苗繡工藝品公司,有了扎實的技能和穩定的工作,每月有近3000元的收入,與師傅李紹玉合作的繡品還被眾多苗繡愛好者收藏。

一幅聯名的“和平精英”18余米繡品價值20余萬元,一幅寫實的烏江畫廊繡品價值100余萬元……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這些定制化作品讓苗繡價值實現了最大化。“我們現在的銷路很廣,在重慶也有自己的展館。”李紹玉說,目前收到的私人定制訂單來自北京、香港、上海、福建等多地。

李紹玉告訴記者,現在公司年產值達到700余萬元,帶動居家就業800余人,都是參加就業培訓的脫貧戶、殘疾人等人群,人均日收入能達到80元至100元。

和苗繡一起走向全國

2018年,李紹玉的一幅“鴻運當頭”苗繡走出了重慶市,被遼寧的一個買家收藏。“這是對我的肯定,也更加堅定了我發展苗繡的決心。”回憶起那時的事,李紹玉依舊熱淚盈眶。

李紹玉的繡品十分注重對彭水當地文化的挖掘。《砥柱銘》本是北宋大書法家黃庭堅晚年書風成熟之后在黔州(今重慶彭水)時所作,為其著名代表性作品。以此為題材,李紹玉和徒弟張小容用3年時間繡出了《砥柱銘》苗繡,作品用線超過1萬米。

在任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時,李紹玉帶著《砥柱銘》前往北京,讓更多人了解到苗繡文化。如今,彭水苗繡《砥柱銘》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消息在彭水人的朋友圈裡被瘋狂轉發。“自家的作品能被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看到,讓每個苗鄉人都感到自豪!”李紹玉說。

在這幅作品的刺繡過程中,令李紹玉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就是“吏干公家如己事。持身清潔,不以諛言以奉於上智”。她說,雖然沒有身在“公家”,但現在自己有能力了,就應該盡自己的社會責任。

“我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我知道,文化需要傳承,有能力的人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李紹玉說,現在她每周在青少年活動中心還有兩節苗繡課,就是希望讓更多小朋友接觸苗繡、喜歡苗繡。

彭水九黎城山腳下的吊腳樓裡,李紹玉靜坐於繡花桌前,細細摩挲著五彩細線描繪的九黎城,景在人前,繡於畫中。她動情地說:“我想用一根繡花針,繡出彭水風情,讓更多的人知道苗繡,知道苗鄉彭水。一邊做職業培訓,一邊將苗繡事業傳承下去。”

(責編:閆涵、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