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暖邊固防”:雲南工會為邊關職工精心繪制了一抹暖色

陳昌雲 趙黎浩

2024年10月29日11:18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距雲南省騰沖市031號聯防所辦公室不到20米,就是1985號中緬界碑。

“我們的主要職責是維護邊境線鐵絲網完好,巡邏,防范非法出入境,巡邏靠步行或者騎摩托車。”聯防所所長李久長不時看看窗外的濛濛秋雨說,“這裡海拔高,冬天會下雪,感謝工會送來的油汀取暖器,這玩意兒好使,既溫暖又安全。”

秋雨中,油汀悄無聲息釋放熱量,室內溫暖如春。

“類似油汀這些物品,職工‘點菜’,我們給配。”一旁的騰沖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梓說,“各地需求不一樣,根據職工的特定需求配置,這類哨卡,取暖配油汀最適用。”

保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成科介紹道,保山是中緬貿易的重要前沿,有龍陵、騰沖兩個邊境縣市和緬甸毗鄰,國境線長167.78公裡,現有國家一類口岸1個,重點通道4條,“2020年以來,各級工會投入慰問金583.15萬元,慰問強邊固防及疫情防控一線職工、邊境界務員等1.5萬余人次。”

雲南省總“暖邊固防”行動推行一周年之際,記者採訪了雲南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宏。

王宏說,“雲南省總實施‘暖邊固防’行動,既是基於雲南邊境線綿長,與三個國家毗鄰的實際,更是基於落實中國工會十八大要求和全總‘559’工作思路,服務雲南省委強邊固防大局的大背景。”

王宏說,雲南邊境線長4060公裡,有8個州(市)的25個邊境縣(市)分別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沿線有數十萬職工需要服務,2023年10月,雲南省總啟動了“暖邊固防”行動,“省總以邊境縣(市)為重點,擬用三年左右時間,集中投入資源、力量,緊緊抓住沿邊40.86萬名職工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通過4方面21個重點項目,更好地激勵廣大職工扎根邊疆、建設邊疆、守護邊疆。”

據他介紹,“四個方面”一是堅持樹典型、強引領,唱響“邊疆職工心向黨”的時代強音﹔二是堅持激動力、促發展,匯聚“咱們工人有力量”的固邊合力﹔三是堅持做實事、暖人心,提升“工會溫暖進萬家”的沿邊職工獲得感﹔四是堅持強基層、固根本,夯實“沿邊工會有作為”的奮進基礎。

他說,21個重點項目遍及全省各級工會服務邊境職工的方方面面,其中尤其突出的有12項:以深入宣講凝聚職工、以榜樣力量激勵職工、以多彩文化陶冶職工、打造競賽品牌、加強技術幫扶、提升技能素質、普惠服務有廣度、精准服務有溫度、維權服務有力度、著力建好組織、著力建強隊伍、著力建優陣地。

王宏說,“多彩文化陶冶職工方面,我們對每個邊境縣總工會專項補助10萬元資金,用於支持開展文藝匯演、體育比賽等職工文體活動,對符合條件的20個抵邊鄉鎮給予每個30萬元的補助,支持建設燈光球場。”

勞動和技能競賽,不僅是產改的重要內容,而且也是促進邊疆經濟社會發展的創新潛力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舉措。

雲南工會聚焦資源經濟、園區經濟、口岸經濟“三大經濟”發展,以及沿邊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領域,突出“邊”字特點,因地制宜、因產制宜,打造競賽品牌。

“今年以來,打造競賽品牌方面,已組織開展了沿邊鐵路建設、高速公路建設,‘興水潤滇’工程,省屬企業‘一帶一路’境外項目,重點產業園區硅光伏、新能源電池、綠色鋁企業發展等特色勞動和技能競賽,把邊檢‘精品課程’競賽、警務實戰大比武、電磁頻譜態勢分析三項技能競賽納入省級職工技能大賽,參賽職工超過10萬人次。”省總職工技協辦主任李茜說。

李茜說,工會組織猶如一個大智庫,匯集了各路能工巧匠,發揮工會聯系勞模工匠廣泛、智力資源密集的優勢,“在‘暖邊固防’方面,加強技術幫扶大有可為,針對沿邊企業技術需求和技術難題,我們採取‘揭榜’模式,組織勞模工匠到沿邊企業傳授先進經驗和前沿技術,幫助解決困難難題。”

據了解,2024年以來,已組織勞模和工匠人才205人次進企業開展技術幫扶、技能培訓、“師帶徒”等活動,幫助解決困擾企業發展的困難問題100多個,幫助2000多名職工改進提升了技術。

做實事、暖人心旨在使沿邊職工有獲得感,在沿邊職工中廣泛開展普惠性質的送溫暖活動。

“今年以來,重點慰問沿邊口岸園區企業職工、海關工作人員和鄉村教師、醫務人員等5萬多人次,”省總職工服務保障中心副主任張曉露介紹道,“其中,邊境廣播電視發射台職工是首次被納入省級慰問,這些職工,長年工作在遠離城市的高山遠郊,承擔著將廣播電視信號安全高效傳入千家萬戶重要職責。”

“此外,省總還組織7000多名服務邊境的專家人才、優秀駐村工作隊員、一線職工等參加療休養活動,組織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雲南省心理學會等單位的專家到德宏、西雙版納等地,開展義診、講座、心理健康輔導等活動,幫助量血壓、測血糖、查病情、開藥方,惠及上萬名的職工群眾。”張曉露補充道。

在刺樹埡口三級聯防所院子,可以看到不遠處就是沿陡峻的山坡迤邐分布、與中緬界碑平行的鐵絲網,目測鐵絲網的高度在4米以上。

今年45歲的楊建福是臨滄市鎮康縣南傘鎮刺樹埡口三級聯防所的聯防員。

“我從2020年初疫情爆發后就來了,一直干到現在,管段有2.1公裡長,管理著183個攝像探頭,我們負責其中的1.2公裡,主要負責維護鐵絲網,防范非法越境。”楊建福頗為健談。

楊建福和其他5位職工負責管理的這1.2公裡邊境線,是臨滄市全部96.358公裡中的一小段。

“雖然很短,也是邊境線。”採訪臨滄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楊盡暉,談及楊建福他們管理的這一小段邊境線,楊盡暉有自己特別的視角,“這1.2公裡的邊境線不出問題,那余下的95.158公裡才有意義,同理,我們臨滄的96.358公裡邊境線守好了,全省的4060公裡邊境線才穩定——在邊境管理方面,我覺得有關‘木桶短板’理論特別適用。”

“我想表達的是,近些年,國家在邊境管理方面投入很大,但物防、技防、人防三者互為補充,不可或缺,換句話說,對非法越境活動,物理阻攔防范,以及技術防范都很重要,但是,人力投入尤其重要,因為物防、技防的要害還在人。”楊盡暉說,“類似楊師傅他們這些看守邊境線的職工,再好的邊管措施都離不開他們的忠誠付出,因此,工會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服務是應該的。”

“楊師傅他們巡邏面臨的最大危險就是有‘三多’,石頭多、溶洞多、落洞多,”在聯防所現場工作的臨滄市總副主席李貴仙補充介紹說,“因為我們這一帶是喀斯特地形,加上草樹茂密,職工外出巡邏工作稍不注意,有可能掉進落水洞,也有可能遇到石頭墜落,這些,都有生命之虞。”

“因此,我們工會考慮給職工配備必要的防護裝備,如安全頭盔等。”她說。

“給邊境一線職工配備物品,我們強調‘貼心實用’。”李貴仙介紹了臨滄市總的做法,“一是分三批次安排專項資金為124個邊境聯防所職工配備洗衣機、冰箱、空調等物品,為巡邊護邊員配備戶外用品背包——包括強光手電、水壺、急救包、戶外應急工具等——為邊境縣環衛工人配備便攜式推車、手套、雨衣雨鞋等物品。為邊境縣護林職工配備巡護服裝、急救包、戶外用品背包等物品。為外事界務職工配備迷彩服、防水鞋、防水衣、急救包、戶外用品背包等物品。”

據楊盡暉介紹,臨滄市各級工會開展“暖邊固防”進萬家走訪慰問,“已投入520多萬元,對全市2400多名聯防員、口岸園區企業職工、海關工作人員、高山台站職工全覆蓋開展慰問,向2700多名邊境縣民(輔)警發放健康關愛卡,為全市100多個邊境聯防所、抵邊村配送貼心實用的慰問物資。”

臨滄市的做法是雲南省總“強邊固防”舉措中的一個組成部分。

這個方面,金勇說,省總的話語模式是“精准服務有溫度”,為了有效達成“精准服務有溫度”,省總聯合省邊防辦,在沿邊聯防所逐地開展調研,與聯防所職工面對面座談交流,綜合列出26項的需求清單,“以項目化、清單化有序推進,確保資金使用在職工最需要的地方。”

在省總的領導下,各地工會根據自身的特點,高招迭出——

“臨滄要從四個方面動手。”臨滄市總副主席張國宏介紹說,“一是2024年實現3個邊境縣工人文化宮全覆蓋﹔3個口岸、園區職工服務中心全覆蓋﹔依托清水河、南傘、永和3個國門口岸建立集法律咨詢、政策解答、矛盾調處、飲水休息為一體的外籍勞工服務站﹔10個邊境鄉鎮職工之家全覆蓋﹔每個邊境縣新建5個工會驛站﹔滄源縣金佤大酒店列入療休養基地。二是2025年實現3個邊境縣鄉鎮職工之家全覆蓋﹔每個邊境縣新建5個工會驛站﹔三是2026年每個邊境縣新建5個工會驛站。”

“保山在加強邊境地區職工服務陣地建設方面,共籌措資金189.65萬元。”保山市總副主席唐山說,“我們已在騰沖市、龍陵縣建成22個職工之家、9個職工驛站、6個職工書屋,還建成司機之家、職工小家、媽咪小屋等5個。”

紅河州有金平、綠春、河口三個縣市和越南的老街省和萊州省接壤,邊境線長達848公裡,2023年,各級工會就投入資金640.17萬元,建成了國門工會驛站、國際貨場司機之家、邊境鄉鎮職工之家示范點等職工服務陣地15個,充分利用抵邊聯防所、社區老年食堂、邊境執勤點等場所,形成工會“會站家”為一體的聯系職工群眾連心橋。

2023年11月,紅河州首個邊境聯防員工會委員會在河口縣正式成立。

“截至目前,紅河州建有抵邊鄉鎮聯防所工會53個,抵邊村級工會組織85家,服務邊境一線職工群眾和當地居民10余萬人。”州總副主席段煒介紹說,“我們圍繞綠春、金平、河口3個邊境縣邊境一線職工工作環境相對艱苦、生活設施比較緊缺的實際問題,利用抵邊聯防所、原核酸檢測點、邊境執勤點等場所不斷加強‘國門工會驛站’建設,目前,全州推廣建設‘國門工會驛站’16個,服務職工1000余人。”

普洱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顧桃特別推介江城縣,“我們這個縣,邊境線全長183公裡,是雲南25個邊境縣市中,唯一與兩個外國——越南、老撾——陸地接壤的縣。”

她說,市、縣工會在全縣41個邊境聯防所,聯合成立專職聯防員工會委員會,給了257名聯防職工一個“家”,此外,籌集資金近200萬元,新建鄉鎮職工之家3個,工會驛站4個,司機之家1個,愛心媽媽屋3個,“還與老撾豐沙裡省約烏縣,越南奠邊省勐念縣、越南萊州省勐諜縣工會開展茶藝、手沖咖啡等職工友好交流活動。”

根據顧桃介紹,普洱市另一個邊境縣瀾滄縣投入7.4萬元開展“暖邊固防”進萬家走訪慰問,對全縣148名聯防員全覆蓋開展慰問,向676名邊境縣民(輔)警發放健康關愛卡,為全縣17個邊境聯防所配送貼心實用的慰問物資。

2021年12月3日,中老昆萬鐵路全線通車運營。

“中老國際鐵路”的正式名稱叫“中老昆萬鐵路”,是一條連接雲南省昆明市與老撾萬象市的電氣化鐵路,還是第一條以中方為主投資建設、共同運營並與中國鐵路網直接連通的跨國鐵路。

在雲南省境內,這條鐵路連結了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三市一州。

在省總工會機關,記者“截住”了總是行色匆匆的省總副主席金勇,“黨組王宏書記說,是您分管暖邊固防,要請您介紹這項工作。”

“啊?”金勇一聽樂了,“嗨,哪是我分管啊?我只是分管領導之一,好幾位省總領導都分管,主要還是王宏書記在抓,不過暖邊固防4方面21個重點項目中,我分管的略多一些。”

“所以,要請您說啊。”

“好吧,我就我了解的內容給你們做些介紹。”金勇切入話題。

金勇認為,這條國際鐵路的開通,為雲南工會開展“暖邊固防”和產改,提供了一個嶄新的重要平台。

中老國際鐵路在工會“暖邊固防”工作中,如同它本身的形狀一樣,明顯是一個“線性工程”,如何結合工會工作特色來開展“暖邊固防”,是雲南省總面臨的一個新課題。

金勇說,“省產改協調領導小組因地制宜,出台了《提升產業工人素質 服務‘一帶一路’中老國際鐵路沿線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意見》從‘目標任務’、‘主要措施’、‘保障措施’三個方面,在‘主要措施’部分,我們提出了‘四個一批’,具體就是培養一批重點產業人才、打造一批產業工人培訓陣地、開展一批勞動和技能競賽、搭建一批項目交流合作平台。”

據金勇介紹,在培訓重點產業技能人才方面,雲南省將大力培訓制造業產業工人、現代物流業產業工人、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工人、文旅康養產業工人。

“依托龍頭企業、鏈主企業、高校、技工院校、公共實訓基地等,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推動構建以產引才、以才促產、產才融合發展的良性格局﹔重點培訓服務物流企業經營需要的倉管員、理貨員、揀貨員、叉車工、冷藏工、報關員等為主的一線操作人才﹔立足中老鐵路沿線景區景點、人文風情、傳統文化、非遺傳承和名特產品,重點開展導游、廚師、民族歌舞表演、民宿客棧服務、旅游咨詢、研學旅行指導、森林康養等培訓等。”

在打造產業工人培訓陣地方面,他說,“我們將依托中老鐵路沿線州(市)企業培訓中心(企業大學)、職業院校(技工院校)、工會學校等建設一批工匠學院,推動普洱學院、滇西應用技術大學等高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培養本科層次高技能人才,同時,通過‘勞模工匠助企行’‘技能大師進校園’‘專任教師進企業’等方式,建立校企人員雙向交流機制,開展訂單式培養、套餐制培訓,促進教育鏈與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精准對接,對培養產業技能人才成績突出的,給予每個不少於500萬元經費支持。”

“在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方面,省總將圍繞助力產業開發、主體培育,聚焦服務跨境農業、跨境旅游、跨境電商、跨境金融發展,依托沿線園區、口岸,以現代農業、生物醫藥、跨境旅游、數字經濟等沿線特色產業和相關企業為主體,廣泛開展多級聯動、形式多樣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推動打造集群化、低碳化、數字化、高端化產業園區,培育產業、企業發展所需的技能人才。”

金勇說,在搭建項目交流合作平台方面,省總將強化沿線4個州(市)用工需求、人才流動、薪酬水平等信息互通共享,共同簽署產業用工服務合作框架協議書,在人才培養、技能培訓、人才輸入輸出等領域進行深入合作,實現緊缺人才和區域勞動力的“精准對接”“錯位共享”和人才流動互通互融、人才開發互利互惠,支持職業院校、技工院校與國際知名企業、行業協會等組織開展深層次合作,探索“証書互認、課程開發、技能培訓、基地建設、考核評價”的國際化發展模式。

“此外,省總拓展與老撾琅勃拉邦、豐沙裡、琅南塔、烏多姆賽等北部4省工會的友好工會關系,‘隨企出海’,共建海外產業學院,促進教育科技人才的國際交流與合作,講好中國故事。”金勇披露,“比如支持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在老撾萬象建設‘魯班工坊’,支持玉溪技師學院延伸搭建老撾萬象‘魯班工坊’,支持雲南旅游職業學院依托‘中國—東盟旅游人才培訓基地’,深入培養中老邊境旅游、跨境旅游等產品設計、開發、管理、服務人才,促進文化交流及旅游合作。”

據金勇介紹,預計到2026年,省總支持中老鐵路沿線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4個州(市)建設省級工匠學院,每個沿線州(市)至少建成2所州(市)級工匠學院。聚焦服務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力實施產業工人職業技能培訓,4個州(市)共計實現不少於7萬名產業工人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証書或專項能力証書、培訓合格証書。每年組織發動不少於25萬人次職工參加勞動和技能競賽。

金勇說,“昆明、玉溪、普洱、西雙版納4個州(市)產改聯動交流合作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對外技術交流合作有序開展,要在中老鐵路沿線形成重點突出、層次分明、路徑清晰、合作共贏的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格局。”

針對新業態維權,金勇透露,省總將大力在沿邊州市培育貨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新業態行業企業的集體協商試點,強化“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勞動爭議多元化解機制運用,推動落實沿邊一線職工工資、社保等勞動經濟權益,加大勞動法律監督、法律援助等工作力度,對權益受到侵害的職工及時提供支持幫助,有力維護沿邊職工的合法權益。

要實現“沿邊工會有作為”,強基層、固根本是前提,省總深入推進沿邊產業園區建會工作,金勇說,“目前已有9個沿邊省級以上園區建立了工會組織,大力開展邊境縣基層工會‘六有’規范化建設,每年每個縣重點培育一個引領性基層工會,給予經費支持1萬元,以典型示范帶動提升沿邊工會工作水平。”

2024年10月15日。

文山邊境管理支隊麻栗坡大隊天保邊防派出所。

當日下午,所長何智帶領白志強、張森、李朝穎等三位民警驅車沿著陡峻、逼仄、彎急的山路,來到轄區八裡河村一處毗鄰雷區的庄稼地回收爆炸品。

這個派出所轄區的相當區域就是30多年前的戰區,著名的老山、八裡河東山盡收眼底,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戰爭遺留的爆炸品依舊時有發現。

“農民種地會挖到炮彈、地雷、手榴彈等危險品,你們在內地沒法想象。”何智表情平靜,如尋常嘮嗑,“目前收繳包括炮彈、地雷、引信、導火索、子彈等1200多件危險品,這些爆炸品會交有關部門集中銷毀,這1200多件是近幾個月收繳的,最近摩羯台風帶來大雨,山上泥土中的爆炸品又被雨水沖刷出來,所以顯得比較多。”

“有村民報告我們,他們的庄稼地土裡發現有未爆的炮彈和地雷。”何智說,“我們立即趕到現場予以處理,不迅速回收妥善保管,太危險了。”

在現場,隻見庄稼地裡露出了三枚大小不一、制式不等的炮彈頭,不遠處還有一枚反步兵地雷。

何智和白志強、張森身穿厚重的拆彈防爆服,匍匐在地上,小心翼翼地在泥土裡探測、處置……

就在炮彈、地雷被拆除引信,並移置到防爆桶裡時,天空突然暴雨傾盆,曠野中毫無庇身處,又因為周圍林區是雷區,不能隨意走避,何智、白志強、張森三人就隻好靠一把小傘抱團避雨。

分別從支隊和大隊前來支持工作的趙紅飛、黃兆員兩位民警也被雨淋,暴雨持續了近半小時,五人衣褲裡外濕透,那叫一個“狼狽”。

這個片段折射了邊管警察的辛勞艱苦與潛在危險。

文山州邊境(麻栗坡、馬關、富寧)三縣的438公裡邊境線略等於雲南省邊境線全長的十分之一。

雲南邊境線長4060公裡,據資料,這個數字僅次於新疆、內蒙古,在全國邊境省區中居第三,有8個州(市)的25個邊境縣(市)分別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邊境情況復雜多變。

2023年10月,雲南省總推行“暖邊固防”堅持協調聯動,形成“縱向的上下聯動”和“橫向的部門協同”兩個維度。

全省工會的“縱向的上下聯動”可以理解是暖邊固防工作的“縱軸”。

“全省工會的上下聯動,做了兩個方面的工作。”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宏說,“一方面是省總的統籌抓總,另一方面也充分發揮各級工會的主觀能動作用。”

“橫向的部門協同”可以理解為是暖邊固防工作的“橫軸”。

王宏說,從部門協同來看,省總主動與省邊防辦、省公安廳等有關部門建立協作機制,共同調研、專題研討,合力開展活動,“比如,2023年7月,我們聯合省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和愛心企業,共同開展了強邊固防一線民警暖心項目,為2萬名一線民(輔)警每人發放價值300元的暖心物資﹔今年元旦春節送溫暖活動期間,我們重點慰問了沿邊口岸園區企業職工、海關工作人員和鄉村教師、醫務人員等5萬多人次,首次將邊境廣播電視發射台職工納入省級慰問。”

從省總的視角看,“橫向的部門協同”不僅是基於整合資源的必要性,而且也被視為是傳播工會工作、宣傳工會形象的一大契機。

同樣是基於工會自身資源的有限性,省總以項目制創新,開拓服務職工新路徑。

省總職工幫扶服務中心主任莫涵雅說,2022年以來,雲南省總緊緊抓住中央財政幫扶資金項目制改革的契機,聚焦穩定職工關愛慰問類項目,組織各級工會積極申報關愛邊境一線職工、特別是邊防一線民警關愛項目,“共計成功申報中央財政職工困難幫扶項目25個,涉及資金4731萬元,其中中央財政幫扶資金2497萬元,各級工會配套1503萬元,引導帶動愛心企業投入730萬元。”

“雲南省總20年前推出職工醫療互助活動,當時提出‘黨政所需、職工所急、工會所能’,這個原則同樣適用於暖邊固防。”金勇認為,“關愛職工,或者說是幫助解決問題,必須從堅持需求出發,邊境一線有近2萬名民警、輔警在艱苦地區工作,他們到底最需要什麼?我們工會又能提供什麼?這是必須弄清楚的問題。”

據了解,雲南95.48%的邊防駐守單位,有近2萬名民(輔)警——前述的騰沖市031號聯防所所長李久長、麻栗坡天保邊防派出所所長何智以及民警趙紅飛、黃兆員、白志強、張森、李朝穎就是其中之一——長期堅守在艱苦邊遠地區,身心健康飽受職業病痛等嚴峻考驗,近年已有多名民(輔)警因心血管方面的疾病殉職,令人痛惜。

“正是針對廣大一線民輔警反映突出的‘看病難’的現實痛點,我們開展邊境州(市)民(輔)警家庭健康關愛項目,雲南工會為2.5萬名民(輔)警家庭提供7天×24小時的全天候、不間斷遠程視頻即時醫療服務。”省總職工幫扶服務中心副主任劉曉黎介紹道。

“今年,針對抵邊移民警察警務室處地偏僻看病不便的實際,”他說,“我們還將為258所抵邊警務室各配備1台自動體外除顫儀(AED),為120個偏遠地區站點按照每個5000元的標准配置文體設施,改善后勤生活條件。”

“這是一種便攜式的醫療設備,可以診斷特定的心律失常,並且給予電擊除顫,是可被非專業人員使用的、用於搶救心臟驟停的醫療設備。”劉曉黎專門解釋了何為AED,“基本上,所有發生心臟驟停需要心肺復蘇的病人都需要使用它,一個人在心跳驟停時,隻要在最佳搶救時間的‘黃金4分鐘’內,利用它對患者進行除顫和心肺復蘇,可以最有效阻止猝死。”

“下一步,”莫涵雅表示,“我們將按照全國總工會關於進一步做好關心關愛移民管理民警工作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加強與省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等部門的通力協作,合力打造雲南特色的暖邊固防工作品牌,以真誠細致的關愛服務打動人心、溫暖人心、凝聚人心,在助力強邊固防的工作大局中彰顯雲南工會力量。”

雲南的邊境線自北向南始於怒江州貢山縣,向南迤邐而行約2000公裡,到普洱市的孟連縣大致呈90度角折向東,然后向東,延伸到文山州的富寧縣為止,這是一個明顯的L形——貢山縣位於L的左上頂端,富寧縣位於L右下橫的末端,雲南(與緬甸、老撾、越南)長達4060公裡的邊境線就由這個L形國境線構成。

沿著這條由40.86萬名職工用腳丈量的L形國境線,因為海拔高、緯度低的原因,一年四季由艷麗的花卉、翠綠的草樹,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美景——這是雲南邊境自然地理形態。

而在為國戍守的40.86萬名職工眼中,還有一抹暖心暖肺、鮮艷熾熱的“工會紅”——那是雲南省總和沿線八個州市各級工會的“工會人”用心、用情、用力編織成的濃情厚義。

整1270年前的玄宗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夏秋之交,時年52歲的唐朝邊塞詩人岑參,用以下14個漢字拼合的美麗景致如此描摹戍邊將士的璀璨心理——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今日亦然。

(責編:閆涵、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