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波
2024年11月13日09:29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內蒙古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工匠學院)能源與材料工程系教師武晨華和同事赴廣東佛山職業技術學院、氫能源科技公司等合作校企,為教學做准備。今年,該學院新增加了氫能技術應用專業,新學期迎來了首批學生。武晨華是該專業負責人,他的主要任務便是與企業對接,了解供需情況,制定培養方案。
新專業的變化,是內蒙古職業院校主動優化專業設置、填補相關領域人才缺口、助力產業工人技能提升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聚焦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平台、“產改”賦能建功立業平台、勞模工匠示范引領平台,引領廣大職工在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中攻堅克難、創新創造,持續擦亮“工”字品牌、展現工會作為。
打造新質生產力發展服務平台
在內蒙古綠色算力(人工智能)工匠學院智能制造生產線實訓中心,專業老師正在教授學員操作技術。今年,該工匠學院積極規劃開展企業職工技能提升、高校畢業未就業學生專項技能提升培訓、職業院校在校生新質生產力賦能培訓等相關培訓項目。
據了解,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投入資金1230萬元,從稀土新材料、算力、新能源、生物科技等方向培育打造6家新質生產力重點產業工匠學院。依托22家內蒙古工匠學院開展新質生產力賦能培訓、高技能領軍人才示范培訓、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知識培育等,全年計劃培訓1.8萬人次,通過工匠學院平台,深化產教融合,逐步探索組建工匠學院聯盟。
自治區總工會重點指導和支持稀土、石墨烯、硅等新材料,新能源、算力、大數據、生物醫藥、智能制造等新質生產力相關重點產業,大力培育新材料工匠、新能源工匠、算力工匠、智能制造工匠,實現工匠培育選樹從過去以制造業實體經濟為主,逐步向助力新質生產力建設發展為主,讓更多的新質生產力工匠成為北疆工匠,優先推薦培育大國工匠。
自治區總工會還舉辦全區工會助力科技“突圍”工程、發展新質生產力集中推進行動。該行動以數智化建設為牽引,全鏈條服務職工創新創效活動,持續深化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工作室聯盟建設,培育打造新質生產力重點產業工匠學院,促進職工創新成果不斷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打造“產改”賦能建功立業平台
攻克技術難題41項,總結提煉特色操作法17個,獲國家發明專利7項,創造經濟效益2000多萬元……這是中國兵器北重集團深入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揮創新工作室聯盟“聯合作戰”能力交出的成績單。
傳統產業“向高而攀”、新興產業“向新而行”……在北重集團廠區裡,車間裡的每一聲轟鳴、科研機構裡的每一項成果,一個個鮮明的變化都源自職工的創新活力。
北重集團的成績單得益於近年來大力推進“產改”,以各單位生產一線的共同需求作為創新突破口,將各個職工創新工作室聚攏到統一平台協同攻關,讓廣大員工創新有平台、技能交流有場地、創新創效有成果。集團工會創新推動“工會+”競賽模式,聚焦公司新產品研發、核心零部件產品自主開發等重點工作,積極推動競賽活動向未來產業延伸拓展。
同時,自治區總工會不斷深化拓展“產改”領域,將稀土產業鏈“產改”納入內蒙古“產改”第四批試點重點內容,打造稀土產業“產改”集群試點,從原料、材料、萃取、應用等方面選擇不同的鏈上企業作為自治區“產改”試點單位,積極推動競賽活動向未來產業延伸拓展。
今年,自治區總工會發文明確10項措施支持包頭“兩個稀土基地”建設,組織了20個與新質生產力密切關聯的競賽工種,並在獎金補助、優先推薦自治區五一勞動獎、職工職業技能等級認定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打造勞模工匠示范引領平台
2023年,在第七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活動中,中國北方稀土(集團)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煉分公司張文斌團隊完成的“萬噸級輕稀土碳酸鹽連續化生產工藝研究及產業化”項目成果,成為內蒙古首個榮獲全國一等獎的職工創新成果。
張文斌從默默無聞的一線職工成長為稀土濕法冶煉工藝領域專家,以其命名的創新工作室是內蒙古建設“兩個稀土基地”的生動實踐。
近年來,自治區總工會注重發揮勞模工匠示范引領作用,加大人工智能、數字算力、風電光伏、氫能源、低空經濟、現代網絡配送等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建設力度,逐步實現重要節點全覆蓋。據了解,自治區總工會每年投入一定資金支持各級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和創新工作室聯盟立足生產崗位、產業鏈及行業發展開展創新創造。
自治區總工會始終堅持推動廣大職工積極開展跨領域技術創新活動,加強交流、優化協作。通過促進職工成才、職工創新和職工創新成果轉化,助力產業突破生產技術壁壘﹔通過跨領域交互融合創新,在實現單項技術創新突破的基礎上,實現成組技術群的協同性突破,從而構建“技術-企業-產業-經濟社會”的良性發展循環。
內蒙古自治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張慧宇表示,助力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新時代賦予工會組織的重大課題。各級工會要持續聚焦自治區高質量發展大局,向“新”而行、向“新”聚力,以提升職工素質為重點,厚植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人才支撐,以激發創新創造為載體,組織廣大職工為發展新質生產力建功立業,以數智化建設為牽引,為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強勁動力,讓更多創新成果競相涌現,奮力跑出工人階級創新創造的“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