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翀
2024年11月18日10:54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2023年7月起,湖北省武漢市總工會依托武漢工人文化宮等陣地,在全市著力打造“武工課堂”,職工“點單”、工會“配送”,免費文化盛宴讓“武工課堂”成為提高職工職業技能素質、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激發勞動熱情和創造活力的重要載體之一。
破繭成蝶 工人文化宮主陣地煥發新生
近期,由“武工課堂”引領的一股學習熱潮正在興起,從技能培訓到聲樂傳唱,從美術指導到太極養生,從京劇唱腔到盛裝上台……讓囿於“想學找不到機會、想學找不到老師、想學學費太貴”等的職工,都有機會繼續“充電賦能”。
武漢工人文化宮首先在廣大職工中公開調研,收集大家相對集中的需求。根據收集的結果,確定開課方向,再通過公開招募方式,優選匹配的老師,組成相對穩定、優秀的師資力量。確保課堂教學質量,讓每一位職工在這裡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武漢工人文化宮工作人員集思廣益,用心為四季課程取了頗具特色的名字——“春意盎然”“驚喜一夏”“情暖金秋”“福瑞盈冬”。課程覆蓋了不同年齡層次和性別,還會根據“冷熱”程度及時作出調整。今年暑假,特別推出親子公益課程班,更是“一座難求”,讓職工們盡享暑期親子共學的快樂時光。這一舉措受到市文明辦點贊,並在“武漢文明網”作推介。
“這裡搭建了一個愉悅身心、相互交流的平台,我們可以暫時拋開工作的壓力,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讓業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學員如是說。
“去年底,我們聯合市職工文體協會舉辦了迎新年匯報演出。表演者都是‘武工課堂’的學員,他們自編自導自演,盡情享受創作的快樂,酣暢淋漓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展示‘武工課堂’的教學成果,彰顯職工風採。”武漢工人文化宮管理中心負責人介紹。
特色鮮明、豐富多樣的課程內容,加上個性化、專業化的服務,讓武漢工人文化宮主陣地煥發新生。在開展公益課堂的同時,武漢工人文化宮即將迎來重要的提升改造,后續將不斷優化設施、整合資源,更好滿足職工群眾多方面“充電賦能”的需求。
全市各級工人文化宮也積極響應,紛紛結合自身特色和職工需求,推出系列獨具特色的“武工課堂”分品牌:“江岸公益課堂”“江漢夜校”“臨空港職工學堂”……“武工課堂”成為廣大職工綜合素質提升的“充電樁”和精神生活的“加油站”。
工會聚力 新質生產力“加速營”賦能職工
為提升一線工人技能水平,加快高素質產業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市總工會調動全市工會力量,構建起若干新質生產力“加速營”,集中工會資源為武漢高質量發展匯智聚力。
東西湖區總工會加大產業工人技能培訓力度,涉及能源、設備、安全等10余個工種,涵蓋15個崗位的勞動技能競賽項目。今年以來,62家企業崗位技能培訓開班200個,共7804人參加。蒙牛高科作為區內開展技能培訓試點企業,參訓職工人數254人,佔職工總數的82%,目前已有1名員工被認定為“臨空港首席技師”“培訓課堂”成為職工技能提升的加速器。
江岸區職工服務中心(江岸工人文化宮)積極拓展公益課堂服務職工新模式,實行內外雙線並行教學機制,既將職工請到活動陣地內培訓學習,又扮演“快遞員”角色,採取職工“點餐式”文化服務方式,開展公益課堂進基層活動,把“文化大餐”配送到職工身邊,努力為職工群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一站式服務。
古琴台景區重新修繕后今年開園以來,開展的傳統文化公益課,收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和熱烈好評。古琴文化源遠流長,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邃的文化內涵,被譽為“國樂之魂”。它所蘊藏的情感意境和精神內涵感染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以古琴文化為核心,以知音為橋梁,在古琴台的傳統雅樂文化氛圍裡,古琴、書法、花藝、茶道、香道陸續開課,展示匠心傳承,為提升江城職工和市民的雅學素養,增強文化自信,陶冶市民情操,作出了有益探索。
思政引領 “工”字系列職工文化品牌成特色
近年來,武漢市總工會以“大思政課”為引領,緊密圍繞“服務發展、普惠職工、夯實基礎”的工作主線,精心策劃並實施了多項創新舉措,加強職工文化建設,旨在構建獨具“工”字特色的職工文化品牌體系,“工送文化”的“武工課堂”,就是“工”字特色職工文化品牌之一。
10月23日下午,一場別開生面的武漢職工“大思政課”在長江工程職業技術學院開講,為職工和學生們獻上了一場豐富而深刻的思政“大餐”。
將思政課堂搬到職業院校和生產一線,讓思政課更加貼近職工和廣大青少年、深入人心。短視頻、情景劇、微宣講、訪談等豐富多彩的形式輪番上演,通過“體驗式”“浸入式”“互動式”的展示方式,生動講述了武漢百年工運史的英雄故事,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現場觀眾紛紛表示,這堂沉浸式思政教育課讓人深受啟發,不僅汲取了革命先輩的精神力量,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有了更深刻的感悟,激發了大家的工作熱情和奮斗精神。他們紛紛點贊這種創新的形式,讓思政課更加生動有趣、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