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深圳市574個項目亮成果、比創新

搭建職工創新創造大平台,在各領域激勵企業、職工全面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

劉友婷

2024年12月18日10:28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聚焦一線職工,全面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將競賽優勝職工納入“深圳工匠”培育計劃……12月10日,記者從深圳市總工會獲悉,2024年深圳市職工優秀創新成果競賽吸引了186家企業5000名一線職工574個項目參與。

此次競賽由深圳市總工會、深圳市科技創新局、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圳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主辦,設置“五小”創新成果、創新工作室創新成果及綜合類創新成果三個賽道。通過理論培訓、現場展示、專家評估、互動交流等形式,大賽選拔優秀成果,挖掘一批由一線職工為主力的創新項目,組織動員職工群眾聚焦前沿技術、關鍵技術、重要領域“卡脖子”技術等領域,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技術協作、發明創造。

競賽自啟動以來,吸引了186家企業5000名一線職工574個項目參與競賽。參賽項目覆蓋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制造、交通運輸、金融服務、軟件與信息服務、醫療器械等各行各業。創新成果累計創造經濟效益超357.30億元,獲得專利成果987個。據統計,參賽項目中“20+8”產業集群的創新成果達351個,佔比超過61%。經過資料評審,本次共有76家企業1300名一線職工163個項目入圍決賽。

據介紹,此次大賽以一線職工創新為線,鏈接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人才創新、質量創新,搭建職工創新創造大平台,在各領域激勵企業、職工全面開展群眾性創新活動,近一年來,參賽企業產生的職工創新成果數量達3.4萬個,參與創新活動的一線職工數量達26.74萬人,為培養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高素質產業工人大軍厚植了成長沃土。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賽聚焦推廣應用,注重人才培育實現成果價值。優勝職工有機會納入“深圳工匠”培育計劃,優秀項目還將優先推薦至省級及全國職工創新競賽活動及創新大賽,推薦申報省級專利獎、中國專利獎,鼓勵企業為優秀成果提供應用空間,讓優質項目邁向高平台。

此外,競賽聚焦創新賽道,勞模工匠引領增強示范作用。創新設置“五小”創新成果、創新工作室創新成果及綜合類創新成果三個賽道,以3000余個各級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為引領,通過理論培訓、專家評估、交流項目傳承等形式,貫通孵化、交流、展示、轉化等培育過程,全面營造創新創效良好氛圍。目前,深圳市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覆蓋40多個行業,近兩年取得創新成果超6200項。

接下來,深圳市總工會將以此次競賽為契機,不斷優化技能提升體系,完善創新激勵機制,持續激發產業工人的創新活力,聚焦生產一線實際問題,廣泛開展貫穿生產全過程的技術革新、技術創新、技術攻關和技術創造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同時,引導和支持大國工匠、高技能人才積極參與重大技術革新和科技攻關項目,推動更多創新成果轉化為產業核心競爭力。

(責編:閆涵、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