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內蒙古霍林郭勒市開通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

搭好“保障橋”讓農牧民工步入維權快車道

記者李玉波 通訊員美麗 金夢

2025年01月17日08:32  來源:工人日報

“太好了,幸虧有仲裁院的幫助,讓我維護了自己的權益。”近日,家住黑龍江的勞動者赫某拿到仲裁裁決書后感慨地說。

2024年4月,赫某從黑龍江到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霍林郭勒市務工。在某建筑工地從事外牆保溫工作期間,不慎受傷造成肋骨骨折,被認定為工傷,傷殘等級九級,但赫某與該建筑公司就工傷待遇賠償款項未能達成一致意見。

之后,赫某來到霍林郭勒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請求幫助其解決工傷待遇賠償問題。了解情況后,仲裁院當即予以立案,並聯系涉案建筑單位進行調解。因雙方爭議較大,在無法達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仲裁院當天便向赫某發送了開庭通知書、舉証通知書等材料,並詳細告知了仲裁辦案程序。該案將辦理期限從45日壓縮到30日,同時精簡了辦案流程,最終以仲裁裁決文書的形式確定了赫某的待遇數額,使赫某對追索待遇有了執行依據。近日,赫某也順利拿到了工傷賠償款。

據了解,為暢通農牧民工維權通道,2024年初,霍林郭勒市開通農牧民工勞動爭議仲裁“綠色通道”,對涉及農牧民工的案件優先受理、優先辦理、簡化辦事程序,使農牧民工維權步入便捷快車道。

針對農牧民工法律意識薄弱這一特點,霍林郭勒市建立了首問責任制,由首次接待農牧民工的仲裁員負責解答相關法律問題,並一次性告知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有關注意事項和需要補充的具體材料,同時指導當事人書寫仲裁申請書等,讓當事人少跑路。

此外,實行快立、快調、快審、快結的“綠色通道”,凡遇到農牧民工訴求追索勞動報酬的勞動爭議案件,通過農牧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庭處理,即優先立案、及時調解,在最短時間內予以結案。對於其他類型的勞動爭議案件,通過精簡程序、壓縮辦案時效等,高效便捷保障勞動者權益。

同時,在仲裁院設立法律援助工作站,選優配強服務團隊,其中選派優秀援助律師駐站,為勞動者提供免費法律咨詢、調解仲裁、代寫文書、代為參加庭審等“一站式”服務,持續加強法律援助與勞動仲裁的協同工作效率。

截至目前,霍林郭勒市仲裁院以“仲裁為民、高效服務”的工作理念化解各類勞動爭議案件99件,以調解方式化解糾紛81件,解決各項待遇283.31萬元。其中對農牧民工、工傷職工等群體通過開辟“綠色通道”的方式辦理案件33件,為該類群體及時挽回待遇145萬元。

(責編:盛月、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