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重慶渝北區總工會將陣地“向下沉”、力量“向前傾”

工會服務搬進“院子裡”

黃仕強

2025年01月20日08:09  來源:工人日報

  走進坐落於重慶機場高速路寶聖大道旁的楓橋水郡小區,草木蔥蘢,道路干淨整潔,休閑設施完善,居民三三兩兩聊天談笑……4年前,該小區還是另一番景象:環境臟亂差,物業管理缺位,業主怨聲載道,各類矛盾突出。

  “物業是連接職工生活服務的‘最后一米’,我們聯合重慶助友創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工會(簡稱助友創美工會),將陣地‘向下沉’、力量‘向前傾’、服務搬進‘院子裡’。”重慶渝北區總工會副主席徐志紅介紹道,楓橋水郡作為該區總工會將服務延伸到職工“8小時以外”的試點,成效明顯,構建起工會助力基層治理、服務美好生活的新格局。

  “黨建+工建+社建”聚合力

  “多虧小區的業主義工,幫我們夫妻調解了矛盾,讓我們和好如初。”居住在楓橋水郡小區的李女士談及不久前發生的事情時,話語中滿是感激之情。

  當天,李女士和丈夫發生矛盾,她本想找認識的物業人員訴苦,卻又怕被笑話,隻能在物業辦公室外徘徊。小區業主義工在巡查時發現了情況,了解到事情經過后,立即與李女士的丈夫溝通,並將兩人請到小區糾紛調解室進行調解。

  助友創美黨委副書記、董事長助理陳靜告訴記者,自2020年7月公司進駐小區開始服務管理以來,已成立了糾紛調解隊、文體活動隊、服務質量監督隊、愛心義工隊等4支志願者隊伍,逐漸將曾經的“問題小區”變成了生機蓬勃的活力家園。

  “在渝北區總的協助下,公司工會與多個職能部門以及社工機構等聯動,形成了‘工會+N’聯動機制。”陳靜說,他們不定期邀請勞模先進、小區標兵等深入樓宇院壩“走家串戶”,圍繞物業服務質量、維修資金使用、小區設施改造、小區文化建設等收集意見建議,並有針對性地答疑解惑、解決問題。

  同時,渝北區總積極發揮在解決勞動糾紛、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方面的作用,組織轄區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與助友創美工會聯動,來到小區業主身邊,開展志願法律服務。

  “‘院子裡’正是助友創美打造的黨建品牌。”徐志紅表示,渝北區總聯合助友創美工會將服務延伸至“院子裡”,形成“黨建+工建+社建”的工作矩陣,助力基層治理。

  工會小家接地氣有人氣

  “假期托管班就辦在家門口,把孩子送到這裡,我們上班也安心”“解決了我們上班族無人帶娃的難題”……在助友創美微信公眾號“假期托管班”專題頁面評論區,記者看到不少職工和業主的留言。

  2024年暑假,助友創美工會先后在公司總部的職工之家和楓橋水郡、麗景天成、桂馥家園、幸福九裡等10個小區的職工小家開辦了暑假托管班。

  “助力職工解決生活難題,是我們推動職工美好生活的堅實基石。”助友創美黨委書記、董事長劉小華介紹道,托管班開設了美術、手工、書法等課程,吸引800余名職工及業主子女報名參加。

  2024年2月,楓橋水郡小區業主文化活動中心正式開放,實現了業主們一直想擁有文化活動陣地的期盼。前不久,記者來到楓橋水郡小區文化活動中心,業主們正在這裡讀書看報、休閑娛樂。活動中心是一個集圖書室、助老室、助老餐廳等功能於一體的800平方米友好鄰裡空間。

  “將職工和業主的願望清單變為實事清單。”劉小華告訴記者,該公司建立了9個工會小家,依托小區物業客服中心,配備媽咪小屋、愛心課堂、共享食堂、多功能培訓室等功能性場所,做到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動,使工會小家接地氣、聚人氣、有生氣。

  傳遞“家”的理念

  2024年“七一”前夕,第八屆“助友創美杯”職工先鋒事跡演講決賽在重慶市群眾藝術館舉行。決賽現場,“助友創美護航職工家庭助學金”公益項目同步啟動,6個職工家庭的孩子獲得了3000元∼1萬元不等的助學金。

  據了解,助學金項目是助友創美“職工互幫互助資金池計劃”的一部分。2019年,該公司投入建成100萬元職工互幫互助資金池,至今已為40余名職工提供專項幫扶。

  “‘院子裡’傳遞的就是‘家’的理念。職工們把項目當家,為眾多業主打造美好家園﹔公司把職工當家人,給予了娘家般的關懷。”助友創美楓橋水郡項目經理陳星感慨地說,住在“院子裡”,幸福感流淌在職工們心裡。

  2024年6月,由渝北區總與助友創美工會聯合開設的“ZMBA培訓班”升級為助友創美培訓學校。“即便是基層的保安、保潔人員,都可以報名參加培訓。”據劉小華介紹,他們聘請了專業培訓師、篩選內部講師進行授課。同時,公司全額報銷職工參與技能認証的報考費用。目前,已培訓學員1200余人次,70多名基層職工通過培訓得到了晉升。

  2024年10月,助友創美工會榮獲“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稱號。徐志紅表示,渝北區總將持續探索工會在基層治理中的“磁吸”作用,推動工會服務向下延伸覆蓋,聯動更多行業共建開放、靈活、共享的“工會小家”,積極推動工會服務“出圈”,讓更多職工群眾看得到工會身影、聽得到工會聲音、感受得到工會作為。

(責編:盛月、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