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鄭莉 郝赫 朱欣
2025年01月23日08:31 來源:工人日報
“累計選樹各級各類工匠人才5.4萬人,建設各類工匠學院1000多家、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13萬家”“12351熱線全年受理職工群眾來電149萬通,職工滿意度達98.8%”“深化‘工會幫就業’行動,提供就業幫扶服務達1600萬人次”……記者從1月21日至22日在京召開的全總十八屆三次執委會議上獲悉,2024年,全國工會圍繞黨的中心任務,全面落實中國工會十八大要求和“559”工作部署,各項工作取得新進展、實現新突破。
一年來,全總和各級工會實施了職工群眾思想政治引領建設工程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工程、職工群眾建功立業創新創造建設工程,創設“中國工人大思政課”,廣泛開展“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傳教育,組織開展“萬名勞模工匠宣講黨的創新理論”“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等活動,覆蓋職工超1.5億人。特別是學習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組織開展了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首屆全國“紅旗杯”班組長大賽和127項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參與職工超6000萬人﹔積極組織開展“四技五小兩比”群眾性創新創造活動,提出優質合理化建議823萬件,實現突破性技術革新60.8萬項、發明創造32.6萬項。
圍繞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全總和各級工會大力推進工會解決職工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2351+”專項行動,下撥9.55億元中央財政職工困難幫扶資金,服務職工達440萬人﹔開展安全生產綜合檢查2萬余次,發現並整改問題隱患5.3萬余條﹔做好工會對口援藏援疆工作,各級工會累計投入6.51億元援助資金。同時,大力推動工會系統職工醫療互助保障提質擴面增效,服務職工達7177萬人次﹔加強工會驛站陣地建設,建成驛站18.61萬個,年服務群眾近8億人次﹔發揮工人文化宮作用,年服務群眾達1.58億人次﹔推進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全年新增6000多家﹔農民工求學圓夢行動幫助30萬農民工提升學歷,“金秋助學”活動服務職工8.7萬人,“暖邊綠境”關愛職工專項行動服務邊境職工30萬人。
聚焦基層工會建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維權服務,全總和各級工會大力推進工會維權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三年行動、非公企業工會建設三年行動和“小三級”工會建設三年行動,推動12 家頭部平台企業在總部及省級分支機構建會基本全覆蓋,建立市、縣級新業態工會聯合會1.2萬家,新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413.6萬人,並推動頭部平台企業建立健全協商機制,覆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1780萬人。啟動“工會體檢行”專項工作,為超過50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移動體檢服務﹔啟動工會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送“愛心餐”專項行動,累計服務260萬人次﹔深化“快遞員溫暖服務季”活動,惠及快遞員220萬人次﹔建設各類“司機之家”1萬家,“暖途”專項行動服務500萬人次。
致力於推進工會工作法治化,有效維護職工權益,開展了涉工法律規定執行監督專項行動,全面推行工會“一函兩書”,2024年全年工會系統處置調解案件80.8萬件,“工會服務職工法務雲”累計服務職工群眾77.1萬人次。此外,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新簽訂企業集體合同34萬份、行業集體合同4萬份,覆蓋企業105萬家、職工1億人。
與此同時,持續深化工會建設和改革,實施典型標杆選樹培育和示范推廣建設工程、工會數智化建設工程,創建直接服務億萬職工群眾的“職工之家”APP,發布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持續提升工會工作總能力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