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鐸思 馬安妮
2025年02月07日09:16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認定新疆魔味鴨營銷人、禾木騎士等5個自治區級勞務品牌。目前,全疆147個勞務品牌帶動就業29.7萬人。勞務品牌為推動產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帶來有力支撐。
“工資從2600多元提高到4000多元,孩子上學不用愁了,家裡還買了新車。”聊起這兩年的變化,作為勞務品牌創建的直接參與者,新疆巾幗眾心人力資源服務有限責任公司員工王玉忠感慨道,“公司申報的‘巾幗老班長保安’被認定為自治區勞務品牌后,工作更有盼頭了!”
勞務品牌一頭連著就業市場,一頭連著民生福祉,各級勞務品牌的建設為推動產業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帶來有力支撐。2024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新認定新疆魔味鴨營銷人、禾木騎士等5個自治區級勞務品牌。目前,全疆共有147個勞務品牌,帶動就業29.7萬人。從鄉村到城市,各地務工者瞄准勞務品牌的“金招牌”尋求致富渠道,圓技能成長、就業增收夢。
技能提升帶動穩就業
來自新疆伽師縣克孜勒蘇鄉其蘭巴格村的外力·伊改木,起初在老家一邊種地一邊跟著村裡的“大工”學土建技能。“剛開始就是小工,攪拌灰料、抹灰、打下手,沒想到還能在喀什有份穩定的工作。”2020年,憑借基礎的土建入門技能和勤勞肯干的品質,外力成為喀什建工集團的一名勞務工,不僅有了一份穩定的工作,還憑借自己的努力在喀什安家落戶。
許多原本在老家利用空閑時間打零工的鄉親們看到外力的成功后,也慢慢找上門來,大家一起外出增收致富。“再干兩年,我要在喀什市再買一套房子。”談起對未來生活的向往,外力·伊改木自信地說道。
喀什建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工會主席熱依汗古麗·蘇坦,見証了外力的成長。據她介紹,以前,企業從喀什地區各縣市招聘的農民工,要通過一對一、一帶二等技能幫扶,才能掌握生產技能,成為一名產業工人。最近兩年,企業招來的工人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這兩年從伽師縣招聘的工人,來了就能干活,讓企業很放心,去年就擴招到了100人。”熱依汗古麗·蘇坦說。如今,該企業已安置伽師縣農民工3800多人。
“來了就能干活”的變化背后,藏著一塊勞務品牌金字招牌。近年來,新疆圍繞制造業、建筑業、快遞物流業等就業領域,打造了伽師建筑工匠、解憂公主薰衣草新花農等勞務品牌。
自成立伽師建筑工匠勞務品牌后,伽師縣充分發揮品牌作用,以建筑企業和項目工地為載體,以建筑工匠技能培訓和實訓基地建設為基礎,搭建技能培訓和就業平台,累計培訓建筑企業負責人585人,產業工人2.1萬人,有效促進了工人技能素質的提高。
地域特色帶動新就業
今年的第一場雪還未下時,馬國龍就早早拿出雪具擦了又擦、練了又練,為新一年的滑雪教學做准備。
“我從大學的時候就很喜歡滑雪,一直夢想當一名滑雪教練,現在終於如願以償了。”在新疆阿勒泰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教授滑雪的教練馬國龍笑著說,“這幾年我帶了3000多名學員,收入也很可觀,我想繼續提升技能加油干。”
隨著阿勒泰旅游的火熱,這座城市的“粉雪”知名度越來越高。阿勒泰市抓住機遇進行產業布局,積極培育創建了與滑雪教練相關的勞務品牌,促進產業發展和就業服務有機融合。
2022年底,阿勒泰雪都滑雪教練(指導員)勞務品牌入選自治區勞務品牌,其所在的新疆阿勒泰山冰雪旅游有限責任公司借助品牌優勢,與烏魯木齊某培訓機構合作辦理培訓班。目前,公司已擁有滑雪教練員300名,其中本地教練40名。每位滑雪教練月收入為2萬至3萬元不等,實現了增收致富。
“去年一年收入大概在70萬到80萬元,特別是6月中旬到8月,房間幾乎爆滿。”2023年7月,在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余紅莉和丈夫袁曉立開了一間名為“染染·花宿”的民宿。夫妻倆經培訓后,成為專業的特克斯民宿管家。
依托旅游資源,特克斯縣大力發展民宿產業,目前已有1000多家民宿,其中符合國家級標准的有600余家。基於此,該縣重點打造特克斯民宿管家勞務品牌,通過訂單式培養、專業化訓練,開設民宿管家培訓班,不斷培養專業民宿管家。
“去年組織員工參加了培訓班,刷新了我們對民宿管家崗位的理解。從服務理念到服務標准,再到如何與顧客溝通,收獲很大,這些知識能幫助我們給顧客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余紅莉說。
文化傳承帶動再就業
“以前這些樂器都是村裡的散戶在制作,收入不穩定,很多人都沒有堅持下去,轉行去找別的工作了。”新疆新和縣依其艾日克鎮加依村嘉音樂器農民合作社負責人薩拉伊丁·阿卜杜拉指著地上的樂器說道。
順著薩拉伊丁·阿卜杜拉指的方向望去,一些樂器師傅正在進行挖孔、打磨、拋光等工作,有人則忙著打包、貼標、裝箱發貨,還有一部分師傅正對著鏡頭彈奏新做好的都塔爾。
依托加依村300多年的樂器制作技藝優勢,為村民拓展就地增收致富之路,新和縣創建了加依嘉音手工樂器制作人勞務品牌。2022年,該勞務品牌被評為自治區級勞務品牌,2023年又入選全國脫貧地區特色勞務品牌。
隨著樂器制作產業的發展,該村借助品牌優勢,通過傳統“師帶徒”技藝傳承方式,將家庭作坊打造成樂器制作交流平台,對無制作技術和經驗的員工採取以崗帶訓的培訓方式。同時,解決了制作工藝和標准不統一、銷售渠道單一等難題。
如今,加依村共有109戶432人從事手工樂器制作,人均月收入在3500元到5500元之間,全村樂器年銷售收入達1800萬元。“我們的手藝越來越好,制作的樂器品質也越來越高,都能賣到上海、廣州、浙江等地了,大家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錢。”薩拉伊丁·阿卜杜拉高興地說。
據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新疆還將加大勞務品牌培育建設力度,以自治區級勞務品牌建設為牽引,帶動地(州、市)和縣(市、區)大力開展勞務品牌培育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