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甘肅工會培育百余項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品牌亮點

“創新實踐榜”引基層工會競相解鎖職工“幸福密碼”

2025年02月17日14:02  來源:《工人日報》

鄉村就業車間裡,100多名返鄉女工全神貫注地踩著縫紉機,一牆之隔的托管班裡,子女們在輔導員的帶領下學美術、做游戲……

通過這種“上班帶娃兩不誤”的模式,甘肅省天水市總工會瞄准農民工返鄉就業后的新需求,指導縣區鄉鎮工會按照“規模小、投入少、建設快、便管理、效果靈”的工作思路,因地制宜陸續建成10處鄉村“車間托管班”,解決了400多名女職工的“看娃難”,增強了女職工對企業和工會組織的認同感歸屬感。

2月12日,帶著《就業車間托管班》《矛盾糾紛化解新“楓”景》《集體協商“三字經”》等精心培育的一項項品牌工作,解鎖了職工“幸福密碼”,天水市總工會干部雷雯走進甘肅省工會工作創新實踐經驗交流大會,作交流發言。

當天的工會工作創新實踐經驗交流大會,在甘肅還是首次舉辦。2024年初,全國總工會實施典型標杆的選樹培育和示范推廣建設工程,定期分領域發布全國工會重點工作創新案例。借此機遇,甘肅省總在全省工會系統部署開展實踐創新活動,在推動全國工會創新案例在甘肅迅速推廣落地、創造性轉化的同時,激發和鼓勵省內各地區、各系統、各單位工會組織結合實際,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加快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亮點。

實踐創新活動開展以來,甘肅省總高位推動,定期發布“創新實踐榜”。各級工會精心部署推進,推動工人文化宮、工會驛站、職工子女托管班、母嬰休息室等“工”字服務陣地遍地開花,促進圍繞薪酬待遇、穩崗就業、就醫就學等方面的關愛服務舉措競相涌現,工會工作的品牌效應加速形成。

蘭州市總工會緊密結合市委市政府確立的構建“3+2”現代產業體系、“6+X”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發展需要,在蘭州裝備制造技師學院等企業和職業院校建設了10家“校企+工會”產業工人培育陣地。酒泉市總工會通過建立一套工作機制、突出抓好3個重點、“上門建會”提供“N”種服務的“1+3+N”工作法,推動全市 76 個鄉鎮(街道)、501 個村(社區)全部建立工會組織,通過“兜底建”使全市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率動態保持在95%以上。山丹縣總工會以工人文化宮為“中樞”、以工會驛站、智慧書屋、司機之家等40個功能性服務陣地為“網絡”,採用“4+3+N”服務模式,建成提升職工幸福指數的“生活地圖”。

截至目前,甘肅省總共發布創新案例6期、142個,編發實踐創新活動專報106期,入選全總發布創新案例37個,百余項具有地方特色的工作品牌亮點,把工會的服務和溫暖做到職工心坎上。

(責編:皮博、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