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鐸思 馬安妮 武文欣
2025年02月19日14:29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新疆克州總工會幫扶中心主任王紅走近職工,用心用情開展幫扶工作,通過解決就業、子女助學援助、醫療救助等措施,讓困難職工暖心又安心。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以下簡稱克州)總工會幫扶中心主任王紅的臉上總是帶著暖暖的笑容,讓人覺得很親切。在介紹自己的日常工作時,她信手拈來:戶外勞動者驛站升級建設、就業培訓、困難職工幫扶……而在眾多工作中,困難職工幫扶工作最讓她感到自豪:“職工有困難第一時間能想到來找工會,就是對工會最大的肯定和信任。”
2006年,王紅被調入克州總工會從事幫扶工作,一干就是18年。她的手機通訊錄裡,大多數都是曾經幫扶過的困難職工及其子女,大約有六七百人。
“寶藏”通訊錄
近日,王紅曾經幫扶過的困難職工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再次來向她求助。之前,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面臨下崗,妻子因車禍不能工作,兩個女兒還在上學,一家四口的生活陷入困境,克州總工會幫扶中心幫他找到了工作。
這一次,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遇到了比較復雜的難題:原本2024年7月,按身份証年齡已滿60歲,他就可以退休,可個人檔案年齡卻顯示為57歲,沒有達到退休年齡,他原本的保安工作卻因身份証年齡已滿60歲而被辭退,目前沒有了工作。同時,又因沒有職工身份無法被納入困難職工幫扶檔案系統獲得幫扶。
“你不要著急,我們先找一份工作,解決職工身份,再將你納入困難職工幫扶系統,並在系統裡備注未退休的原因。”王紅一番話讓原本沮喪無助的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放下心來。
隨后,王紅翻起自己的微信通訊錄和電話通訊錄,僅僅用了20分鐘,便為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找到合適的工作。
“從干基層工作的第一天起,不管去哪家企業,我都會留下微信和電話,時不時詢問一下,發布一些企業用工信息,以備不時之需。”王紅一邊說著,一邊向記者展示她的微信朋友圈,有許多用工信息。
打造全鏈條幫扶體系
聊起工會幫扶工作,王紅總是有舉不完的例子,從這些事例中,王紅總結出一套開展幫扶工作的“秘訣”,其中一點就是困難職工檔案盒。
在克州總工會大樓內,設有阿圖什市總工會幫扶中心辦公室,靠門一側的牆邊摞滿了藍色檔案盒。“檔案盒裡都是我們幫扶的職工基本信息。”王紅介紹,每一名被幫扶的職工都由工會干部登記造冊。跟困難職工打交道多了,每家每戶的情況她都了然於心。所以,她一看到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就記起了他家的情況。臨走時,王紅交代努爾買買提·依迪熱斯:“讓你的孩子加我的微信,裡面有招聘信息,找工作方便。”
近年來,在王紅的推動下,克州總工會幫扶工作形成了“困難職工提交申請-工會入戶了解-建檔認定-‘資金幫扶+技能幫扶’-長效跟蹤-穩定脫困-不定時回訪”的全鏈條服務體系。
據統計,通過解決就業、子女助學援助、醫療救助等幫扶,克州原有的5403戶困難職工,已脫困1643人、注銷困難職工檔案3665人。
走進職工心裡
前不久,王紅去一家銀行辦理業務時,一名工作人員主動來到她面前詢問:“您是在工會工作吧?”遲疑間,對方開口道:“我是烏拉別克·胡加西,小時候,您去過我們家好多次,還幫我媽媽開了個小飯店。”
原本疑惑的王紅瞬間想起來,“真沒想到這麼多年過去了,還會被困難職工的孩子認出來。”她回憶道,那是她剛參加工會工作不久,了解到烏拉別克·胡加西的母親一人帶著兩個孩子又遭遇失業的情況后,得知她會做柯爾柯族的美食,便有了幫她創業的想法。走訪后,終於在一所學校門口找到一個小門面,並借錢幫她租下來,讓她開起小飯店,后來烏拉別克·胡加西一家的生活越來越好。
從事工會工作18年來,走近困難職工是王紅一直堅持的事情,而這份堅持,也讓她走進了職工心裡。
如今,王紅仍然堅守在幫扶一線,看著越來越多年輕工會干部從事幫扶工作,她欣慰地說:“我們做的是民心工作,要讓每一位來求助的職工都感到這裡就像‘家’一樣,我們在時刻惦記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