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仕強
2025年02月20日08:38 來源:工人日報
“目前,全縣共有40名工會社會化工作者,大部分工會社工的學歷在大學專科以上,1人取得初級社工証書,舉辦各類工會社工培訓班16期,累計培訓700余人次……”說起重慶市巫溪縣工會社會工作者隊伍建設的成果,該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丁柱功如數家珍。
近年來,巫溪縣總結合縣域實際探索精准“引才”、精心“育才”、精細“管才”的“三精一體”工作法,為工會社工提供發展舞台,確保他們引得進、干得好、留得住,打造了一支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工會社工隊伍。
下足“引才功” 織就“人才網”
“今年是我從事工會社工工作的第6個年頭。我深刻體會到,我們不僅是職工的‘服務員’,還是職工權益的‘守護者’。”巫溪縣文峰鎮總工會社工陳春霞說。
2018年,陳春霞看到巫溪縣總發布的社工招聘簡章。起初,她對工會社工這一崗位並不了解,但出於對社會工作的熱愛,決定報名參加選拔。經過鄉鎮篩選、參加公開招聘考試等環節,陳春霞最終脫穎而出。
“職工群眾對工會社工的了解不夠深入,不少人覺得工會社工工作很簡單,同時,工會社工隊伍也存在專業素養參差不齊、服務能力有待提升等問題。”丁柱功說,為此縣總印發一系列文件,提升工會社工的准入門檻,實現精准“引才”。
在“引才”方面,巫溪縣總堅持政治導向、事業導向、基層導向,秉持“重品行、重實干”理念,確保引進的工會社工既具備年輕活力,又對工會事業充滿激情。同時實行鄉鎮推薦和公開招聘相結合,執行規范化的選用程序,既確保人才的地域適應性,又能挖掘潛在的基層服務能手,編織出一張覆蓋廣泛、活力四射的“人才網絡”。
配制“壯骨方” 為社工“強體”
為充分發揮工會社工的作用,巫溪縣總建立“教、練、訓、導”綜合培育體系,精心配制“壯骨方”,全面提升工會社工的能力與素質。
一方面,巫溪縣總推動將社工人才成長納入縣委黨管人才工作范圍,作為機關黨建“一機關一品牌”實施項目,接受縣委的工作指導和督促,並組織開展各類業務培訓,為工會社工成長創造條件、搭建舞台﹔另一方面,主動關心關愛社工,收集並有效解決他們的合理訴求,鼓勵他們參與各類考試並給予獎勵。
天元鄉工會社工何傳兵對此深有感觸。2018年,初入職場的他不懂得如何有效化解職工情緒,處理職工矛盾。后來,通過參加巫溪縣總組織的“社會化工作者專題培訓”,他學會如何化解勞動關系矛盾等關鍵技能。近年來,他陸續參加了巫溪縣總舉辦的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社區治理等專業技能培訓以及全市范圍內的知識競賽、技能大賽。“這些培訓和競賽,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與技能,還讓我結識了許多優秀同行,找到自己的職業定位與前進方向。”
如今,巫溪縣的40名工會社工不僅能獨立處理各種復雜的勞動關系矛盾等,還能主動創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務質量。
雙重獎勵讓工作更有奔頭
“在考核辦法實施前,我們工作任務的界定較為模糊,職責范圍不夠清晰,工作動力也略顯不足。這個考核辦法讓我們有了更清晰的工作目標。”日前,巫溪縣寧河街道工會社工萬莉在與同行討論2024年工作成效時,為《巫溪縣工會社會化工作者管理考核辦法》點贊。
據悉,考核辦法主要關注工會社工在服務職工、企業,化解勞動糾紛以及推動建會入會等10個方面的工作成效。考核設特等獎和一二三等獎,對於獲獎的工會社工,縣總進行通報表揚並給予物質獎勵。
萬莉告訴記者,考核辦法出台后,她在工作中更加得心應手。“例如在組織工會活動方面,活動策劃、參與人數、職工反饋都是考核要點﹔在服務職工方面,對職工訴求處理的效率和滿意度考核,讓大家更加積極地傾聽職工聲音並及時給予回應。”
為讓工會社工更有奔頭、有勁頭,巫溪縣總實施了精細化的人才管理策略。一邊用好考核的“指揮棒”,引導社工提升工作效能﹔一邊通過加強培訓、建立溝通機制以及組織經驗分享活動等方式,助力工會社工技能升級。
工會社工李利軍便是這一舉措的受益者。他連續多年在考評中獲得優秀,每年都能額外獲得數千元的生活補貼。他說:“在物質、精神的雙重獎勵下,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職業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