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山東工會開展“十萬一線職工療休養”活動,讓職工“充電蓄能”

從10萬到20萬,療休養人數“翻一番”的背后

本報記者 田國壘 本報通訊員 姜良芝

2025年02月21日08:45  來源:工人日報

“作為一名貨車司機,平時忙得連軸轉,通過參加省總工會組織的療休養活動,我的身心都積蓄了能量,我要立足崗位,用更好的狀態干好本職工作。”日前,青島城運現代物流集團的貨車司機寧照科說起去年參加山東省總工會組織的一線職工療休養活動時,勁頭十足。

2024年以來,山東省總工會列支3200余萬元專項資金,扎實開展“十萬一線職工療休養”工作,全年各級工會累計組織療休養20.79萬人。“人數比預期翻了一番,職工療休養覆蓋面持續擴大。”山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卯金濤說,“2024年初我們設定的目標是直接組織療休養1萬人,帶動各級工會開展療休養10萬人。”

持續擴大一線職工療休養覆蓋面

來自俊源石油集團的5名一線產業工人,2024年赴青島參加了療休養活動。“這是我們第一次參加這樣輕鬆愉快的療休養活動。不僅在美麗海島中休養了身心,還通過與同行的溝通增加了業務知識。”他們說。

據了解,在開展“十萬一線職工療休養”工作中,山東省總聯合省工商聯、省工信廳、省國資委等單位共同組織實施,擴大對省屬國有重點企業、全省民營企業和中小企業中一線產業工人的覆蓋,讓更多一線產業工人享受到療休養福利。

“療養期間,我發現參加活動的有不少同行,這讓我們交流起來更加順暢。感謝工會的精心安排,讓我們普通勞動者有機會參加療休養。”乳山市通寶出租車公司網約車司機丁振威,2024年到長白山參加了療休養活動,他最大的感受就是療休養活動“非常接地氣”。

“以基層一線涌現出來的模范先進、工作骨干、技術骨干和長期扎根一線的優秀職工為重點……”山東各級工會堅持服務基層一線的工作導向,明確以技術工人,長期從事苦臟累險、急難險重工作崗位的職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為主要群體的療休養5大重點職工群體,充分調動市、縣兩級地方工會力量,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專題專場療休養,實現各市、縣一線職工療休養的全覆蓋。

讓療休養成為“充電”之旅

“漫步在橘子洲頭,感受著偉人筆下的豪情壯志﹔走進偉人故居,感悟先輩為了理想不懈奮斗的精神……”山東聯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細紗操作員盛春偉在參加完療休養活動后,收獲滿滿。

在療休養過程中,山東各級工會注重發揮療休養工作在提高職工思想政治覺悟、調動職工生產積極性方面的重要作用,圍繞黨的創新理論、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等開展多樣的體驗活動,切實增強療休養活動的政治屬性。

山東各級工會還通過療休並重、醫養結合的方式,個性化開展健康體檢、康復理療、心理調適等服務,幫助一線職工緩解身體不適、舒緩工作壓力。

此外,山東省總圍繞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產業富民、新技能等重大戰略和發展目標,通過現場參觀、座談交流、成果觀摩等形式,為一線職工提供學習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提升專業水平、增強綜合素質。

“療休養過程中,我們參觀了青島地鐵七號線項目施工現場,近距離感受‘大國重器’——盾構機的科技魅力,更加鼓舞我要練好內功,提升技能。”來自建筑施工一線的塔機司機孫良帥說。

數智化管理更加安全規范

建立職工需求收集機制和服務評價反饋機制,通過現場考察、暗訪、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對省級基地開展評估和復核……山東省總在提高療休養院所管理水平上持續發力,統籌省內各家療養院資源,大力推動資源整合共享、一體化運作,著力打造山東工會“幸福·感恩之旅”大療養工作品牌。

為加強對職工療休養基地的動態管理,山東省總出台管理辦法,確定省級職工療休養基地的准入標准、否決事項、考核辦法、退出機制等,有效推動各基地持續改進、優化服務。

“通過系統,我們能全流程掌握各級工會開展活動情況,實現對療休養人員的實名制管理和人員數據的精准分析。”山東省總工會保障部有關負責人介紹,省總建立療休養工作線上管理平台,將全省各級工會開展的療休養活動全部納入線上平台進行數智化管理,可以指導各基地加強交通、住宿、飲食、外出游覽等各環節的隱患排查和安全管理,確保療休養全過程安全規范。

“組織開展好一線職工療休養是服務廣大職工、提升職工生活品質的重要內容,是扎實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重要體現。”山東省總工會副主席卯金濤說,省總將繼續深入開展“十萬一線職工療休養”工作,努力讓廣大一線職工更直接地感受到黨的溫暖就在身邊,更好服務中心工作和工作大局。

(責編:盛月、張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