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代表委員履職故事】“珍惜每一次為產業工人發聲的機會”

李娜

2025年02月25日08:14  來源:工人日報

“健全四川工匠梯次培育機制,加快“1+1+N”工匠學院體系建設”“辦好‘川字號’技能大賽推動重點產業建圈強鏈”……近日,四川省總工會十五屆四次全委會在成都召開,唐成鳳作為委員參會,在聽取大會工作報告時,將關於產業工人發展的重點內容逐字圈注,“這些都是生產一線勞動者非常關心的信息”。

從手執焊槍焊花飛濺,到西裝筆挺走上為產業工人“代言”之路,四川川鍋鍋爐有限責任公司焊培中心常務副主任唐成鳳不斷在解鎖“新身份”。從業18年,她被工友們親切地稱為“電焊花木蘭”,有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成為四川省勞模工匠宣講團一員。2023年,她又當選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工作節奏也越來越快。

走進企業車間傾聽意見建議,積極參加各級人大組織的代表培訓、執法檢查、專題調研……作為人大代表,她始終聚焦產業工人成長,盡心履職。

調研過程中,唐成鳳發現很多工廠裡都面臨技術工人短缺、高技能人才年齡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在2023年首次參加全國兩會期間,她結合工作實際和調研思考,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完善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建議。

“尤其是要完善高技能人才使用機制,這是化解‘技工荒’難題非常重要的途徑。”唐成鳳告訴記者,當前各行各業都迫切需要大批技藝精湛的技能人才。她成長在生產一線,對很多實際情況感觸深刻,“實現中國制造業從制造大國到制造強國的轉變,建設高素質產業工人隊伍,打造更多大國工匠,進一步完善技能人才培養體系以及評價、激勵、保障機制是當務之急。”

在從事技能人才培養工作過程中,唐成鳳發現,雖然當前職業教育得到了越來越多關注和投入,但依然面臨不少問題,如學生參與度不高、與市場需求的不匹配等。因此,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她又帶著“加大職業教育建設、精准服務行業企業發展”的建議參會,所提出的加強行業企業參與、共建專業設置和課程體系、完善職業教育評價體系等諸多建議也得到了相應反饋。

“2024年全國兩會后,我一共完成了10場宣講,對我而言,每一次走進校園、車間和社區,不僅僅是分享傳遞,更是傾聽一線心聲的寶貴機會。”唐成鳳告訴記者,今年全國兩會她將帶著“關於完善我國民企特殊工種退休制度”的建議,“一些從事特殊工種的民營企業職工反映了他們在這方面的困惑,希望得到相關部門回應,我也對此進行了深入調研。”

唐成鳳發現,當前,民營企業職工能否適用特殊工種退休制度,國家和有關部門並沒有明確規定,“現行特殊工種退休制度距今已有46年,社會保障政策亟需結合實際得到進一步完善”。

“‘苦、臟、累、險’是企業特殊工種的鮮明特征,與其他工種相比,特殊工種作業面臨更多更大的安全威脅和職業傷害,企業能否適用特殊工種退休制度,深刻影響著企業勞動者權益。”為此,唐成鳳特別提出了針對性建議。

“最初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履職,心裡特別緊張,聽得多、說得少,也不敢發言。現在我特別珍惜每一次為產業工人發聲的機會。”唐成鳳說,作為一線產業工人代表,她將始終扎根一線、深耕一線,為助力產業工人成長鼓與呼。

新時代產業工人正勇往直前

□記者手記

技能標兵、勞模工匠、工代會代表……在過去相當長時間裡,記者曾在不同場合採訪過以不同身份出現的唐成鳳,對她在焊工職業生涯的探索歷程以及取得的成績十分熟悉。今年全國兩會前夕與這位“老朋友”的深入交流,收獲了不一樣的驚喜。

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唐成鳳對涉及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以及權益保障等方面提出的意見建議,“沾著泥土、帶著地氣兒”,有思考有見地。這與記者印象中身穿藍色工裝、手持焊槍、面對鏡頭青澀淺笑的她相比,變得更自信、更堅定、更敢於表達,實在讓人眼前一亮。

“新時代,是產業工人發展的‘黃金時代’,我們要做的就是勇往直前。”採訪中,唐成鳳的這一番話擲地有聲。當前,“產改”持續走深走實,涵養培育之下,記者真切地感受到,越來越多像唐成鳳一樣的青年技能榜樣意氣風發地走在前列,追隨他們而來的,也必將是一批又一批有理想守信念、懂技術會創新、敢擔當講奉獻的高質量技能人才。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