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發揮勞動教育作用 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

楊鑫剛 石晶

2025年03月03日09:36  來源:工人日報

●觀點

勞動教育通過價值引領、精神面貌改善和技能水平提升等功能,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助力產業工人為國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貢獻更為強大的力量。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是根據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對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進行的系統規劃。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力量,產業工人素質與能力的提升已成為國家發展的關鍵所在。勞動教育作為培養勞動者綜合素質的重要途徑,正逐漸成為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強大引擎。它通過價值引領、精神面貌改善和技能水平提升三大功能,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助力產業工人為國家工業化、現代化進程貢獻更為強大的力量。

勞動教育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意義

勞動教育在助力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方面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功能。

第一,勞動教育能夠有效改變產業工人的精神面貌。首先,幫助工人深入理解勞動的意義,培養對勞動的熱愛和敬重,從而激發工作熱情和責任感,使其工作更投入。其次,勞動教育培養團隊協作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團隊凝聚力。最后,勞動教育提升職業道德素養,引導工人遵守規范,保持誠信敬業的態度,激勵工人積極擔當,為產業發展貢獻力量。

第二,勞動教育在引領勞動價值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它使工人深刻理解勞動是創造社會財富和個人價值的根本途徑,認識到自身勞動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這種價值引領激發了工人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促使他們追求更高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同時,工人在勞動中親身體驗艱辛與收獲,更加珍惜勞動成果,尊重勞動價值,從而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念,堅定理想信念,保持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第三,勞動教育能夠提升產業工人的勞動技能。勞動教育注重工人的技能提升和能力培養,通過開展多元化的技能培訓和實踐活動,幫助工人掌握新技術、新工藝,提高技能水平,從而適應產業升級和技術更新的需求。同時,勞動教育還能夠培養工人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推動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創新和進步,為產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勞動教育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路徑

第一,創新提高產業工人專業技能。一方面,勞動教育開展過程中,可以通過利用勞模和技能大師工作室開展跨企師徒結對及常態化技能輔導,建立“技能培訓超市”雲平台,實施訂單式培訓,提升產業工人綜合素質和技能水平,增強其主力軍作用,助力重點產業發展。另一方面,勞動教育可以推動企業間聯合開展勞動競賽和技能競賽,鼓勵上下游工序和同工種工人參與,以賽促學。此外,勞動教育還促使企業建立全鏈條賦智賦能體系,打造高水平工匠人才培養平台,建設符合高質量發展需求的產業工人隊伍。

第二,積極推進工匠學院建設。將工匠學院建成職工技能提升、技術創新基地,以及工匠精神傳播和榜樣力量匯聚的平台。學院通過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完善技能鑒定體系,推動產業工人從“工”向“匠”,解決企業用工短缺、技能水平不均和轉型升級滯后等問題。同時,鼓勵工人創新,建立激勵機制,促進創新成果轉化。此外,舉辦活動和講座,弘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發工人工作熱情和創造力。

第三,改革優化勞動教育課程內容。針對產業工人的實際需求和發展方向,對勞動教育課程進行改革和優化是必要之舉。通過調整課程結構、更新課程內容、引入新的教學方法等手段,使勞動教育更加貼近實際、更加符合工人的切身利益需求。結合“中國工人大思政課”,依托相關高校或研究機構,通過積極開發干部勞動教育、職工勞動教育等課程,使勞動教育更好服務職工的職業發展,提高勞動教育實效。

第四,勞模榜樣帶動價值引領。勞模作為產業工人中的優秀代表,其先進事跡和精神是激勵工人的重要力量。企業應發揮勞模工匠的示范引領作用,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一方面,通過領導干部、專業團隊、網絡媒體和勞模工匠的多形式宣講,開展“優秀黨員進車間”“勞模工匠進班組”等活動,讓工人從勞模身上汲取力量,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念和職業態度,增強職業認同感和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企業應幫助產業工人突破職業發展瓶頸,建立管理、專家、職員三通道職業發展體系,鼓勵工人參與技術創新和研發,構建職工創新全生命周期體系,提高工作積極性,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

第五,機制保障持續發展。2023年《中國工匠調研報告》顯示,從技能養成的年限來看,成為技師所需年限佔比最高是“5~10年”(31.3%)﹔成為高級技師所需年限佔比最高是“10~15年”(24.4%)。技能養成需要足夠的時間沉澱,技能等級越高,所需要的時間也越長。因此,建立健全勞動教育機制是保障產業工人隊伍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應從四個方面入手:一是完善政策法規,拓寬訴求渠道,增強工人主體意識,為勞動教育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加大勞動教育投入,確保資源充足優質﹔三是建立激勵機制,鼓勵工人參與勞動教育和技能提升,吸收優秀工人參與企業管理,發揮主人翁作用,共享發展成果﹔四是加強監督評估,確保勞動教育質量和效果。

總之,勞動教育賦能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應將勞動教育納入產業工人培養體系,通過課程設置和實踐活動等路徑,促進工人在勞動中學習、成長。同時,加強勞動教育的宣傳推廣,提高社會對其重視程度,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提供支持和保障。

(作者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