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一線代表帶來“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好消息

【代表委員熱議“產改”】“工資條上多了一項技能津貼”

李娜 鄧崎凡

2025年03月07日08:42  來源:工人日報

“我要分享一個好消息!”今天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四川代表團分組討論結束后,談起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的內容,瓮福達州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質量管理部職工呂祖艷代表向《工人日報》記者講述了自己2024年通過技能等級提升,實現“升職加薪”的經歷。

“我們的工資條上多了一項技能津貼!”呂祖艷代表說,自己所在企業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進一步完善薪酬分配體系,更加重視以工資激勵促進技能提升,強化評價結果運用,明確崗位工資與技能等級直接挂鉤。比如,學歷和技能等級晉升均可獲得一次性獎勵,同時通過績效積分制度獲得相應加分,以“技高者多得、績優者多得”激發職工干事創業熱情。

“專升本加1分,高級技師加2分,同一崗位不同技能等級,工資差最高可達近千元”。2024年,呂祖艷代表憑借專升本學歷和高級技師職業資格的“雙証”加持,在競爭上崗中以絕對優勢從車間班組長晉升至技術管理崗。

“示范效應下,工友們的積極性創造性被充分激發,大家的獲得感更加真切!”呂祖艷代表說。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引起許多一線產業工人代表的共鳴和熱烈討論。

“技能收入的外部效應愈加顯現,技能儲備成為農民工能否實現穩就業、就好業的核心競爭力。”大元建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勞務公司副經理周培代表致力於推動農民工向高素質產業工人轉型。農民工出身、在工地上摸爬滾打了30余年的他發現,在人員流動性強的建筑領域,迫切需要對口的職業技術培訓和技能比賽來提升工人的技能水平。

“技能水平高低直接主導工資收入高低。”周培代表稱,工程建設在不同施工階段,各環節工種進場通常按照勞動量取酬,但干多干少不一樣,干好干壞更是有天壤之別。

在廣州白雲電器設備股份有限公司,一線產業工人按照技能等級分別設置50元∼1000元的崗位津貼,根據技能評價增設“質量之星、效率之星、業績之星”獎項評選,讓技高者多得、多創者多得。公司董事長胡德兆委員說:“職工多勞多得,技高者多得,企業發展也有了不竭動力。”

“從‘白米飯’升級成‘煲仔飯’,薪酬有了層級差異和更多可期待空間,大家干勁兒會更足!”2024年全國兩會期間,領勝城科技(江蘇)有限公司制程高級工程師邵永海代表與另外16位代表聯名提交了激勵企業參與“產改”積極性的建議。他所在企業推出的內部晉升機制讓職工更有獲得感,“晉升至最高級的技術工人,月工資最高可達1.5萬元,其中技能補貼佔比達60%∼65%,待遇可對應車間主管”。

除了崗位價值、能力素質得到充分考量,“抱團創新”也成為許多企業一線技術工人待遇水平提升的重要方式。

“我們車間智能裝備中心的一名青年技師,把新能源汽車開回了家!”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沖壓廠三車間黨支部書記、模具鉗工首席技師劉輝代表介紹,2024年底,江鈴集團連續第9年表彰科技創新工作者,獎勵總金額800萬元,其中每個創新團隊都有技術工人參與,每位參與的技術工人都得到了相應的獎勵。

“一線技術工人,隻要有技能、會創新,就一定能有收獲。”劉輝代表說。

2024年上半年,中國華能集團黃台電廠經營黨支部書記兼規劃發展部副主任欒俊代表所在的創新工作室,獨立研制的一種燃煤電廠激光清洗機創新成果在華能系統實現成果轉化,創新工作室成員獲得相應獎勵。“我們集團公司對完成落地轉化的成果實施激勵,單台設備個人激勵分配金額最高約1.5萬元。”欒俊代表介紹。

統籌好新技術應用和崗位轉換、加強高技能人才培養、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這些與產業工人隊伍相關的內容被來自生產一線的代表們一一標注。

“提高經濟收入,是‘產改’為一線工人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激勵。”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航天七院四川航天長征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的王林代表在生產一線耕耘了40年,對於制造業“高精尖缺”技能人才的培養十分關注,“當基層一線勞動者的‘裡子、面子、位子、票子’都得到充分重視和體現,將極大凝聚產業工人隊伍發展的向心力,建設一批高素質產業大軍自然水到渠成”。(本報北京3月6日電)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