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越 田國壘 曹玥
2025年03月10日08:12 來源:工人日報
“我和一家國企的一名特級技師聊天,他告訴我,一些職工評上高級技師后,工資漲幅並不大。”今年全國兩會上,廣東省機械技師學院技能競賽與培訓學院教師楊登輝代表和記者說起了這個現象。
2024年,楊登輝代表走進多家企業和職業院校調研。他了解到,“新八級工”制度實施后,不少企業暢通了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一些高技能人才獲評特級技師或首席技師,但部分企業並沒有將與之對應的待遇落實到位,評而不聘,讓高技能人才的獲得感打了折扣。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構建技能導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讓多勞者多得、技高者多得、創新者多得”。代表委員們表示,這一分配導向回應了技能人才的訴求。當前,國家高度重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多措並舉推動企業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待遇提升制度。然而,在實施層面,仍有一些堵點待打通。
重慶川儀調節閥有限公司特級技師劉平代表所在的企業是“新八級工”制度試點企業,受益於此,2022年7月他評上了特級技師,工資比以前多了1倍,他還享受到了年薪制和股權激勵。
但劉平代表坦言:“並不是每個人都像我這麼幸運。”他注意到,有的企業職工晉升一個技能等級,每月工資隻增長100多元。“好多企業還沒實行‘新八級工’制度,無法開展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的自主評價。”劉平代表告訴記者。
江蘇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代表今年帶來的一個建議,就是擴大“新八級工”制度覆蓋面,希望這項好政策進一步落地落實,惠及更多產業工人。
“在一些行業,企業的自主評價權隻到高級工的評定,再往上就評不了,這讓技術工人很苦惱。”李承霞代表了解到,有些行業,如一些新興行業,還沒有設計更高技能等級的題庫,“怎麼考?怎麼評?”她表示,期待政策進一步細化落實。
“不是評了高級技師就能拿到相應報酬。”陝西建工安裝集團有限公司焊工高級技師付浩代表提到,“有的單位評而不聘,不聘就意味著無法享受相應待遇。”
“國家出台了好政策,還需要細化配套措施。隻有真正把國家的好政策落實到技能人才身上,才能讓產業工人有更切實的獲得感。”來自不同行業的一線代表委員道出了共同的心聲。
與此同時,代表委員還呼吁,讓職工在工作中貢獻的創新“金點子”,也能成為職工提薪的“金鑰匙”。
自2010年入行至今,重慶海爾洗衣機有限公司噴粉班班長盧躍富委員累計參與了80余項改善創新。他在多個企業的調研過程中發現,職工的創新積極性很高,也有很多好點子,可如何把創新成果轉化為職工的“真金白銀”,也需要進行“創新性的突破”。
當前,多地在大力推廣職工技術創新專項集體合同。創新項目類別有哪些、獎勵比例多少,都能在集體合同裡明確。江蘇、浙江、山東、遼寧等地都在推行這項工作,發動企業開展能級工資集體協商,以法治化手段保障職工權益,激發職工創新創效熱情。
“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是黨和國家一項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重大決策部署,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力量。”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社會建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譚天星表示,202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關於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9個方面27條重要舉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建設一流產業技術工人隊伍”,年度計劃和預算也列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等內容。“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政治性、戰略性、系統性強,需要在全面系統貫徹落實上下大功夫。”譚天星代表說。
(本報北京3月9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