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福州工會攜手百余家社會組織,精准孵化服務項目

工會+“公益伙伴” 服務“小流匯成大愛”

李潤釗

2025年03月18日08:38  來源:工人日報

“找工作嗎?管吃管住”“看看吧,這麼多崗位‘職’等你來”……日前,在位於福建省福州市鼓樓區銅盤路的稅務工會驛站內,一場特殊的直播在驛站西北角的直播間內悄然進行。

直播間裡,一幅綠幕作背景,一張桌子、一把椅子、一台筆記本電腦和一部夾著環形補光燈的手機,幫助主播佳怡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直播間外,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下屬12家家政企業負責人依照直播順序安靜排隊候播,依次在直播鏡頭下“招工攬才”。

又到一年一度“春招季”,與往年不同的是,這場由福州市總工會、鼓樓區總工會聯合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舉行的家政供需會移至線上進行,福州工會聯合社會組織首次嘗試通過“雲招聘”方式,化解每年開春職工家庭因家政服務“斷檔”而產生的“陣痛”,也為零工群體打造“雲端上崗”的專屬服務。

“直播間裡平均每名育嬰員,就有超過10個職工家庭在‘搶人’。”直播鏡頭外,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會長林桂輝忙著按照企業資質對崗位進行分層定級,他和協會志願者們要對直播間內涌入的大量用工信息按照月嫂、鐘點工、保姆等6個崗位類別進行篩選分析,從而讓直播間外有求職意願的阿姨通過一塊小小的屏幕能實現“貨比三家”,動動手指入職“心儀的家庭”。

而出現在直播間裡的家政服務人員,他們的持証信息、技能特長及薪資明細也被志願者制作成了專屬二維碼,職工家庭掌上掃碼即可查看家政服務員的工作履歷,精准對接“心儀的阿姨”。

在這個直播間裡,福州的二孩職工媽媽林靜為自己10個月大的女兒找了一名持証上崗的育嬰師﹔家政員陳美玲則通過直播互動,找到了月薪7000元的住家保姆工作……數據顯示,這場由工會攜手社會組織開啟的“直播帶崗”觀看人次突破了2萬,直接促成了近百名家政人員與職工家庭精准對接,服務需求對接率達到了82%。

“工會與社會組織從0到1搭建起的家政服務直播IP,快速實現了從開播引流到服務落地的價值轉化。”在福州市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林如長看來,借助社會組織的力量,工會搭建起了覆蓋“人—崗—服務”三個維度的關愛職工場域,讓“職工之家”的溫暖精准直達。

記者了解到,不久前福州市總確定了新一批關愛職工“公益伙伴”(社會組織)培育對象,包括福建省同人助殘志願者服務中心、福建省質量管理協會、福州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等不同領域30家社會組織加入到了市總工會“公益伙伴”隊伍。

從免費洗車到養生課堂,從公益理發到“工益”愛心餐……在“公益伙伴”的幫助下,福州工會今年預計撬動超200萬元社會資金用於開展技能培訓、健康義診、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的職工服務項目。

來自福州市台江區義工協會的黃珠珍便是“剛剛入伍”的新人。連日來,在福州市工會聯系引導勞動領域社會組織共享基地裡,她忙著和志願者余瑋瑋復盤不久前她們與市總工會聯合發起的“發光媽媽——單親女職工關愛計劃”。

開通心理援助熱線,為單親女職工媽媽搭建成長社群﹔開辦手作技能工坊,帶動單親媽媽就業﹔開展電商運營、AI應用公益技能培訓……自己也是一名單親媽媽的黃珠珍期待以“賦能”為核心,為單親女職工媽媽提供創業機會與靈活就業崗位,幫助更多女性依靠勞動“發光”。

在黃珠珍看來,工會通過設立“公益伙伴”專項補助資金引導更多社會組織參與職工服務,通過“小流匯成大愛”,讓工會服務觸及到更多需要被溫暖的勞動者。

目前,福州市已成立覆蓋100余家社會組織的勞動領域社會組織工會聯合會,打造近1000平方米的“福州市勞動領域社會組織共享基地”和15個社會組織服務職工示范基地。近3年來,這些社會組織以工會為紐帶,聚焦職工生活品質提升需求,精准孵化出單身職工婚戀課堂、“愛的循環”殘疾人輔具公益服務等公益項目20余個,開展法律援助、心理健康等志願服務50余項,服務職工超15萬人次。

記者從福州市總了解到,今年福州工會將持續推進“紐帶計劃”試點,力求將職工的需求清單精准轉化為工會聯動社會組織服務的項目清單,努力推動工會服務從單點驅動向全域聯動邁進。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