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趙思遠
2025年03月19日09:24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制造業薪酬增長率為2.6%,新能源汽車行業薪酬增長率為4.7%,人工智能產業薪酬增長率為5.2%……3月18日, 廣州發布《2025年廣州市主要行業職工薪酬福利集體協商參考信息》,為企業和職工雙方談薪、談待遇提供重要參考。一名在場拿到這部書的職工代表興奮表示:“以后我們談薪時手上又多了件‘法寶’。”
這是廣東省總工會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開展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引導各級工會創新集體協商方式方法,並在各地“開花結果”的一個縮影。2024年以來,廣東省總調動各級工會資源,豐富協商內容、創新協商形式、推進法治建設、提升工作水平,使集體協商協調勞動關系的基礎性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全省集體協商建制率不斷鞏固。據了解,2024年度集體協商“集中要約行動”開展后,全省新簽訂企業或行業集體合同3萬份,覆蓋企業6.3萬家、職工400萬人。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培訓專職集體協商指導員2794人次,培訓雙方協商代表1萬人次,指導服務企業5748家。
“集體協商建制率的不斷鞏固,得益於全省各級工會不斷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省總民營企業工聯會主席張曼說。廣州發布的集體協商參考信息便是一個集體協商的創新實例。
據了解,廣州已是第七年發布集體協商參考信息,調研報告涵蓋了38個細分行業以及2200多家企業的薪酬數據信息。“今年我們聚焦技術工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等重點群體,進一步細化了企業薪酬管理和福利保障細節,重點梳理了調薪時間、頻率,並將法定福利、個性福利以及行業常態福利相關情況進行分類研究。”廣州市總工會副主席王向嶺告訴記者,今年的集體協商參考信息還重點圍繞超高清視頻與新型顯示、生物醫藥與健康、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等15個戰略性產業集群,針對性分析各相關產業、行業的薪酬增長趨勢及重點就業崗位的薪酬水平。“我們希望通過集體協商創新,推動建設健康有序的產業生態,服務廣東省、廣州市高質量發展。”王向嶺說。
“全省各級工會都非常重視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維護工作,建立起了省、市兩級協商機制。”張曼告訴記者,在省總和各地市總高效聯動,推動了一批頭部平台企業建立省、市兩級協商機制,截至目前,已經召開協商懇談會34次,覆蓋30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其中,廣州、深圳市總工會推動快狗打車平台召開協商懇談會,推動廣州、深圳兩地的會員費和抽佣率均有所降低。廣州更是把最高抽佣從16%降為10%,並應現場司機要求承諾一年不變,切實保障了司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