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江蘇工會不斷吸納“新力量”、探索“新手段”、彰顯“新作為”——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丨慶祝全總成立100周年·巡禮】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擔當為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

黃洪濤

2025年03月26日08:12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江蘇工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吸納“新力量”,積極探索“新手段”,在服務中心大局中充分彰顯“新作為”,真正成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成為職工群眾貼心的“娘家人”。

江蘇是中國工人運動的重要發源地,也是全國最早建立工會組織的地區之一。早在1921年3月,南京地區第一個近代產業工會——浦鎮機廠“中華工會”成立。1954年7月1日,江蘇省總工會的前身——江蘇省工會聯合會成立,開啟全省工人階級團結奮斗的新征程。

歷經歲月洗禮,江蘇工會始終堅持黨的領導,與時代同頻共振,不斷吸納“新力量”,積極探索“新手段”,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中充分彰顯“新作為”,真正成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成為職工群眾貼心的“娘家人”。

入會與服務一體化推進

改革開放后,鄉鎮企業“蘇南模式”興起。1984年,無錫堰橋鄉率先成立全國首家鄉鎮工會。1988年,《江蘇省鄉鎮企業工會若干規定》出台后,全省工會組織建設迎來快速發展期。至1992年底,全省鄉鎮企業工會已達2659個,吸納會員38.7萬名。

進入新世紀,江蘇工會創新實施“黨建帶工建”工作機制,有效破解非公有制企業建會難題。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農民工群體規模持續擴大。江蘇省總工會及時將工作重心向農民工群體傾斜,在農民合作經濟組織、農業企業中建立工會,並將農民工入會工作納入工會組建考核體系和模范職工之家評選標准。

近年來,伴隨平台經濟、共享經濟迅猛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不斷壯大,成為工會工作新的重點對象。2020年9月,江蘇省總工會牽頭聯合15個部門印發《關於加強“兩新”組織工會組建和快遞員等群體入會工作的意見》,吹響了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工會工作的號角。

成立全國首家平台企業貨運物流行業工會,聯合餓了麼、T3出行平台公司推出加強建會入會和維權服務一攬子計劃,集中力量推進貨車司機入會和服務工作,把綜合服務集市開到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身邊……江蘇工會堅持“以服務促建會”,實施多個建會入會和維權服務專項行動。截至目前,全省工會會員數達1945萬名,其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達166萬名。

工會服務“一站式”“一張網”

從成立之日起,江蘇省總工會就把“竭誠服務職工”融進血脈。自2002年8月起,江蘇各級工會開始建立困難職工幫扶中心,形成以省轄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企業五級幫扶組織為骨架的幫扶工作網絡,為職工提供生活救助、就業幫助、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

在非公企業特別是在外資企業,如何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職工權益?2002年至2008年,在江蘇省總工會的積極推動下,省人大常委會陸續制定《江蘇省集體合同條例》等“一辦法七條例”,全省形成較完整的地方性勞動法規體系,自此,集體協商等工會工作走上法治化軌道。2023年,在原有法律基礎上,《江蘇省集體協商條例》制定施行,構建了高質量、有特色的集體協商制度規范,為維護職工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提供強有力的法治保障。

近年來,江蘇省總工會將數字工會建設作為工會改革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按照省政務服務“一張網”的建設理念和要求,打造了手機APP、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多個服務終端集合的“江蘇工會服務一張網”。江蘇工會服務網注冊使用人數已超1000萬,加載全省各級工會服務應用超過150個,平台日均活躍用戶達40萬人次。

“產改”賦能,培養高技能人才

勞動競賽是工會傳統工作品牌。1954年召開的江蘇省第一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提出開展以技術革新為主要內容的勞動競賽等5大具體工作任務。1980年,江蘇省總工會部署以增產節約為主題的立功競賽,在競賽中組織評先創優。2006年起,全省工會深入開展百萬職工職業技能大練兵,連續多年組織十大工種職業技能競賽。

近年來,江蘇省總工會推動競賽由“速度型”“體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轉變。2024年,江蘇省總工會組織開展141項全省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帶動各級工會開展5900多場勞動和技能競賽,參賽職工達110萬人次,推動3.6萬人次實現技能等級晉升,競賽的覆蓋面和影響力進一步提高。

2020年,江蘇被確定為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面試點省份。自此,江蘇全面落實產業工人思想引領、建功立業、素質提升、地位提高、隊伍壯大等重點任務,進一步完善技能形成體系、拓寬職業發展通道、提高產業工人待遇,推動“產改”工作走在前列。2024年,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出台《關於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的決定》,進一步加強新時代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隨后,《江蘇五一工匠人才培育工程五年規劃》出台,提出構建大國工匠、江蘇五一工匠、市級工匠多層級工匠人才培育體系。

新時代賦予新使命,新征程展現新作為。江蘇工會將賡續百年工運血脈,以“走在前、做示范”的擔當,找准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切入點、著力點,推動全省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組織動員廣大職工投身中國式現代化新實踐,為經濟社會發展“挑大梁”作貢獻。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