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甘肅金昌市總工會多舉措化解職工揪心事

記者 康勁 通訊員 王黎奎 王燕

2025年03月27日08:54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是工會的幫扶救助,為我這個風雨飄搖的家撐起了希望之傘。”姜大姐是甘肅金昌化學工業集團公司的職工,曾不幸身患重疾,花光了家裡所有積蓄,背上沉重債務。金昌市總工會得知情況后,第一時間登門慰問,為她送去職工醫療互助保障賠付金3.1萬元,並及時為她建檔立卡,納入城市困難職工救助范圍進行常態化幫扶,每年發放幫扶救助資金7000元,讓她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姜大姐的際遇是甘肅金昌市總工會聚焦職工“揪心事”、實施精准幫扶、提高職工生活品質的縮影。近年來,通過聚焦職工“急難愁盼”,精准施策、數智賦能,金昌市總工會累計為1018戶困難家庭發放救助金564.5萬元,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換來職工不斷提高的“幸福指數”。

走進金昌市總工會困難職工幫扶中心,顯示屏上跳動的數據勾勒出民生溫度:全市已建立困難職工動態監測檔案1156份,系統每月自動篩查醫療支出驟增、收入銳減等預警信息,通過“基層排查+自主申報+數據比對”三重機制,工會建立起預防返困動態監測網,確保幫扶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為切實增強“造血”功能、提高職工就業創業能力,金昌市總工會開具“救助良方”,實施分類幫扶。為轉崗失業人員“量身定制”培訓計劃,利用職工培訓中心、農民工培訓基地等,先后舉辦電腦操作、家政服務、快遞外賣、養老護理、網絡營銷等實用性技能培訓班130多期,培訓職工1.2萬人次,並通過“春送崗位”“暖冬送崗”“直播帶崗”等工會促就業行動,幫助1800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就業。

傍晚的金川區玫瑰谷勞動文化公園,工友們或在職工書屋靜心閱讀,或在健身區揮洒汗水。這樣的工會驛站,全市已建成75家,其中4家被評為“全國最美工會驛站”,11家被評為“全省最美工會驛站”。同時,建成工會標准化“愛心母嬰室”16家﹔培育打造“全國職工書屋示范點”17家。從24小時自助服務的智慧驛站到配備嬰兒護理台的“愛心母嬰室”,工會陣地正成為職工身邊的“幸福加油站”。

金昌市總工會還不斷加快工會數智化建設步伐,暢通線上訴求表達、幫扶服務通道,推動建會入會、勞模服務、困難幫扶、勞動就業、職工維權等工會工作上網、服務上網、活動上網,推動職工醫療互助保障實現線上申請、審核、辦結,讓數據多跑路、職工少跑腿,讓更多服務實現“指尖辦”。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