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全國煤炭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成立,在推動技術升級、促進成果轉化方面開展合作——

58家行業創新工作室有了專屬交流平台

李玉波

2025年04月14日09:05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由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倡議,全國煤炭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在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成立。聯盟覆蓋全國58家煤炭系統創新工作室,將為各成員單位搭建起交流合作平台。

近年來,全國煤炭系統緊緊圍繞“產改”工作的重點目標任務,聚焦安全生產、煤礦智能化建設等問題,成立職工創新工作室、創新攻關團隊、創新協會等組織平台,廣泛深入開展技術革新、技術攻關,推動技術升級,促進成果轉化,涌現出一大批典型經驗,產生了良好的示范效應。

助推創新成果涌現

花無缺、風清揚、喬峰、吳用……走進鄂爾多斯市國源礦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龍王溝煤礦智慧聯盟創新工作室,可以感受到一股濃濃的“武林風”。智慧聯盟負責人魏兆恆介紹,這種設計可以消除職工上下級管理溝通中的心理屏障,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據了解,2020年7月,國源公司從全礦596名本科學歷職工中選拔出19名優秀青年職工,組建了煤炭行業首個智慧礦山攻堅團隊——智慧聯盟創新工作室。

作為國源礦業的母公司,大唐公司工會主動介入智慧聯盟,每年通過一線調研、問需於企、揭榜挂帥等方式確定課題攻關清單,並及時表彰獎勵創新成果,激發職工的創造創新活力,發展壯大智慧聯盟隊伍。

張凱於2023年8月份加入智慧聯盟創新工作室團隊,通過不斷學習,迅速成長為一名機器人工程師。

據了解,智慧聯盟成立至今,累計開展數智化技術攻關170多項、申請專利70項、發表省部級以上刊物論文95篇,培養和孵化復合型骨干力量近百名。

助力攻克“卡脖子”難題

河南能源永煤集團游弋工作室也是全國煤炭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成員之一。工作室領頭人、河南能源永煤集團車集煤礦班組長游弋向記者介紹了工作室的一項創新成果——《煤礦供電系統防晃電設計與應用》。

游弋說,在煤礦生產作業中,晃電現象在夏季雷雨天氣極易發生,嚴重影響煤礦的安全生產運營。針對這一“卡脖子”難題,工作室通過組建科研團隊,召開研究小組會議、理論攻關會議,購進試驗設備和材料,用近一年的時間,最終啃下了這塊“硬骨頭”。

此外,圍繞礦井安全生產中的難點、關鍵點,游弋帶領創新團隊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和技術成果轉化與應用活動,累計完成創新成果1900余項,獲130項專利授權,為企業累計創造效益上億元。

“通過創新工作室聯盟,我們可以與各成員單位進行深度的技術交流與合作,共同實施創新項目,實現優勢互補,解決生產難題。”游弋說。

擴大創新“朋友圈”

從獨自活動到聯盟共享,從單打獨斗到抱團成長,山西省煤礦智能化創新工作室聯盟通過匯聚全省各大能源(煤炭)企業的頂尖創新工作室,集中優勢力量,共同攻克煤礦智能化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和難題。

據了解,在推動能源行業創新工作室創建和煤礦智能化創新工作室聯盟活動中,山西省煤礦工會通過與高校建立實訓基地、創建山西能源系統“1+N”工匠學院模式,有效提升了職工的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加速了科研成果的轉化和應用。

“通過全國煤炭行業創新工作室聯盟這個平台,不同領域工作室的交流更加便利,在某些項目創新上能及時相互幫助,實現共贏。”內蒙古能源化學地質工會主席王玲說。

中國能源化學地質工會相關負責人表示,全國煤炭系統將發揮好創新工作室聯盟的作用,建立揭榜挂帥、即時求助、聯合攻關、成果發布、正向激勵等制度機制,促進各創新工作室取長補短、互學互鑒,進一步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推動煤炭行業高質量發展。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