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光
2025年04月15日08:36 來源:工人日報
今年開春以來,不少老哈爾濱人在途經一個他們非常熟悉的地方時,都會愣一下——“改名了?”
這裡是哈爾濱的一處地標性建筑“兒童電影院”,不少公共交通線路都以此為名設立站點。如今,這裡貼出一張公告:“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修繕項目”。
很多人不知道,70多年前,這個后來被稱為兒童電影院的建筑當時叫“兆麟電影院”,是以抗日民族英雄李兆麟的名字命名的。
1948年8月,這裡會聚了來自各解放區工人代表、國民黨統治區城市的工人代表以及各產業部門的代表,通過一場長達22天的全國勞動大會,為即將誕生的共和國蓄積澎湃力量。
這次大會上,正式恢復了中華全國總工會,重新實現了全國工人階級的大團結和全國工人運動在組織上的統一。
冬去春來
“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萬歲!”
“中國人民解放萬歲!”
……
1948年8月1日,東北解放區首府哈爾濱。
兆麟電影院會場內,口號聲、掌聲經久不絕,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在這裡隆重開幕。當時的現場,承載著全國有組織的283萬余名工人重托的518名代表,在已經解放的哈爾濱發出了他們內心期待已久的赤誠吶喊。
彼時,距離第五次全國勞動大會的召開已經過去了19年。
從1922年到1929年,中國共產黨組織召開了5次全國勞動大會。第五次全國勞動大會以后近20年間,由於蔣介石連年發動內戰,以及1937年爆發持續多年的抗日戰爭,一直未能再召開全國性勞動大會。
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過程中,黨的工作重心在城市和農村之間進行了適時調整。特別是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日本投降后,中國共產黨果斷出兵東北接收了大批敵偽工廠加以改造﹔1948年遼沈戰役的勝利更標志著東北全境的解放。
工會組織在革命形勢迅猛發展的時刻接受了新的要求和任務:工人階級要在全民族統一戰線中起領導作用,首先需要加強組織的力量。工會組織的統一,成為當務之急。
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的召開,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工人運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恢復重建,重新實現了全國工人階級的大團結和全國工人運動在組織上的統一。大會總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開始以來各個歷史時期工人運動的基本經驗和教訓,為動員和組織奪取全國勝利的工人運動確定了正確方針。
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后,全國總工會根據六次勞大決議,號召解放區和國統區的工人階級積極行動起來,全力支援人民解放戰爭,為奪取全國解放作出貢獻。
在東北,各地工會組織軍工企業職工,深入開展“立功創模運動”,生產大批武器和其他軍需物資,有力地支援了遼沈戰役和其他戰場的對敵作戰。
在山東,為加強兵工生產的統一領導,1948年6月成立了魯中南、膠東、渤海3個兵工局。在兵工局和各級工會領導下,廣大職工積極投身於支前生產的熱潮。工人們在競賽中提出“多出一粒子彈就多解放一個群眾,做壞一粒子彈等於放走一個敵人”等口號,使產品質量和產量大幅度提高。
在晉冀魯豫,在軍工部及各級工會領導下,軍工企業的“劉伯承工廠”生產競賽運動開展得更加深入。太岳區軍工第八廠在1949年5月發起生產競賽運動,使軍工生產進一步發展。
浴火重生
第六次勞動大會從1948年8月1日開幕至8月22日閉幕。中共中央致大會的祝詞指出,此次大會的舉行,宣告了國民黨反動集團在全國工人中的分裂政策已經最后破產,全國工人運動重新在革命的旗幟下統一起來。
大會上,陳雲、李立三、朱學范等分別作了報告。其中,陳雲所作的報告引起了與會代表熱烈討論和廣泛認同。
當年有報道記錄:陳雲同志作這個報告時,來賓席及旁聽席上座無虛席,聽者記錄其報告時的紙筆窸窸聲,清晰可聞,大家完全沉浸在陳雲同志的深入淺出的話語裡。特別是其中涉及的“當前中國職工運動的總任務”,更是讓很多代表耳目一新。
這部分講話的重要精神最終也體現在了大會通過的《關於中國職工運動當前任務的決議》中。
《決議》論述並規定了中國職工運動的總任務,明確指出:徹底推翻帝國主義及其走狗在中國的統治,建立新民主主義的人民共和國,乃是改善工人階級及其他民主階級人民目前狀況的總前提﹔乃是工人階級及其他民主階級人民當前的最高利益與最高任務。
《決議》論述和規定了國民黨統治區職工運動的具體任務和方針。全面系統地論述和規定了解放區職工運動的各項任務和基本方針,指出:發展解放區工業生產的任務,已經被提到空前重要的地位。解放區職工們應當以領導階級的地位和主人翁的態度,擔負起發展工業的責任,貫徹執行“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經濟建設總方針。
《決議》論述了成立全國工人階級的統一組織,以保障本決議實現的必要性,正式決定恢復中華全國總工會。
這次大會通過了《中華全國總工會章程》,選舉產生了包括陳雲、李立三、朱學范等在內的中華全國總工會執行委員會。
毛澤東在評價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的成就時曾指出:“六次勞大決定的方針是綱領性的,是正確的。”
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制定的方針,在中國工運史與維權觀方面具有裡程碑式的昭示與非凡意義。大會有關勞動問題的各項決議,經中共中央轉發各地后,成為新中國成立前后一個時期內各級工會和各級黨政領導機關處理勞動問題的重要政策依據,同時也是各級人民政府建立勞動部門、制定勞動法規的重要依據。這些工運思想的新內容、新發展,使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馬克思主義工會理論的發展達到了一個新水平、新境界。
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貫徹執行黨的“發展生產、繁榮經濟、公私兼顧、勞資兩利”的新民主主義經濟建設總方針,奠定了新中國工人運動的基礎,成為新中國成立后工人運動和工會運動的新起點。
向光而行
1948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的恢復,把全國工人階級的心緊緊地凝聚在了一起。
當時來自上海國統區的張祺是第六次全國勞動大會的代表,他就曾經深切感受過全國總工會“團結起來”的力量和溫暖。
張祺曾在回憶錄中說,1949年1月9日,他收到全總的指示。指示說“勞大決定號召解放區職工做義務工一天,將所得工資援助國民黨統治區工人斗爭,各地職工積極響應,現已收到捐款20億東北幣,並先撥5億東北幣折合黃金52兩3錢7分8厘,作為救濟上海被捕和被迫離滬工人及家屬的費用,請代為分配並代致慰問”。
按照全國總工會的指示,這些錢被送到了犧牲、被捕和撤退同志的家屬手裡。“大家都十分感動,就像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增強了斗爭勝利的信心。”回憶錄中,張祺說。
溫暖和光明一路傳承。
如今,在黨的領導下,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邁向新征程。中國工會作為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上,越走越寬廣。
不久前,黑龍江省總工會針對基層工會工作的難點、堵點開展了一次調研。在哈爾濱市道裡經開區的企業走訪時,調研組成員在經開區企業服務中心的辦公樓裡一層一層地考察、對比,以找到一個足夠寬敞能容得下多種功能,又方便女職工使用的地方為園區的職工打造一處職工之家。
今年年初,黑龍江省總工會出台了《黑龍江省融合型工會服務陣地建設實施意見》,提出全省范圍內要通過整合工人文化宮、職工之家、工會驛站、母嬰愛心屋、職工書屋等服務陣地資源和功能,提高工會服務陣地一體化建設水平。
“今年就要統籌推進100個融合型工會服務陣地建設。”黑龍江省總工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現在打造的職工之家,必須是綜合體、多功能,全方位地提高職工生活品質。”
按照“資源共享、功能互融”原則,黑龍江省總提出,對新建職工陣地,以“最大限度方便職工”為導向,布局上努力打造“一站多能、一室多用、N站合一”,把職工之家、職工書屋、母嬰愛心屋、工會驛站、工人文化宮等服務功能整合為綜合性陣地。
關心職工冷暖,始終是工會組織念茲在茲的主題。
初心不改,歷久彌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