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邢生祥 通訊員汪連鑫
2025年04月24日08:38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今年,青海省海東市總工會聚焦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和新就業群體等企業工會,通過採取一系列有力舉措,推動企業工會從“有形覆蓋”向“有效覆蓋”轉變。
海東市總工會結合機關干部赴基層蹲點工作,不定期深入基層推進“五清一明”措施,做到未建會企業數量清、未建會原因清、企業負責人思想動態清、職工人數清、所處區域清和建會思路明,通過加強數據對比和動態管理,實行“清單制”建會、“台賬式”推進。同時,提出“先組建、后規范、再收費”的工作思路,不斷消除建會入會的盲區和空白點,最大限度地把職工組織到工會中來,努力實現應建盡建,應入盡入。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企業工會組織537個,其中,國有企業78個會員5843人、非公企業459個會員50272人。
為全力支持企業工會發展,海東市總工會每年為新建非公企業工會補助經費50余萬元,對全市已建會中小微企業工會,在足額撥繳工會經費基礎上,將工會經費留成部分100%給予返還補助。同時,制定印發《企業工會規范化建設指引》,明確“六有”標准,有場所、有制度、有經費、有活動、有作用、有檔案,選樹推薦互助家政、通達油脂公司等8個基層工會為青海省基層工會示范點,補助工會經費36萬元,使企業工會職工之家、職工活動室、職工培訓室等陣地得到有效改善。
此外,海東市總工會堅持服務先行,把“工會驛站、職工書屋、職工石榴籽家園、職工創新工作室、女職工溫馨小屋”等“工”字號服務陣地作為凝聚企業職工隊伍的有力抓手,推動資源下沉、服務下沉。將法律咨詢、就業推薦、困難幫扶、文體活動、療休養、健康體檢等工會服務功能常態化,讓工會關愛服務更好地吸引職工、凝聚職工。據統計,2025第一季度關愛服務企業工會及會員達36場次,投入資金近200萬元。同時,幫助企業建立職工代表大會、平等協商集體合同等各項規章制度,落實會員大會或會員代表大會制度,確保了企業工會組織依法依規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