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山東威肯科技有限公司通過激勵職工創新創造,走出一條傳統制造企業的轉型升級之路——

【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一份非公企業的“五小”活動實踐樣本

田國壘

2025年04月28日16:06  來源:工人日報

高技能人才佔比從2020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35%,其中工程師人數增加2.3倍,90后技術骨干佔比達47%﹔一線職工參與攻克技術難題106項,取得國家專利18項……山東威肯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威肯科技公司”)以職工“五小”活動為抓手,健全完善成長鏈、創新鏈、競技鏈、轉化鏈,有效激發職工創新活力和創造熱情,為非公中小微企業開展“五小”活動提供了實踐樣本。

構建職工“五小”創新體系

威肯科技公司是一家主營新能源叉車與滑移裝載機設備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非公企業。日前,該公司調試員馮忠利提交了《關於滑移裝載機氣彈簧磨損隱患的技術建議書》,技術部職工劉霄提出加裝機械式自動鎖止“雙保險”解決方案。隨后,公司技術團隊成立專項攻關小組,得出最優的“楔形自鎖機構”方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像這樣來自基層一線職工的創新創造成果,在威肯科技公司還有很多,這源於該公司構建的職工“五小”創新體系,建立了人才、創新、激勵三位一體創新鏈。

該公司在人才培育方面,將技術傳承、崗位練兵與職業發展通道相結合,形成“學習—實踐—創造”的良性循環﹔在全員創新方面,打造以創新工作室為引領、“五小”活動平台為補充的創新格局,職工提出的創新方案,由技術人員及時跟進,推動成果盡快形成﹔在激勵機制方面,凡被採用的創意,當月給予200元∼1000元獎金獎勵。此外,根據職工“五小”成果的貢獻大小,給予300元∼1000元工資增長獎勵。

此外,威肯科技公司還組建了“專利工程師+技術骨干+法律顧問”鐵三角服務團隊,建立專利申請快速通道,幫職工把創意寫成專業申請書。在此推動下,2024年該公司新增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7項。

打造梯隊式人才培養機制

威肯科技公司電氣班班長任艷平剛入職時,理論功底扎實卻缺乏實操經驗,在公司的安排下,技術部副部長鄭國建指導他熟悉設備工具,結合教材並以模型演示。任艷平逐漸掌握了設備安裝調試等實操技能,多次被評為公司優秀職工。

任艷平的迅速成長,得益於威肯科技公司實施的“青藍相繼”師徒傳承計劃。該計劃建立“1+N”師徒培養機制,即1名高工帶培3名∼5名青年職工。近年來,威肯科技公司對52對師徒進行動態考核,實行梯度激勵,季度達標者獲每月100元/人津貼,年度優秀師徒分別獲500元和200元特別獎勵,並開通職稱晉升綠色通道。

為扎實推進階梯式育才工程,威肯科技公司舉辦職工擂台賽,設置“崗位發明家”和“技改達人”雙賽道,構建階梯式評審機制。同時在薪酬結構上創新突破,高工薪資可達普工的2.5倍,打造技能、創新、帶教於一體的“三維智評系統”,完善人才評價激勵機制。

2024年,威肯科技公司設立100萬元專項教育基金用於優秀職工深造。聯合菏澤職業學院建立大學生就業創業實踐基地、“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教學實踐基地。與山東科技大學合作,以校企資源促進產學研協同創新。

將“五小”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

“這兩天有職工向我反映裝配車間和結構車間的技術問題,正想著開放日活動什麼時候開展呢,就收到了通知。”裝配車間技術指導趙九菊說。

趙九菊提到的“開放日”,是威肯科技公司建立的“提案—評估—實施—推廣”四步工作機制中的其中一項——每月一次的“創新開放日”。通過“創新開放日”機制,威肯科技公司將“五小”活動深度融入生產經營各環節,為公司的技術革新和安全生產注入活力。

在一次“創新開放日”上,結構件車間主任張果葉提出打孔工序裡職工身體負擔過重問題。經討論,各部門一致建議引進激光切割設備,此舉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截至目前,“創新開放日”已舉辦23場,收集職工“金點子”600多條。

為了讓更多的“金點子”產出更多“金果子”,威肯科技公司制定了《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施與獎勵制度》,參研人員可享受20%∼40%的成果收益,獲得國家專利的成果另獎勵1萬元,獲得全國優秀質量管理獎另獎勵5000元,獲得省和行業優秀質量管理獎的另獎勵3000元。

近3年來,威肯科技公司累計獎勵職工128人次,發放獎金220萬元,累計產生直接經濟效益8600余萬元,“五小”活動創新貢獻率達23%,專利技術轉化收益佔比41%。

(責編:皮博、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