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馬學禮 李靜楠 通訊員李煜程
2025年05月07日08:23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會議在銀川召開。會議明確,到2035年,寧夏將培養造就20名左右大國工匠、200名左右塞上工匠、1000名左右市級工匠。
會議提出,要圍繞高質量發展不斷擴大產業工人隊伍規模,完善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建立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推行工學一體化培養模式,提高技能水平,加大對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吸納更多優秀農民工進入產業工人隊伍﹔要聚力拓展產業工人發展空間,探索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教育互通、証書互認,加快崗位平等流動,提供更多發展賽道﹔要全力保障產業工人權益,關注困難職工、農民工等重點群體,開展送溫暖、職工醫療互助保障等活動﹔要建立健全溝通協調、研究會商、聯合調研、信息通報等機制,各成員單位按照工作部署細化“任務書”,明確“時間表”,緊盯目標落實工作。
會議審議通過了《自治區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工作規則》《自治區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協調小組辦公室工作規則》《寧夏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主要任務台賬》《2025年寧夏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工作要點》。
為提升產業工人技能素質,寧夏將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支持職業學校聯合行業企業、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建設高水平、專業化、開放型產教融合實訓基地和現代產業學院。培育建設高水平高職院校和高水平專業(群)、優質中職學校和優質專業(群),建成示范性職業教育集團(聯盟)。在暢通產業工人職業發展體系方面,將探索建立職業資格(技能等級)與相應職稱、學歷的雙向比照認定制度,推進學歷教育學習成果、非學歷教育學習成果、職業技能等級學分通過學分銀行轉換互認。
此外,寧夏還將指導企業建立多序列崗位管理體系,薪酬向一線崗位傾斜。鼓勵企業對技能人才特別是塞上工匠、高技能領軍人才實行年薪制、協議薪酬、專項特殊獎勵,提高技能人才薪酬福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