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浙江鎮海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落地,多家企業積極探索薪酬激勵新方式——

【創新在一線·完善技能人才激勵機制調研②】協商談“薪”,助力技高者多得

鄒倜然

2025年05月07日08:40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為激發企業活力、提升員工積極性,鎮海區總工會大力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落地實施。在這一過程中,不少企業積極探索薪酬激勵新方式,逐漸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成效顯著的集體協商示范典型。

“這台設備是KII-2072座裝動靜簧及點膠機,相比操作之前的機器,每個月能多拿500元,我想著再評個職稱,工資還能再多點。”在浙江寧波甬友電子有限公司車間,彭昌龍告訴記者能級工資實施后自己的收入變化。

寧波甬友電子有限公司是浙江省寧波市鎮海區一家專業生產“三友”品牌繼電器的高科技企業,為激勵員工多勞多得,公司設立了一線職工設備操作津貼。像甬友這樣的企業,在鎮海並非個例。

近年來,為激發企業活力、提升員工積極性,鎮海區總工會大力推進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制度的落地實施。在這一過程中,不少企業積極探索薪酬激勵新方式,逐漸形成了一批特色鮮明、亮點突出、成效顯著的集體協商示范典型。

集體協商 讓干多干少有差別

能級工資是企業根據崗位評價因素、員工能力級別和工作績效考核確認工資標准的一種工資制度。據悉,鎮海區能級工資集體協商開展企業(單位)數達315家,已建工會的規上企業能級工資集體協商覆蓋率超58%。

回憶起能級工資集體協商的起點,金豐機械生產部經理、工會副主席何世燦感慨地說:“2013年對公司來說是個特別的轉折點。”

在公司會議室內,來自不同部門的35名職工代表齊聚一堂。這些代表皆是公司年度考評中排名前五的佼佼者,他們不僅業務能力出眾,還十分了解職工們的實際需求以及車間的具體情況。會上,圍繞公司人事部起草的相關草案,職工代表們各抒己見,結合自身的工作經驗和觀察,對草案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同年5月23日,該公司《學歷與技術職稱提升獎勵辦法》正式出台,后來又更名為《“金豐工匠”及學歷與技術職稱提升獎勵辦法》。

“在此之前,員工干多干少差別不大,不免影響工作積極性。”何世燦介紹道,“新制定的《獎勵辦法》主要是對員工的學歷津貼和職稱津貼進行補貼,每月按檔次補貼200元~1000元不等。”不過,光有薪酬獎勵還不夠,金豐機械總經理曾盛明認為,適當的榮譽激勵能讓職工更有歸屬感。公司在內部開展“金豐工匠”技能評定活動,也成為職工實現自我價值、樹立行業標杆、引領工匠文化傳承的重要平台。

破難題 促進職工可持續成長

起初,由於員工們長期形成的工作習慣,大家對考取相關証書積極性不高。何世燦回憶說,公司600名員工中主動報名參考的僅有十幾人。大多數員工都抱著觀望的態度,認為考証既費時又費力,不確定是否真能給自己帶來實際的利益。那些率先考出証書的員工很快拿到了補貼,這讓原本還在猶豫觀望的員工們坐不住了,紛紛報名參加下一輪的考証。

然而,隨著《獎勵辦法》的實施,不少問題也浮出水面。“原本就有証書的員工覺得不服氣,認為自己在入職前就已經憑借努力獲得了相應証書,在公司工作這麼久卻不能享受到加薪的待遇。還有一小部分人認為既然已經拿到了証書,就可以高枕無憂,不再繼續提升自己的技能。”何世燦說。在這樣的情緒影響下,公司內部的考証、參賽氛圍急轉直下,進度幾近停滯。

2021年,何世燦再次召集職工代表聚在了一起。代表們結合實際情況,深入分析了當前存在的問題,經過數輪討論,達成共識,發布了更完善、更全面的《獎勵辦法》,一直使用至今。

新的《獎勵辦法》明確規定,給予技師及中級職稱以下的“金豐工匠”獎勵期限為三年。員工三年內未有往上申報並取得更高一個級別認定的,其榮譽稱號及獎勵將被取消。這意味著,員工們手中的証書不再是終身有效的“鐵飯碗”。待三年期限屆滿,若員工想要繼續領取補貼,就必須再次報考,憑借自身實力重新証明其技能水平。

憑借新機制,研發部的田志勇實現了從品質檢驗員到研發部崗位的跨部門晉升。“我已經在研發部待了11年了,不僅崗位有提升,收入也翻了一番。”

以賽提技 多渠道獲取能級工資

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以技提薪裡的關鍵點在於“技術”。2024年9月,中國機電裝備維修與改造技術協會2024年職業技能競賽暨第四屆煉化檢維修青年員工技能大賽在鎮海落下帷幕,來自鎮海石化建安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參賽選手任濤濤,在73名全國鉗工技能高手中脫穎而出,斬獲第一。

在任濤濤看來,石化建安為每一位員工都搭建了廣闊的發展舞台。只要有技術、有能力,無論處於哪個崗位,都能擁有向上發展的機會,實現自我價值與薪酬提升的雙贏。

石化建安作為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寧波市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試點單位、浙江省非公企業“產改”技能提升試點企業。該企業在人才培養與激勵機制上,打造了經營管理、專業技術、技能操作三條晉升通道,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以技提薪之路。目前已累計發放了790余萬元高技能人才補貼、學歷提升補貼等各項能級工資,受益產業工人達1500余人次。

同時,石化建安支持以賽促學、以賽提技,圍繞綠色石化創新提質需求,突出技能競賽牽引作用,統籌推出9個鎮海區級數字工種競賽項目。“我們已經具備7個工種高級技師自主評價資格,5個工種浙江省首席技師資格,3個工種社會評價資格。其中儀器儀表維修工目前是全省唯一一家具備資格的企業。”石化建安人力資源部部長鄭修東介紹道。

近年來,鎮海區積極開展集體協商精細化工作,目前已建成市級集體協商示范點19家,區級集體協商示范點41家。據鎮海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分層精細管理、細化考核標准、多部門聯動、“點單式”巡回指導服務、選樹培育示范企業等方式,能推動能級工資由重點企業、產改企業向一般企業、新業態企業輻射擴面,讓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在鎮海全面開花。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