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重慶渝中區總加強對勞動領域社會組織的聯系引導,為職工打造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體驗——

【工會創新實踐調研行】延長工會工作“手臂” 擴大工會“朋友圈”

黃仕強

2025年05月19日08:30  來源:工人日報

“感謝工會提供的學習機會。今后我們在項目管理、服務優化等場景也有幫手了。”近日,參加重慶市渝中區總工會舉辦的勞動領域社會組織骨干業務培訓——AI工具實操培訓后,重慶歐藝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劉慶華說道。

據悉,此次培訓是渝中區總工會培育優秀勞動領域社會組織,延長工會工作“手臂”,擴大工會“朋友圈”的一項舉措。近年來,渝中區總加強對勞動領域社會組織的聯系引導,通過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服務質效,為職工打造更專業、更貼心的服務體驗。

多方攜手擴大“朋友圈”

“渝中區總工會指導學校建立工會,不僅讓教職工更有歸屬感,還通過技能競賽和行業交流,讓學校在業內樹立口碑。”劉慶華說。

渝中區總聯合民政、人社部門開展社會組織摸排,針對重慶歐藝職業技能培訓學校規模小、核心人員集中的特點,進行“點對點”幫扶,為學校提供標准化建會流程模板。學校建立工會后開展一系列活動,團隊凝聚力顯著增強。

渝中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葉梅告訴記者,為全面提升社會組織專業能力,區總構建“理論筑基—實踐賦能—數字轉型”三維培訓體系。在師資建設方面,整合民政部門政策專家、社會組織評估導師及行業領軍人物組建多元化師資庫,通過“導師制”為社會組織提供定制化輔導。

此外,渝中區總積極為社會組織與企業的項目對接提供便利。今年2月,渝中區一家金融機構找到區總,表示公司將策劃針對職工子女的“六一”國際兒童節關愛活動,希望工會能介紹合作方。區總工會成功推薦了一家公益服務中心。

截至目前,渝中區總攜手區委組織部、區民政局等部門培育勞動領域優質社會組織10家,推進80余家社會組織建會。

組建專業化協作平台

培育服務職工的“伙伴”僅僅是第一步。渝中區總走訪調研並收集、整理轄區社會組織的特點和需求,構建了法律服務、人才培訓、童夢護航三大社會組織發展聯盟,還根據業務領域組建專業化協作平台,既為社會組織搭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發展通道,又形成服務職工的協同效應。

同時,渝中區總以需求為導向,通過舉辦論壇、沙龍等活動聚攏了21個了解工會工作、專業能力過硬的社會組織,組建“渝中‘工’益社”聯盟,並與四川省成都市錦江區聯手打造“錦渝社會組織‘工’享空間”,增強了工會組織的服務力。

渝中區總工會職工服務中心主任張濤莉介紹,渝中區工會勞動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以來,整合16家律所專業資源,吸納優秀律師擔任調解員及志願法律顧問,構建起覆蓋普法宣傳、用工指導、爭議調解的全鏈條維權服務體系,高效調處勞動糾紛9000余件﹔與15家社會組織建立戰略合作,打造涵蓋素質提升、學歷教育、家庭關愛等領域的多元化服務矩陣。

此外,渝中區總還聯系引導開放大學、技能學校等24家社工服務類社會組織,推出“樓宇職工學歷提升”等系列“智匯職工成長計劃”項目,為職工量身定制學歷提升、技能精進等課程60余門。

為職工編織“幸福服務網”

目前,渝中區總正與社會組織緊密協作,共同為職工精心編織一張細致入微、溫暖貼心的“幸福服務網”。

渝中區一家互聯網企業的職工李琳告訴記者,她平時工作繁忙,壓力特別大,后來報名參加了區總和培訓機構組織的書法課,不僅學到書法技巧,還結識許多朋友,“每次上完課,我都感覺身心得到了放鬆。”

葉梅介紹,通過深化聯系引導社會組織工作,工會服務覆蓋面從“單點突破”轉向“全域滲透”,資源整合效率實現“幾何級增長”,服務水平也有了質的突破。

據統計,幾年來,渝中區工會“幸福學堂”職工素質提升培訓活動累計開設中西式面點烘焙、書法、八段錦、乒乓球等40余門課程,共500余節課,服務職工上萬人次。“渝工小苗成長營”連續5年攜手多家社會組織,服務職工子女1800余人。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