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柳州柳南區開展惠工行動,為一線環衛工人提供為期60天的免費愛心早餐

熱騰騰的免費早餐送到環衛工人手中

龐慧敏

2025年06月04日08:27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為了解決早班崗環衛工人的早餐問題,柳州市柳南區總工會啟動“環衛工人愛心早餐”惠工行動,通過送餐上門、細化服務,將工會溫暖傳遞給一線環衛工人。

近日,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南區,晨霧未散的柳邕路上,橙黃色工作服已匯成流動的星河。清晨,環衛工人劉姐結束清掃工作后抹了把額頭的細汗,手指撫過早餐包裝袋上的“工會”字樣,笑道:“這溫度,像從自家灶台上端來的一樣。”

日前,柳州市柳南區總工會啟動“環衛工人愛心早餐”惠工行動,通過“線上預約+線下核銷”的方式,在轄區環衛工人工作集中的柳邕垃圾中轉站、飛鵝垃圾中轉站、西環垃圾中轉站附近,為早班崗一線環衛工人提供每天419份、為期60天的免費愛心早餐,計劃覆蓋67%的早班人員,惠及環衛工人2.5萬余人次。

7天不重樣的菜單

一份動態菜單丈量民生溫度,一條綠色通道傳遞服務速度,一組晨光記錄疊加情感厚度——這是柳南區總推出的“三個一”早餐服務,其中5元/份的愛心早餐尤為顯眼。

“鮮肉包、粉絲包、雞蛋、牛奶、豆奶……”每周一,工會志願者小蔡都會手寫公示早餐菜單。菜單上以新鮮熟食為主,力爭做到周周新菜單、7天不重樣。菜單旁還附上心願貼,收集環衛工人對早餐的意見和建議,實時反饋,動態管理。

同時,在柳南區的3個垃圾中轉站附近,都設置了綠色通道——10分鐘快速領餐區,環衛工人交接班時可隨取隨走不耽誤作業。在飛鵝垃圾中轉站的“十分鐘能量站”,穿著紅馬甲的志願者將豆漿杯擺成向日葵造型,讓前來取餐的環衛工人倍感溫暖。柳南區總聯合柳南區環衛所開設“環衛故事”專欄,每日抓拍環衛工人用餐時的笑容,記錄屬於環衛工人的“過早”儀式感。

確保“熱餐到崗”

據柳南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蔣曉梅介紹,工會前期就用餐地點和時間廣泛征求了環衛工人的意見,多數環衛工人希望可以就近就便用餐。為此,柳南區總決定送早餐上門。

“即便這樣,依然會有環衛工人錯過領餐的時段。”柳南區總工會權益保障部部長王柳萍說。為了保障環衛工人能按時按點領取早餐,柳南區總匯聚工會志願者、社工部、文明辦等多方力量,攜手組建“暖城騎士團”,構建“15分鐘關懷圈”。其中,通過“定點發放+流動配送”的雙線服務模式,為偏遠路段和錯過早班餐點的環衛工人送上“熱餐到崗”的保障,將溫暖精准覆蓋到每一位環衛工人。

據悉,柳南區總將“環衛愛心早餐”服務延伸至周邊15分鐘內能到達的工會驛站,聯合廣西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推出“早餐+早篩”特色服務。環衛工人領取早餐時便能在現場預約甲狀腺、乳腺癌專項檢查等工會服務,讓健康服務“隨餐速達”,把對環衛工人的關懷落到實處。

“優化清單”中的工會溫度

“包裝要簡單些,不要太多湯水……”每日,柳南區環衛所工會工作者張群芳都會參與用餐台賬記錄,記錄用餐人數、職工特殊需求,數據同步至柳南區總工會,形成環衛工人早餐服務優化清單。

保溫盒採用雙層真空設計,確保15分鐘車程溫度不低於65℃,便利貼印著二十四節氣養生食譜﹔設置“愛心早餐評價員”,每個中轉站邀請3名∼5名環衛工人代表參與早餐點評和菜單定制,增強“食驗官”參與感……這些正是優化清單中帶著的工會溫度。

同時,領餐處設立“心願箱”與“心聲筒”,環衛工人可以匿名投遞建議、書寫“微心願”,工會將定時回應並盡力解難題,打造“有呼必應”的服務閉環,讓環衛工人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

勞動者在哪裡聚集,暖心服務就往哪裡聚攏。在柳州市總指導下,柳南區總以“環衛工人愛心早餐”為開端,開展常態化、品牌化的工會驛站關心關愛活動,與社會組織聯動,織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服務保障網。這份飽含溫度與誠意的關懷,溫暖著每一位環衛工人。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