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江蘇高郵兩位全國勞模聯手推廣全產業鏈綠色發展新模式

勞模會上聊出“蝦光互補”富民產業

記者黃洪濤 通訊員秦玉平 王亦超

2025年06月24日08:31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江蘇欣喜水產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省高郵市東部7個鄉鎮簽訂《高郵大蝦產業鏈各環節合作協議》。自此,當地數萬畝高郵大蝦養殖水域將轉向“上發電、下養蝦”的全產業鏈綠色發展新模式。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綠色富民產業竟然是江蘇欣喜水產科技公司兩位聯合創始人、雙雙榮獲2025年全國勞動模范稱號的何其金、戴大喜,在勞模表彰會上“閑聊”出來的。

4月28日,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隆重舉行。接受表彰的勞模中,有來自高郵的兩位代表——新霖飛集團董事長何其金和陽光特種水產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戴大喜。

參加表彰大會間隙,何其金與身邊朋友“閑聊”分享企業發展心得。當他提到企業承包了5.3萬畝光伏發電水面時,這一話題引起了戴大喜的注意。這位靠“一隻蝦”帶動高郵8個鄉鎮2000多農戶增收致富的領頭人敏銳地捕捉到合作的可能。

“何總,您那5.3萬畝光伏板下的水面,現在做什麼用?”戴大喜主動上前詢問。聽到何其金“暫無其他用處”的回答,他雙眼放光:“水下可以養高郵大蝦啊!您有資源,我有技術,咱們聯手走綠色低碳農業的路子。”兩人越聊越投機,光伏板遮陽控溫、水下物聯網監測水質……“蝦光互補”的草圖很快繪出,一個富民惠農的創新計劃萌生。

在返程的高鐵上,戴大喜便開始著手撰寫《高郵大蝦與光伏產業融合發展可行性報告》。這份報告從碳匯交易到智慧養殖系統,從生物技術治污到二維碼溯源體系,勾勒出一條現代農業的創新之路。何其金則不停接打電話,調度集團資源為即將開展的合作鋪路。

剛從北京回到高郵,戴大喜、何其金就立即向高郵市領導匯報了他們“蝦光互補”的合作設想,得到市委、市政府大力支持,並安排相關部門、相關鄉鎮全力配合。

5月14日,江蘇欣喜水產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注冊資本2000萬元,累計注冊資本將達2億元。新霖飛集團騰出一整層辦公樓作為新公司總部,戴大喜任新公司總經理,何其金負責統籌協調。

欣喜水產的成立,標志著高郵大蝦產業邁入新階段。戴大喜介紹,公司初步將5.3萬畝已完成光伏建設的水面反包給養殖戶,推行統一種苗、飼料、加工、銷售、冷鏈物流的“五統一”服務,農戶隻需專心養蝦,其余環節由公司負責。

“我們未來的規劃是組織10萬畝生態養殖,實現產值50億元。”戴大喜信心滿滿。他深知,新成立的企業試水產業融合,人才和技術是關鍵。5月20日,戴大喜趕赴上海海洋大學對接技術支持,並籌備與揚州大學合作開設“田間課堂”,動員更多“農二代”返鄉創業。

(責編:盛月、張雯)
分享到: